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菅直人政权对华外交政策趋向
鸠山由纪夫的辞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在对外政策上的失策所造成的,即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的处理失当使鸠山由纪夫内阁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民意的支持。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的凸显,实际上是自鸠山由纪夫内阁执政以来美日关系震荡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妥善处理对外关系,成为菅直人内阁的关键性议题之一。对于任何一届日本的执政内阁而言,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都应该对合理地把握对美和对亚关系的平衡给予高度关注。
就鸠山内阁而言,明显的离美倾向的对外政策显然是其下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倘若菅直人内阁在对亚关系方面尤其是对华关系处理不当,也会为其带来不小的麻烦。因此,对菅直人政权对华政策趋向的关注就显得既重要又必要。
2010年6月1日,在中国总理温家宝刚刚结束对日访问不到一天的时间,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就宣布辞职。其后,由日本副首相兼财政大臣菅直人接管民主党政权,这为中日关系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悬念。可以说,从民主党内部来看,此次换相意在确保其在即将到来的参议院选举中的执政地位。值得关注的是,过分注重于选举的日本民主党是否会因此淡化其自身的革新色彩,进而影响其内政外交尤其是对华外交政策的走向?
2010年上半年中日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先是2010年3月23日日本升级其在冲绳陆上自卫队的规模,由第1混成团升级为第15旅团;[33]再者日本媒体和政界某些人士对中国海军在第一岛链的宫古海峡附近海域的远洋训练给予“格外关注”;[34]其后,2010年4月25日,日本政府综合海洋政策总部汇总的“海底资源能源确保战略”显示,日本将在与中国专属经济海域(EEZ)分界的“日中中间线”至琉球群岛的东海海域、伊豆半岛至小笠原群岛的太平洋海域内正式开始调查含有众多稀有金属的“海底热水矿床”,并力争以2020年为目标实现稀有金属的产业化。[35]这些事件表明,在落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进程中,并不是一路坦途。
因此,尽管中日关系的主流——战略互惠关系并未受到大的冲击,但是中日关系的前景仍然不是十分乐观。菅直人政权所面临的中日关系仍然是一本难念的经。
2009年年底的日本民主党议员团访华,既为鸠山由纪夫的民主党政权在对外关系领域加了分,也加剧了来自美国方面的不满。自民主党政权执政以来,日本外交在对美外交与对亚外交上的博弈就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变化,即向亚洲靠拢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拉开与美国的距离。比如,日本进行关于“冷战”时期美日核密约的调查,并于2010年3月公布调查结果,认定存在三份核密约。[36]再如,鸠山由纪夫在美国《纽约时报》上的《日本的新道路》一文,声称“美日安保条约仍是日本外交的基石”的同时指出“日本是作为亚洲国家的,强调日本对亚洲政策的重要性”,[37]同时,文中对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进行了批判,这在“冷战”后的日本历任首相中是不多见的。而日美就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的谈判则是数月来美日矛盾的总爆发,奥巴马政府的强硬态度使鸠山由纪夫政权在国内民意尽失,到下台前只有18%。[38]显然,菅直人政权在外交方面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同时改善对美外交和对华外交占据重要位置的对亚外交。这正是菅直人政权所面临的对华外交政策的背景之一。
同时,就中日关系本身而言,中日之间国力对比的显著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随着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中日关系总体格局出现了某种微妙的变化。虽然,GDP总量不能代表中国综合国力全面超越日本,但是,从一定层面反映中日关系史上中日两强并立的局面出现了。
此外,中日两国在地区一体化领域存在合作与竞争并立的局面,对于鸠山由纪夫所倡导的“东亚共同体”,菅直人也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倘若菅直人政权仍坚持强化其对“东亚共同体”的领导权,则势必会阻碍东亚一体化进程的持续发展。
在应对全球问题方面,中日双方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抗击自然灾害、气候变暖等诸多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中日两国在这些领域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也是菅直人政权在处理中日关系上所面临的问题。
显而易见,菅直人政权对华外交政策的顺利实施,需要其妥善应对上述问题,这不单是摆在中日两国之间的共同问题,也是需要中日与相关大国在诸多领域所需协调的问题。
