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你要搞互联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会俄语的神秘老头儿

当闫明看到村委会后身仓库内,堆积成箱的罐头的时。

终于明白了,老爹为什么在他读高三那年,一直处于愁眉苦脸的状态。

这个时期,这么多罐头,真的是不好解决。

对了,此时的生产大队称号已经改成了村委会,但大家还是习惯性的把村委所在地叫做大队。

“老舅,你能扛动多少个罐头?”

手里拿着红蓝相间蛇皮袋的闫明,向一筹莫展的老舅发出灵魂性问题。

不同于闫明代替老爹找销路,王勇义那可是真想拿着分配给老王家的罐头,去黑河找老毛子换黑白电视机。

所以对王勇义来说,能多拿绝对不会少拿。

“你可别小看,你老舅的实力。”

王勇义左手抬起一个装满罐头的蛇皮袋,右手抬起一个装满罐头的蛇皮袋。

最后在闫明的帮助下,又背上了一个装满罐头的蛇皮袋。

一袋五十个罐头,三个蛇皮袋正好一百五十个罐头。

一蛇皮袋罐头,三十公斤,这三袋子就达到了九十公斤。

达到极限负重的老舅,老脸憋的通红。

“老舅,算了就拿一百罐吧,你这样会受伤。”

闫明看出来老舅,显然在苦撑

“我。。。我没事。。”

“呼呼。。。算了。还是听你的就拿一百罐吧。”

“对了。你小子能拿多少?”

“我?当然是五十罐了。”

“我也不像你。”

“我这是正儿八经的给我老爹去找罐头的销路去。”

“对了,如果你能说服那个会俄语的老头子。”

“我估计,他也能帮忙拿五十个罐头。”

“哎哎哎,你小子。这就不对了。”

“我这次去黑河找发小,那可是帮助你们老闫家卖罐头。。。怎么变成了你们帮我了?”

“老舅,我再强调一遍!”

“罐头厂是村里的,我老爹只是临时代管而已。”

“还有,我劝你”

“你还是省点体力,想等会儿怎么说服会俄语的老头儿吧。”

闫明小时候,没少听过住在他们村里的这位会俄语的怪老头儿的八卦。

什么去莫斯科留过学了,跟沈音公派到莫斯科学习芭蕾舞的留学生好上了。

后来又神乎其神的传出了这老头子,有过金发碧眼的毛子未婚妻等等不靠谱的传言。

大部分的传言,直到会俄语的怪老头死的时,都没得到验证。

但闫明记得,只有一条信息得到了验证。

那就是这个会俄语的老头子葬礼那天,确实来了不少老年老毛子。

甚至有几个凶神恶煞的老年老毛子亲自给抬棺。

说明了这怪老头子,还真去过莫斯科留过学。

这也是闫明为什么非要拉着,这位俄语的老头子一起去的原因。

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得益于沈城城市化率的加速,沈城郊区的村里,泥制稻草房逐渐变得少见。

面前的这座外墙出现裂龟背纹的泥制稻草房,就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泥制稻草房之一。

小时候住过泥质稻草房的闫明知道,外墙破损处可以简单的用稻草和泥土随意的修补一下。

但这样的修补,面对东北三九天的北风时,没有太大的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老头儿!我来看你来了。”

王勇义手里拿着,从仓库的边顺来的罐头,出现在了他初高中的俄语老师家。

坐在炕头上,裹着厚厚的被子防寒的老头子,抬头看到开门走进外屋地儿的王勇义。

脸上出现慌张的表情的他,慌忙的把手中的收音机关闭后,收进被窝里。

“哎呦,老头儿,你这是要冻死啊。”

进屋后,并没有感觉到屋里比外头有多暖和的王勇义,扒拉开炉子看了一眼。

炉子内放着那几根快燃尽的柴火和少量的煤块,只能维持炉子不灭而已。

“老头儿,你怎么这么抠搜,多扔几块媒不行啊?”

会俄语的老头儿看着手里还拎着东西的王勇义,脸上的表情变成了惊讶。

“呵呵,就我一个老头儿,用不着那么暖和。”

“你小子这找上门,这太阳是打从西边出来了?”

