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
2021年11月,在《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实行八年的基础上,结合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在老年人能力评估工具上的新进展,民政部养老服务司组织起草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该标准旨在为老年人能力评估提供统一、规范、实操性强的评估工具,为科学划分老年人能力等级,指导养老服务提供、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及质量监管、相关补贴发放,制定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标准、政策等提供依据。
与《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相比,《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有三项重大改变。一是评估内容变化,二是评分标准变化,三是单项评估内容更为细化。
1.评估内容变化
《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将《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中的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等内容修改为自理能力、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同时每项评估内容也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1)自理能力评估。将《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中的日常生活活动拆分为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两个部分。自理能力包括行业标准中的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厕等内容。
(2)运动能力评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内容,并增加了床上体位转移内容。
(3)精神状态评估。保留《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精神状态中的记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攻击行为、抑郁症状等内容,将《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社会参与中的时间/空间定向和人物定向内容,以及感知觉与沟通中的意识水平纳入精神状态评估。新增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评估两项内容。
(4)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评估。将《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中的感知觉与沟通,以及社会参与内容进行合并,形成《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的感知觉与社会参与评估,具体包括视力、听力、执行日常事务、使用交通工具外出、社会交往能力等。
2.评分标准变化
《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中每项评估内容的评分标准为0—4分。从0分到4分,老年人能力从能力完好到重度丧失逐渐过渡。每项内容评分均为0—4分,共五个等级,各项评估内容之间的比较更为科学,总分计算更为简单易行。
3.单项评估内容细化
(1)大便控制。将《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中的控制大便修改为偶尔便秘、经常便秘、大部分时间均便秘、严重便秘,或者完全大便失禁。新修改的内容比较符合老年人大便情况。
(2)记忆。将《老年人能力评估》行业标准中的两个记忆测试题修改为记忆或记忆紊乱。评分标准如下:0分,总是能够保持与社会、年龄所适应的长、短时记忆,能够完整地回忆;1分,出现轻度的记忆紊乱或回忆不能(不能回忆即时信息,3个词语经过5分钟后仅能回忆0—1个);2分,出现中度的记忆紊乱或回忆不能(不能回忆近期记忆,不记得上一顿饭吃了什么);3分,出现重度的记忆紊乱或回忆不能(不能回忆远期记忆,不记得自己老朋友);4分,记忆完全紊乱或者完全不能对既往事务进行正确的回忆。这样的修改比较符合老年人记忆特点。
(3)攻击行为。将攻击行为细化为身体攻击行为(如打/踢/推/咬/抓/摔东西)和语言攻击行为(如骂人、语言威胁、尖叫),并注明攻击行为长期性行为状态。
(4)抑郁症状。将抑郁症状细化为情绪低落,不爱说话,不爱梳洗,不爱活动;甚至出现妄想、幻觉、疑虑、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评分标准确定为:0分,没出现;1分,每月出现一两次;2分,每周出现一两次;3分,过去3天里出现过一两次;4分,过去3天里天天出现。
(5)执行日常事务。执行日常事务指计划、安排并完成日常事务,包括但不限于洗衣服、小金额购物、服药管理。
(6)使用交通工具外出。使用交通工具外出指外出3公里左右距离。评分标准为:0分,能自己骑车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外出;1分,能自己搭乘出租车,但不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外出;2分,当有人协助或陪伴时,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外出;3分,只能在别人协助下搭乘出租车或私家车外出;4分,完全不能出门,或者外出完全需要协助。
《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标准将老年人能力等级分为五个等级:能力完好(总分0分)、轻度失能(总分1—20分)、中度失能(总分21—40分)、中重度失能(总分41—70分)、重度失能(总分71—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