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华娱,从还珠剧组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幕后白手,舆论发酵

“电波传递温情,时光见证成长。虽然此刻要说再见,但我们的心永远相连!

各位《你好,TAXI》的听众朋友们,下期见!”

随着梁红的下播祝福,郑逢时结束了他在《你好,TAXI》节目的打歌。

这歌打了吗?

好像打了,毕竟听众都听到了《算你狠》。

但这歌真打了吗?

好像又没打,在通报“电台自杀”事件结果——轻生者齐数被帽子叔叔控制住之后,节目就匆匆结束,甚至没有按照原定计划介绍郑逢时和他的专辑;

属于如打了······

不过在【西南】总部,太后倒不这么认为。

几乎是在《你好,TAXI》结束的同时,她敏锐的嗅觉立刻发动,果断吩咐莉莉:

“给工厂打电话,再下十五万份料,我要扩充《算你狠》的生产!这次新增里面十万······不,十二万份的磁带,三万份的CD!”

“算首批生产还是次批?”

莉莉其实问的是安排“正版”还是“盗版”。

“首批!”

太后不容置疑:“你们小老板争气,我这个当妈的也不能含糊!这次我非得把他推成······那个说年轻人的词儿是什么来着?

莉莉,郑逢时以前喜欢跟你玩,你记不记得?”

“新生代······”

莉莉小脸一红,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哦对,新生代!这次老娘就要把他推成内地新生代歌手第一人!”

这边的太后大把往外撒钞票,那边的高美媛却在收钞票。

刚刚听完节目,得知轻生的人已经被救下之后,吃瓜群众们才意犹未尽的散去,可高美媛却忽然尖叫一声:

“啊!怎么办,我跟人家约四点半王府井见面的呀!”

司机大爷······啊不,司机大叔汗都要下来了,一看表,四点十分了。

这个年代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平淡,能在电台里听到“自杀事件”的实况,他刚刚没有多想,把车子往路边随便一停就开始了专心吃瓜。

妥妥耽误了高美媛半个小时。

但是燕京老爷们自有其局气,他年轻的时候可是在大武汉521进修过“陆地闪电驾驶技术”的,立马招呼高美媛上车,拉手刹、踩离合一气呵成:

“小姑娘别怕,我保证十五分钟内给你送到地方······这次是我不对,就不收你钱了,等下叔叔再给你十块,买糖葫芦吃哈······”

懵懂的高美媛,还不知道她接下来将会见识到什么叫做“贴地飞行”······

而此时的郑逢时才刚刚走出演播厅,在节目组接线员疯狂回答“电台救人”的陌生男声是谁的当口,他第一时间拨通了太后的电话:

“妈,刚刚的电台节目你听了吗?”

“听了!你小子表现不错!”

“那我想再追加十万份的《算你狠》,你看······”

“十万?那够吗?我已经安排十五万份下去了!”

“妈耶,您可真真是我亲妈!”

******

告别了红姨和激动地节目工作人员们,郑逢时帮张姐叫了一辆出租车:

“对不住了张姐,我得马上回家一趟,委屈您先坐这个回公司吧。”

张姐自无不可,她还沉浸在郑逢时救人的刺激情绪里,十分与有荣焉,准备回到【西南】之后大书特书一番······

不到五点,郑逢时就赶回了怡龙别墅。

第一时间打开电脑,先登录聊天室【碧海银沙】,输入账号“青云弃徒韩厉”的账号······

这是他的一号马甲。

网络聊天室出现的比论坛要早一些,譬如【碧海银沙】,1996年就上线了,算是内地第一个搞时评、侃大山、吹牛逼、男女交友的“电子圣地”。

不过聊天室更注重实时互动和即时通讯,用户可以在聊天室内进行广播消息,适合快速讨论和交流。

缺点是无法保存历史记录,这点就很搞,导致后续逐渐诞生了网络论坛的土壤。

在聊天室里,郑逢时顶着“青云弃徒韩厉”的马甲悄悄钓鱼:

“大家刚刚听了电台节目《你好,TAXI》么?好像出大事了!”

很快就有人回复:

“什么东西?”

“我都没听说过这个节目,出什么事了?”

看来事件还没发酵,郑逢时决定打一枪就跑,先下线了。

结果只剩下聊天室里被炸出来的“笔者老韩”,心里像猫抓一样:

‘这个青云弃徒是怎么回事,掉线了?《你好,TAXI》出了什么大事?’

随后郑逢时转战论坛,首先登录四通利方论坛,这里他的马甲是“乌坦城萧阎”。

四通利方同样是1996年上线,其实还有更早的论坛,但四通利方是名气最大的。

1997年初,四通利方只有不到五万次的日访问量,由于技术原因,只能保存1500个帖子。

但到了11月,一个ID叫“老榕”的人在国足再次冲击世界杯失利后,于深夜在四通利方的体育沙龙上发了一篇帖子:

《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

48小时内点击量达到数万,无数网民留言说:老榕让他们“热泪盈眶”。

而那句“儿子,我不该带你去看这场球的。”几乎成为当年度最热的网络词汇!