这年头,村里人除了扶贫的时候会出现以外,很少有人会找上门。

“这是村罐头厂生产的罐头,您尝尝。”

王勇义把手中的一袋子罐头,放在了接近于冰凉的炕头上。

“村里产的罐头?我老头子可是没入股,吃不得这罐头。”

“哎,老头儿,你这怎么说话呢。”

“这是,我!作为你的学生的我!来孝敬您的!让您过年的时候也能吃上个荤腥儿!”

“你再说一遍?”

听到这个回答,老头儿用惊诧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的王勇义。

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

面前这位穿着瓦亮貂皮大衣的家伙,就是村里为数不多仍住着他这种土质稻草房的人之一。

至于这家伙身上的这身貂皮大衣,那可是真的是蝎子拉屎,全村独一份儿。

更让老头子生气的是,这小子还结婚了,媳妇儿还长得白白嫩嫩滴。

“这是,我作为你的学生,来孝敬您老过年吃的!”

王勇义再次强调了一下。

“怎么?现在我给您老打开一个,热一下尝尝?”

“嗖”的一声。

闫明都没看清发生了什么,只见老舅放在炕头儿上的那几个罐头瞬间消失了。

“哎,你这老头儿。”

“我都说是孝敬您老的了。”

“说,你小子有什么事情?”

“我可是一穷二白,除了村里给我住的这间破稻草房以外,可以说身无分文了。”

收到东西的老头儿当然知道,面前这家伙肯定是有事情找上门来。

“哈拉少,老爷子,如果您得空儿的话,陪我们去一趟黑河。”

“哈拉少?发音是хорошо!”

闫明这时候才发现,这老头子的俄语发音贼正中,跟电影里的老毛子说话发音一模一样。

“嗯?黑河?”

老爷子诧异的看向,满脸谄媚的王勇义。

实在想不出来,对方为什么要请他去黑河。

“金老师,您应该早就知道,龙江省大黑河岛几年前开市了吧?”

闫明往前走了一步,向面前老头儿子问道。

没错,面前这位王勇义的初高中俄语老师,全名叫做金世杰,沈城很常见的鲜族。

“小朋友,你在说什么?我不知道啊?”

“金老师,那您把藏在被子的收音机拿出来。”

“没事儿的时候,多听听七点钟的新闻,别听那些不该听的靡靡之音。”

金老头儿手里的这收音机,可以说是金老头儿为数不多的家电之一。

这东西是他当老师时,攒了好几个月的工资,费了好大劲托关系,才买到这金贵的货儿。

“咳咳,小朋友,我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对了,小子。”

“你让我陪你去黑河,是跟这位小朋友所说的大黑河岛有关系吗?”

面露尴尬的金老头,把话题转向了王勇义这边。

“是啊。黑河那边几年前跟老毛子他们开边贸市场了。”

“在那边,我们村生产的这种罐头是紧俏货。”

“村里去年生产的罐头全压在仓库里,我这合计去那边找一找销路,正好您老会俄语。”

“带上您老的话,我们就能跟老毛子顺利沟通了。”

“哦?!”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但。。这个时候想要去黑河那边,可不容易啊。”

“别的不说。”

“单单这从沈城到龙江省会哈城的火车票,我就知道不好弄。”

“现在距离过年,就剩下二十多天了”

其实不止火车票要解决,从辽省的沈城去龙江省的话,还要解决介绍信和通行证等等。

这个时期,东北这边的民工南下讨生活的虽然不多。

但过年期间铁路运力不足时期,想要从沈城去哈城的火车票确实不好弄。

加上这时代也没有网上订票,电话订票。

除了去火车站排队买票以外,理论上还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

但决定去黑河的那一刻,闫明已经想好,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人。

那就是让老爹去求大爷。

毕竟大爷以前是村劳动大队的副大队长,现在还在村副书记的位置上。

“这你老就不用担心,这些事情我们找村里解决就行了。”

“毕竟我们这可是为了村里罐头厂和广大村民着想。”

闫明刚解释完,金老头儿淡淡的问道。

“管吃住不?管吃住我就跟着去。”

原本闫明以为,邀请动着怪老头儿会费劲,但没想到会如此的简单。

对方的要求,竟然只有管吃管住而已。

“这你放心,让您老出马了,这吃住村里当然管了。”

这时候,老舅也非常适宜的代替闫明说道。

“对了,到时候买卖成了。”

“我让老闫找村长说一说,给您老也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