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满足:问题与对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迅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的18.1%。伴随着老年人口规模增长,我国失能失智老人规模也增长迅速。全国老龄办《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我国失能老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8.3%,以此推算,2019年我国失能老人达到4 648.2万人。另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2019年我国失智老人(老年认知障碍症患者)达到900万人。

失能失智老人规模增大,意味着社会养老照护需求和老年医疗服务需求飙升。全国老龄研究中心调查数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张恺悌,孙陆军,等.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2):6.显示,80%以上城乡失能老人患有慢性疾病。2020年9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上海市杨浦区和奉贤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失能失智老人平均患有2.3种慢性疾病,40%的失能失智老人口患有3种以上慢性疾病。其中,失能失智老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70.5%,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为36%,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31%,老年认知症患病率为27.3%。与一般老年群体相比,失能失智老人不仅多病共存,而且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需要医疗护理和日常照护。上海市杨浦区和奉贤区调查结果表明,55.5%的老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44.2%的老人有语言障碍,32.5%的老人进食困难,61.2%的老人长期便秘,35.2%的老人情绪不稳定,20.8%的老人有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主要表现为激越、攻击性社会行为等)。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问题,从关注失能失智老人方便就医和健康管理,逐渐过渡到全面推进失能失智老人医养结合,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等全过程健康服务。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老龄办、中医药局等九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4号),提出“鼓励为社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

2017年2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提出“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残疾、失能老年人就医提供便利服务。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志愿者为老年人开展义诊。加强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辅助器具配置人才培养,广泛开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知觉功能康复训练等老年康复护理服务”。

2019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二部委联合发布《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0号),提出“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加大社区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力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机构、敬老院可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社区/乡镇失能失智老人提供集中或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衔接。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开展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衔接,完善硬件设施,充实人员队伍,重点为失能的特困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20〕24号),指出居家服务的服务对象是“有居家医疗服务需求且行动不便的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慢性病、疾病康复期或终末期、出院后仍需医疗服务的老年患者”。

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中国残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国卫老龄函〔2022〕53号),提出“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等可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连锁化、标准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失能照护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在全面推进失能失智老人医养结合过程中,开展全面、系统的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研究十分必要。一是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全面梳理我国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政策,更加清晰地把握我国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政策走向,发现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政策中的不足。二是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全面梳理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政策措施。三是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完善我国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问题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入,近十年来我国失能失智老人研究逐渐增多,研究重点主要聚集在失能失智老人养老照护方面:一是失能失智老人照护体系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制度研究。二是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护者精神负担及社会支持研究。三是失能失智老人照护现状研究。有关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研究的文献还比较少。

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问题的缘起是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增加。本书选择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这样一个视角,作为研究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问题的切入点。通过研究回答:在现有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条件下,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未得到满足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需要如何调整医疗服务政策来推动医疗服务资源的重新配置,以保障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需求?

本书分为三编,共18章。第一编:失能失智老人。该编通过大量文献检索,梳理了各类失能失智老人评估方法,厘清了各类失能失智概念。同时,梳理了引发失能失智的相关疾病。第二编: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调查。该编运用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20年9月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数据,对失能失智老人治疗服务需求、医疗护理需求和医疗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之后,重点对失能失智老人卫生服务利用需求、治疗服务需求和医疗护理需求的满足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多因素分析,获取了影响失能失智老人卫生服务利用需求满足、治疗服务需求满足和医疗护理需求满足的相关因素。第三编: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对策。该编在全面梳理我国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失能失智老人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失能失智老人医养结合、失能失智预防、医疗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医疗保障和社会支持等六方面的对策建议。

由于作者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与疏漏,敬请同仁、专家、各位读者斧正。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黄玉捷 石瑛

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