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涉酒诗文辑录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郑驸马宅宴洞中

【解题】

天宝五年(746),杜甫从齐鲁返回东京,随即至长安,这是他第一次到长安,到天宝十四年(755)离开长安,他客居长安十年之久。初到长安,杜甫从汝阳王李琎、郑驸马潜曜游宴。潜曜是广文馆博士郑虔侄子,幸玄宗女临晋公主,在长安神禾原莲花洞有府邸,即文中所谓“主家阴洞”。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1]。春酒杯浓琥珀薄[2],冰浆碗碧玛瑙寒。误疑茅屋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3]。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4]

【注释】

[1]主家阴洞:即郑驸马府邸,因其幽深阴凉而名之。夏簟:夏天用的竹席。琅玕:似珠玉的石头,这是指竹席的颜色如琅玕的青色。

[2]春酒:日本津阪孝绰《杜律详解》云:“称美酒曰春酒,取春字有美好富盛意,故唐人名酒多以春,如麹米春、梨花春、金陵春、若下春是也。”浓:酒纯度高。琥珀:酒杯。

[3]风磴:《杜诗详注》云:“风磴,登陟之路,凌风而上也。”此两句极言莲花洞之凉爽。

[4]秦楼:《列仙传》:“秦穆公以女弄玉妻萧史,日于楼上吹箫作凤鸣,凤止其屋,一旦夫妻皆随凤去。”

【集评】

范濂《杜律选注》:张伯复:诗要锤炼,本只琥珀杯、玛瑙碗,一经组织,便是奇绝。王荆公评子美诗有绮丽精确者,正谓此等。

顾宸《辟疆园杜诗注解》:此诗所以高驸马之品,赞公主之贤,可谓善于形容。

陈之埙《杜工部七言律诗注》:全诗妙在句句是驸马家气象,又是夏宴洞中,别有天地非人间。此入寒俭手,虚固俗,实更俗。琅玕簟、琥珀杯、玛瑙碗,又是秦楼郑谷,珊珊杂佩,如淮阴将兵,多多益善。人以为少陵万景皆实;不知杜之妙,在无一字虚,而又未尝不虚也。

仇兆鳌《杜诗详注》:律诗中二联,须用虚实相生,方见变化。此诗颔联叙事浓丽,腹联写景萧疏,前实后虚,乃安顿章法也。

浦起龙《读杜心解》:此夏宴也。写来都有阴凉之色,令人忘暑。此正“主家阴洞”气象不同处。

夏力恕《杜诗增注》:六朝文体诗体,大体相同。此种格调是六朝,古将变律,早露端倪。唐以来专仿此为拗体。他手故脱黏联,于平仄中另寻出拗体,平仄仍复枝枝相对。老杜强项,任意为之。此篇作于少壮时,犹堪摩仿,夔州而后,杳不可学,亦不必学也。

纪容舒《杜律详解》:“阴洞”“茅堂”言其幽,“江麓”言其僻,“风磴”言其寒,“云端”言其高,以野外之境况形容阴洞,直觉暑月中飒飒欲凉。

赵臣瑗《唐诗七言律笺注》:“阴洞”二字是一篇之主。“细烟雾”,湿气霏霏如烟雾也。“留客”以下三句,极铺张其富丽,而句句中带有“阴”字。琥珀非薄,酒浓而如见其薄;玛瑙非寒,浆碧而似觉其寒,是点染法。“误疑”句开,“已入”句合。“江麓”“茅堂”“云端”“风磴”,俱属空拟,所以极状其地之阴寒也。谓借自己之茅堂以衬起主家之风磴者误。“自是”一接,总束上文,而再用“时闻”句一宕,以留余韵。真备极回翔飞舞之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