对于“冷战”后任何一届日本政权,对华政策都是在其对外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华政策的重要性对日本政权是不言而喻的,日本“冷战”后经济的发展、对周边安全环境的诉求、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挑战,特别是在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之后,都需要良好的中日关系作为双方在各领域合作的基础。
由此,可以认为菅直人政权在对华政策的整体趋向上与其前几任首相相比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即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仍在中日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中日双方会继续落实已经达成的一系列双边协议,目前尚无任何迹象表明中日之间的任何协议有停止执行或废除的迹象。菅直人首相在2010年6月11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也称,赞同要深化与中国的战略互惠关系。[39]因而,从中日关系的大局出发,在菅直人任期内的中日关系仍会沿着战略互惠的方向继续前进,这是菅直人政权在对华政策趋向上的首要之处。
其次,菅直人政权对华政策的趋向具体表现在落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相关措施方面。
第一,当前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战略互信的缺失,这对双边关系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制约着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因此,中日之间有必要考虑建立国家领导人之间的高级别的定期互访机制与战略对话论坛。
第二,面对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挑战,预防与应对亚洲版的华尔街金融风暴是中日两国的共同责任。因此,建立共同的亚洲货币体系和金融危机预防机制对中日两国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也是中日两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亚洲和国际社会的责任之所在。
第三,2010年中日两国海上防卫力量在东海海域所发生的“不愉快”,产生原因是双方在军事领域互信不足与协商机制的缺失。中方对日本海上自卫队针对中国海军的监视行为相当不满,[40]这势必会影响中日两国防卫部门之间正在恢复并发展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因此,在2010年5月温家宝总理访日期间所确立的“加快建立两国防卫部门的海上联络机制”的意向应尽快加以落实。而如何避免落实这一机制与不促使美国方面对日本产生不满之间产生矛盾,则是摆在菅直人政权面前的一大难题。
第四,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日双方自安倍晋三政权以来已经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比如,在食品安全、地质灾害预警与救助、突发性公共疾病防控等诸多方面的合作,已在不同程度上实现双边关系的改善。对于刚刚开始执政的菅直人政权而言,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的合作也是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再次,菅直人民主党政府对华政策的矛盾还表现在中日两国针对地区以及全球范围的各种国际事务与国际合作中。在这个领域,日本也面临着适应与化解中日矛盾与冲突的外交课题。例如,面对朝核问题的僵局,中日两国在坚持半岛无核化问题上是有着共同利益的。但如何将这一共识落实为中日两国的共同行动还需要双方的协商与共同努力,而非日本单方面所称的“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手里掌握着打开朝核问题大门的钥匙”等“嫁祸”于中国的不负责任的做法。实际上,日本在朝核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经济上,日朝之间的合法贸易与走私对朝鲜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41]军事上,日本自卫队在常规武装力量方面相对于朝鲜而言存在巨大的优势;政治上,日本是国际社会围堵与封锁朝鲜的“核心角色”之一,日本曾经运用经济手段迫使哈萨克斯坦取消向朝鲜出售40架战斗机的贸易。可见,在处理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中协调中日关系是值得菅直人政权给予必要关注的。
最后,应对民意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对于菅直人政权来说是事关其选票的关键所在。因外交失分而造成的民意支持丧失推倒了鸠山政权,而这对于菅直人政权而言,前车之鉴不得不给予一定的关注。民意是中日关系的深层次问题,双方民众之间的互不信任、好感度不高都对中日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以2009年年底有关中日问题的民意调查为例,新华社《东方瞭望周刊》的调查显示,认为将会“非常良好”的为8%,“会好一些”的为46%,总数达到54%,低于2008年的74.6%;与此同时,日本《读卖新闻》的调查则显示,认为将会“非常良好”的为5%,“会好一些”的为29%,总数达到34%。这一数字略低于2007年的34.9%和2008年的37.5%。[42]这表明,促使民意在中日关系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是两国政府所必须共同面对并付出努力的。仅仅从数字上来判断,日本方面需要付出的努力似乎更大一些。
