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白家岁月,武艺初成
晨雾中,白胜背着熟睡的谢晓琼稳稳前行。孩子趴在他背上,小脸贴在他的肩胛骨处,呼吸轻轻的,看样子还在梦里呢。昨晚那破庙虽说挡住了风,可寒气还是钻了进来,他担心孩子着凉,所以一大早就起身赶路。
“再走半天就到啦。”他心里这么想着,没把这话说出声,怕吵醒了孩子的梦。
越往山下走,山林越发稀疏,石头多草少。时不时有几只野兔从草丛里蹿出来,带起一串露水。白胜不紧不慢地走着,脚下鞋底磨损得厉害,每一步都发出沙沙的声响。他低头瞅了瞅绑在脚上的布条,心想回到家,头一件事儿就是给孩子缝双鞋。
晓琼动了动,小手抓住他的衣角,嘴里嘟嘟囔囔的,听不清说啥。白胜嘴角上扬,眼角的皱纹更深了。他想起昨晚在庙门口守到天亮时说的话——“你叫晓琼吧,谢晓琼。”
这名字念起来,就像许下了一个承诺。
他们总算走到了山脚下,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远处的几间茅屋。屋顶灰扑扑的,土墙歪歪扭扭,风一吹感觉都要晃动。但那就是家啊。
白胜推开房门,一股陈旧的霉味儿迎面扑来。屋里光线很暗,墙上挂着几件兵器,上面全是锈。晓琼睁开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小嘴微微张开,却没发出声音。
“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白胜轻声说着,把她放了下来。
屋外传来鸡叫,一只母鸡领着几只小鸡跑过门前,咯咯地叫个不停。晓琼摇摇晃晃地想追出去,被白胜一把拉住。他蹲下身子,看着她的眼睛:“别乱跑,外面不安全。”
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还是盯着门外。
白胜叹了口气,转身走到角落里,翻出一块干布和一些碎布头。他坐到门槛上,开始给她缝鞋。针线穿过布料的声音清脆有节奏,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
晓琼趴在他腿边,手里抓着一根细树枝,在地上胡乱画着。她先画了个圆圈,又画了条线,歪歪扭扭的,好像是太阳和山。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清晨,白胜带她去后山捡柴,教她分辨哪些树能烧,哪些树有毒;午后,让她练站桩,说这是练武的第一步;傍晚,他煮好粥,她坐在灶台边看着火苗跳动。
有时候,白胜会站在院门口,望着远处的山峰发呆。晓琼不明白他在想啥,只知道这时他特别安静,周围好像都没了声音。
第一次教她站桩,是在院子里的青石板上。白胜板着脸说:“站直咯,腰别弯,膝盖稍微弯曲,脚跟落地。”
她照着做了,可还不到一刻钟,腿就开始打颤。她咬着牙硬撑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师父……”她小声喊了一声。
“闭嘴!”白胜冷冷说道,“你爹死的时候,比你现在还小呢。他难道愿意死吗?还不是为了你能活下来。”
晓琼愣住了,眼泪滑落,滴在石板上,没一点儿声音。
她挺直了脊背,继续站着。
那天晚上,她睡着时嘴角还有泪痕。白胜坐在她床边,轻轻擦掉她脸上的泪水,低声说:“没想到你这么坚强。”
春去秋来,一年又过去了。晓琼慢慢长大了,身子变得灵活起来。白胜开始教她基本的拳法,动作简单,却要求十分精准。她嘟囔了句:“我学不会。”
白胜淡淡地说:“你能学会,只要肯练。等你学会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江湖很大,也危险,但我带你见识见识。”
晓琼眼睛一下子瞪大了:“真的?”
“嗯。”白胜点点头,“不过你记住,练武不是为了打架,是为了自保。懂不?”
她使劲儿点了点头。
那晚,月光铺满院子,树影在地上摇曳。晓琼躺在草垛上,望着天上的星星。她想起那个夜晚,父亲倒在血泊中的模样。那时她啥都做不了。现在,她学会了站桩、拳法,还有更多等着她去学。
她握紧拳头,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自己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
白胜站在屋檐下,看着她的背影。他知道,这孩子,将来肯定不一般。
“晓琼。”他轻声唤道。
她回过头:“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