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报告:文化·法治·收入·住房(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自从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首次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的要求之后,文化安全就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并列,成为国家的四大安全之一。文化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到外来消极思想文化的影响,使本国或本民族文化受到侵害,文化出现衰落或消亡。其核心要义有三,一是国家拥有的文化主权不受侵犯,二是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不至于失落,三是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受威胁。随着我国文化开放愈益扩大,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相互激荡、彼此碰撞,在学习借鉴西方有益文明成果的同时,我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西方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传播方面占据的强势地位,文化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变得异常尖锐复杂,我国文化安全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新的历史条件下,确保我国文化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当前确保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研”属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立项的重大国情调研项目。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项目组在北京、浙江、山西、贵州、湖北等地开展调研活动,上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调研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宏观问题,下至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调研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微观问题,从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到地方文化品牌怎样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问题,从宗教协会调研近年来“宗教热”的现状及其成因到调研大学生的宗教心理诉求成因,等等,得到各地文化部门、宣传部门、宗教协会、民族委员会、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等的大力协助。项目组组织座谈会20余次,访谈10余次,小型研讨会6次,有针对性地发放和收回调研问卷900余份,采用最基层文化村的微观分析与国家文化战略的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调研中把实地调研结果与图书资料网络媒体信息相结合,通过对当前重要的文化现象与文化问题的典型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提炼,形成此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