此外,媒体的作用在中日关系中似乎显得更为突出,从“毒饺子事件”和对中国海军远洋训练出现在日本附近公海的报道来看,日本媒体的作用多是煽风点火,以唯恐天下不乱的态度大肆渲染,在民众当中形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菅直人政权而言,对媒体的干涉可能是有违日本法律和国情的,但是,政府对媒体的积极引导,这对于其进一步改善与推进对华关系是相当必要的。
总而言之,菅直人政权的对华政策趋向相对于其前任而言,是不会有质的变化的,但是,其区别也是相当明显的。
第一,与小泉之后的安倍、福田、麻生政权相比,菅直人政权可能淡化对华外交在其亚洲外交战略中的地位,至少在形式上会有所淡化。比如,安倍、福田接手政权后,首选的出访国家都是中国,但出席2010年6月14日上海世博会日本馆日的却是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显然,菅直人是在刻意地避免出现使外界认为他上任即访中国的看法。
第二,在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菅直人政权可能会更为重视官僚的建议,这是有别于鸠山政权的,尽管菅直人政权仍会高举战后行政大扫除[43]的变革大旗。
第三,在平衡对美外交与对亚外交方面,菅直人政权可能会改变福田、鸠山时期较为亲近亚洲的路线,而会进一步协调对美外交,但不会出现小泉时期“唯美是从”的局面。
因此,在如何进一步深入落实对华政策的具体内容方面,菅直人政权还面临着相当的困境与挑战。
毫无疑问,任何一届政权的对华政策是受日本内政和外交的双重制约的。
从内政方面来看,菅直人政权所面临的是2010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这是事关日本民主党能否继续执政的关键。因此对于菅直人政权而言,确保其执政地位是头等大事,其对华政策也应服从与服务于这一大局。
就具体应对来自内政方面的制约因素而言,菅直人政权可以考虑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坚持中日关系友好大局的前提,短期内不使中日关系发生质的倒退,其核心目的在于防范中日关系出现的一系列麻烦影响民主党的执政地位。
第二,经济外交仍可视为中日之间发展长期稳定关系的基石之一,中日两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亚洲共同货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广泛的合作空间。这类合作无疑是改善日本经济复苏的条件,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三,加强中日两国间的人文交流、民间交流,以公共外交为手段,推进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为执政党在外交领域加分。
从外交方面看,菅直人政权须努力协调其对华政策的美国因素。有学者指出,“华府希望日本政府和过去一样言听计从……新上任的菅直人政府也可能遭到华府暗算,因为日本并非美国的盟友,日本是美国的保护领地”。[44]约瑟夫·奈则将鸠山由纪夫时期的日本对美关系称为面临危机,[45]而鸠山由纪夫的下台与美国则不无关系。显然,美国在日本的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体说来,菅直人政权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菅直人政权须进一步与美国展开对话,使美方相信中日关系的改善不会成为美日关系的障碍。
第二,菅直人政权亦需要对中国表明,日美关系的发展不是以阻碍中国发展为目的的。
第三,在诸多国际问题的处理上,日本也须协调其在中美之间的态度。众所周知的是,中美之间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关于气候变化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日本在2010年的气候变化会议上如何表现,将是日本在处理对华政策的美国因素上一个有效的试点。
总而言之,妥善处理这些制约因素对于菅直人内阁而言,既对发展对华关系有所裨益,又有利于巩固其脆弱的执政地位。
总体而言,菅直人民主党政府的对华政策依旧矛盾重重。
首先,中日关系友好的主流不会质变,但是,日本仍对中国抱有很强的戒心。比如,菅直人首相在2010年6月的与在野党党首的辩论中称,“驻日美军发挥着威慑中国的重要作用”[46],因此,作为“中国威胁论”较早流行国家之一的日本,[47]仍然会因其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而危害到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日两国的合作空间广阔,但是妥善应对彼此间在合作中的冲突与矛盾则显得至关重要。比如,在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大学教育与改革等领域双方都需要开展相应的对话。
再次,菅直人政权提出以责任感为基础的外交安保政策,[48]那么如何体现日本安保政策的责任感?菅直人政权主导下的日本安保政策是对哪些国家和地区负有什么样的责任?日本需要怎样实现其责任?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不仅关注日本政府的宣传,还需关注其政策的落实。
最后,中日两国民众之间的交往与媒体宣传的积极引导,在很大程度上是考验菅直人政权对华政策合理有效的试金石。
显然,推动中日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双方长期的共同努力,菅直人政权的对华政策也是不会偏离这一发展方向的。
[1] 朱建荣:《日本变“天”——日本民主党政权诞生近距离观察》,新世界出版社,2009,第247页。
[2] 朱建荣:《日本变“天”:日本民主党政权诞生近距离观察》,新世界出版社,2009,第189页。
[3] Yukio Hatoyama,“A New Path for Japan”,The New York Times,August 26th,2009.