四通利方由此一战成名,后来发展成了新浪······

郑逢时用关键词搜索,在经典“转圈圈载入”之后,网页上蹦出了一条帖子,是五十分钟前发的:

“兄弟们,快去听燕京广播电台的《你好,TAXI》节目,里面有人要自杀!”

第一代华夏网民还是太淳朴了,这要是郑逢时来,他大概会取一个——

【震惊!知名电台节目中,居然发生了这种事!】

他点开下面网友们的评论:

一楼:卧槽,真的有人要自杀,大家快去听栏目!

二楼:哎哟,的姐梁红好可怜,一上班就遇上这种事情!

三楼:我去,你们说的那个人是我同学!

······

第十五楼:兄弟们,不得了了,你们知道我听到什么了吗?

第十六楼:楼上的,别卖关子了,大家都在听······卧槽我也听见了,这年轻人,他说什么?舔狗不得好死?

第十七楼:不对不对,他解释了,是舔狗不得Housr,意思是舔狗买不到房子!

第十八楼:楼上的,你英文打错了······

······

第二十六楼:卧槽卧槽卧槽,这个牛逼的年轻人是谁?

第二十七楼:我也想知道,“听《算你狠》,做真男人”?太TM牛逼了!

第二十八楼:弱弱的问一句,《算你狠》是什么?

第二十九楼:楼上的,你是土鳖吧?《算你狠》都不知道?好吧,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

······

郑逢时一边看一边笑,有时候网友的奇思妙想真的挺有冲击力,他随时刷新网页,随时都有新的楼层出现,最后终于有高手扒出了他的身份:

第七十八楼:我找到了!那个人叫郑逢时,好像是一个歌手!

郑逢时一乐,该钓鱼了。

“乌坦城萧阎”打出一段话:

是的,我也查到了,“金句王”是港岛出道的歌手,刚刚还在港岛拿了大奖,和“四大天王”齐名啊!

周华建、李哈肯、伊面:你好你好,原来大家都是第五天王~

马上有人掉进郑逢时的节奏里。

第八十楼:“金句王”是什么?

屏幕前面,“乌坦城萧阎”笑得很阴险:

“舔狗不得House”、“听《算你狠》,做真男人”、“我现在没有时间去想什么狗屁浪漫爱情故事,我现在就想搞钱,光羡慕人家有什么用?我们要自己行动起来,要变得比他们更有钱!”,难道不都是金句?

第八十一楼:挖槽兄弟,你都记下来了,牛逼!不过确实很有意思啊,话说“金句王”是歌手,哪里能听到他的作品呢?

“乌坦城萧阎”:我看了今天的《当代乐坛》,说他的专辑在各音像店都有发售,就叫《算你狠》!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先去支持个五盒磁带,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打完这句话,郑逢时就叉掉网页,再也不管后面逐渐歪楼。

什么叫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啊!

实际是过犹不及,他的这些“马甲”日后还有大用呢。

1997年10月,首次进行的华夏互联网调查结果显示,当年网民总数为62万。

和当时12.36亿人口相比好像无足轻重,但是要知道,此时电脑不普及,上网资费也很高,能够当“网民”的人,社会阶层都不低。

要么有钱,要么有文化,要么有钱又有文化······

是以初代“网络红人”的能量,与后世那种“感谢大司马的比利时前妻送上的大火箭”这类网红不同。

他们知名度也许不高,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意见领•袖”。

所以郑逢时重生之初,各个论坛萌发的时候,就开始布局,注册了好几个马甲,并且间歇性的高强度冲浪。

很快就给各个马甲累积了一定人气。

重生者的眼光和知识量,对于此时的网友基本能打出碾压局!

当然,这可不是水军啊。

和那种收钱办事的打工仔不同,郑逢时的目的,是做幕后白手,提前占领舆论阵地!

眼下蚣蜘横行,吃饱狗粮,“四大冥著”已有其三,《读*》、《知*》、《青年文*》,就差一个《意*》了······

哪个八零后能说自己从小没有接触过这些“进步”书籍,由此管中窥豹,探见一丝丝有心人特意营造的“皿煮自鱿”,而由此心向往之?

直到互联网普及到千家万户之后,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华夏人才发现。

皿煮?

指的是2021年的德州暴风雪灾难后大规模停电,330万人处于停电状态,冻死数十人,然后某位市长还说“救灾是社会主义国家做的事,有事就找政府求助,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可悲产物,要学会自救,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会毁灭,噶的不累死阿美莉卡!”么?

可停电当天夜里,平民区一片死寂,休斯顿富人区却灯火通明。

原来这就是新时代的《双城记》。

自鱿?

指的是《读*》说的“黄石公园森林正在着火,请不要报警”的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平衡,结果2025年洛杉矶大火,灭火率高达0%,连百特曼家都被烧了,市政府却只给富人区的消防栓注水么?

懂了,改造城市的最佳方式是火烧。

嗯,照这么说的话,波波应该会觉得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