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巴氏指数
1965年,美国的Dorother Barthel和Floorence Mahney设计制订了巴氏指数评估表,用于康复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巴氏指数总分为100分。100分表示患者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良好,不需他人帮助,能够控制大小便,能自己进食、穿衣、床椅转移、洗澡、行走至少一个街区,可以上下楼。0分表示功能很差,没有独立能力,全部日常生活皆需帮助。
巴氏指数将失能失智人群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成轻度功能障碍、中度功能障碍和重度功能障碍等三个等级。获得60分者有轻度功能障碍,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需要部分帮助;60—41分者为中度功能障碍,需要极大的帮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0分以下者为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他人帮助。
巴氏指数具体评估项目如表1-1所示。
表1-1 巴氏指数评估表

续 表

注:此表为Shah等人改良的巴氏指数评估表版本
巴氏指数评估表的目的:①确定失能失智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缺失程度,分析原因。②设定符合失能失智者(患者)期望及实际情况的治疗目标,为其量身制定治疗方案。③随时了解失能失智者(患者)的治疗进展,随时修订治疗方案并帮助判断预后程度。④了解治疗方案效果,比较治疗方案优劣,促进治疗师之间的交流提升。⑤量化治疗效果,增强失能失智者(患者)的信心,提高其积极程度和配合度。⑥为失能失智者(患者)回归家庭以后的环境改造提供参考方案,真正提升其生活质量。
巴氏指数评估步骤:①收集资料。通过对失能失智者(患者)躯体、感知、认知等功能的评估及查阅病历、参与查房、与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或治疗师进行沟通来获取失能失智者(患者)基本情况。②交谈。评估前与失能失智者(患者)交谈,以进一步确认最初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若患者有言语或认知问题时,直接询问其家属。③选择评估场所。选择患者认为最好的、熟悉的地方进行评估。可以是患者实际居住的场所,也可以是医院模拟的环境或场所。评估时尊重患者个人的生活方式、习惯,保护其隐私。前后评估场所尽量为同一场所。④评估。要求患者逐一独立完成评估表中的每项活动,询问患者不能完成活动的情况,询问使用辅助器具对活动的影响。
巴氏指数是美国康复治疗机构常用的一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方法。巴氏指数评估简单,可信度、灵敏度较高,是应用较广、研究最多的一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方法,主要适用于检测老年人治疗前后独立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反映老年人需要护理的程度,适用于患有神经、肌肉和骨骼疾病的长期住院的老年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时,也普遍采用这种评估方法。
随着巴氏指数的不断应用和推广,巴氏指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1989年,加拿大学者Shah Cooper和Vanchay等提出了改良巴氏指数评估表。该表针对巴氏指数评估等级少、分类粗糙、敏感度低的缺陷,在评估内容不变的基础上对巴氏指数等级进行加权,将10个评估项目都细分为5级:完全依赖、最大帮助、中等帮助、最小帮助和完全独立,且每一项每一级的分数有所不同,独立能力与得分情况正相关。英国牛津大学学者McDowell和Newell则提出了巴氏指数-20,即巴氏指数内容仍设定为10项,但满分为20分。英国的Collin等提出了两种改良的巴氏指数评估表,将巴氏指数由原10项内容改良为5项和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