[4]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235页。
[5] 日米安全保障協議委員会(「2+2」)の開催,平成17年2月19日,日本外务省网站,http://www.mofa.go.jp/mofaj/area/usa/hosho/2+2_05_01.html。
[6] 気候変動枠組条約第15回締約国会議首脳級会合:鳩山総理ステートメント,平成21年12月18日,日本首相官邸网站,http://www.kantei.go.jp/jp/hatoyama/statement/200912/18cop_speech.html。
[7] 刘江永:《日本民主党执政后的鸠山外交》,《亚非纵横》2009年第5期,第1~4、第46页;吴寄南:《浅析民主党外交安保团队及其政策构想》,《日本学刊》2009年第3期,第3~15页;高海宽:《国际战略态势中的鸠山新外交》,《亚非纵横》2009年第6期,第18~23页。
[8] 《日本对中国东海油气田项目再度发难遭激烈反驳》,环球网,www.huanqiu.com/20100118/001329.htm。
[9] 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第9~14页。
[10] 〔日〕中曾根康弘:《日本二十一世纪的国家战略》,联慧译,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第39页。
[11] 冯昭奎等:《战后日本外交(1945~199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5、17页。
[12] 21世紀日本外交の基本戦略——新たな時代、新たなビジョン、新たな外交,平成14年11月28日,対外関係タスクフォース。
[13] 包霞琴、臧志军主编《变革中的日本政治与外交》,时事出版社,2004,第241页。
[14] 〔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卢明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第239页。
[15]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第5版,第575页。
[16] 《日本经济新闻》,2003年3月9日,转引自孙文清《论“日美同盟”关系的“全球化”趋势》,《和平与发展》2004年第4期,第31~34页。
[17]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228页。
[18] 曾向荣:《综述日本与邻国外交危机将使其政治大国梦破灭》,《广州日报》2005年03月27日。
[19] 沈海涛:《东北亚和谐区域的构建与日本外交的课题》,《现代日本经济》2006年第6期,第58~62页。
[20] 关于对鸠山由纪夫辞职原因中美国因素的分析参见《鸠山列举辞职原因:美军普天间机场、政治献金问题》,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6/02/c_13329025.htm。
[21] 第174回国会における菅内閣総理大臣所信表明演説,日本首相官邸网站,http://www.kantei.go.jp/jp/kan/statement/201006/11syosin.html。
[22] 《2010日本参院大选对政局的影响与今后的政治动向》,人民网,http://japan.people.com.cn/35464/7086120.html。
[23] 《中国向日本提出构建海上联络机制四条建议》,共同社2010年8月15日电,共同网,http://china.kyodo.co.jp/modules/fsStory/index.php?sel_lang=schinese&storyid=84317。
[24] 曹鹏程:《共谱中日经贸合作新篇章》,《人民日报》2010年8月27日第3版。
[25] 《日本鹰派新外相称“要求”中方冷静应对撞船事件》,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9/1112214.html。
[26] 关于中国政府对要求日本释放中国渔船与渔民的努力,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宋涛副部长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拦截我渔船事提出严正交涉》(2010年9月7日),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wjbxw/t738330.htm;《胡正跃部长助理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抓扣中方渔船再次提出严正交涉》(2010年9月8日),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wjbxw/t738579.htm;《戴秉国国务委员就日方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船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2010年9月12日),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751695.htm;《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就日方决定继续非法扣押中方船长提出严正交涉》(2010年9月19日),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wjbxw/t753878.htm;《温家宝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释放中国船长》(2010年9月22日),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754732.htm。
[27] 《日本检方决定释放中国渔船船长》,共同社,2010年9月24日;共同网,http://china.kyodo.co.jp/modules/fsStory/index.php?sel_lang=schinese&storyid=85653。
[28] 日本防卫省编《日本的防卫·防卫白皮书》,2010,第1~3页。
[29] 《美韩日本海军演最后一天日本加入 朝鲜强烈谴责》,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n/gj/2010/07-28/2430466.shtml。
[30] Charles L. Pritchard and John H. Tilelli Jr.,Chairs Scott A. Snyder,Project Director,U.S. Policy Toward the Korean Peninsula,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June 2010;Nuclear Posture Review Report,Unti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April 2010.
[31] 《日本飞机常骚扰在东海海域作业中国渔船》,环球网,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0-04/28/content_13436750.htm。
[32] 丹羽宇一郎关于中国军备建设开支不透明和对台湾问题的言论,参见《日新任驻华大使未赴任即指中国军事透明度低》,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7/961978.html;《日本新驻华大使称日本未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环球网,http://taiwan.huanqiu.com/liangan/2010-07/962402.html。
[33] 《冲绳陆上自卫队编制升格以应对中国军力增长》,共同社 2010年3月23日电,共同网,http://china.kyodo.co.jp/modules/fsStory/index.php?sel_lang=schinese&storyid=79416。
[34] 关于北海舰队2010年3~4月间远洋训练的情况,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http://news.mod.gov.cn/headlines/2010-04/13/content_4139706.htm。
关于中日海军在东海对峙的情况,参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0-04/20/content_13389790.htm。
也可参见《朝日新闻》,2010年4月14日网络版,http://www.asahi.com/english/TKY201004140340.html。
[35] 《日本拟制定海底资源战略 在东海勘探稀有金属矿藏》,共同社 2010年4月25日电,共同网,http://china.kyodo.co.jp/modules/fsStory/index.php?sel_lang=schinese&storyid=79416。转引自沈海涛、李永强《中国周边海洋主权争端的战略性应对分析》,《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9期,第54~60页。
[36] 《日本外相承认存在日美密约 指出历代首相负有责任》,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42354/11107390.html。
[37] Yukio Hatoyama,“A New Path for Japan”,The New York Times,August 26th,2009.
[38] Blaine Harden,“Japanese Prime Minister Yukio Hatoyama resigns”,The Washington Post,June 2nd,2010.
[39] 第174回国会における菅内閣総理大臣所信表明演説,日本首相官邸网站,http://www.kantei.go.jp/jp/kan/statement/201006/11syosin.html。
[40] 《我驻日大使就日本监视我国船只表示强烈不满》,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5/811277.html。
[41] 朝日之间的合法贸易,参见環日本海経済交流財団法人富山県新世紀産業機構,http://www.near21.jp/2006-11;朝日之间走私贸易个案,参见日本逮捕涉嫌向朝鲜走私核开发设备疑犯,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06/501636.html。
[42] 数据,参见《2009年中日关系盘点:不同寻常 充满变化与希望》,中国广播网,http://www.cnr.cn/allnews/200912/t20091216_505766732.html。
[43] 关于战后行政大扫除,参见第174回国会における菅内閣総理大臣所信表明演説,日本首相官邸网站,http://www.kantei.go.jp/jp/kan/statement/201006/11syosin.html。
[44] Karel van Wolferen:《日本是美国的保护领地》,《外交学者》2010年6月13日,http://zh.the-diplomat.com/2010/06/13/。
[45] Joseph S. Nye Jr.An Alliance Larger Than One Issue,The New York Times,January 6th,2010.
[46] 《日首相菅直人称驻日美军发挥威慑中国作用》,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6/876646.html。
[47] 关于“中国威胁论”在日本流传的情况,参见孙成岗《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安全研究》,解放军出版社,2008,第47页。
[48] 第174回国会における菅内閣総理大臣所信表明演説,日本首相官邸网站,http://www.kantei.go.jp/jp/kan/statement/201006/11syos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