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通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从艺术管理到艺术管理学

艺术管理自古有之,艺术管理学却是20世纪60年代后兴起的一门学科。

从历史上来看,艺术管理是与艺术一起诞生的。最初的艺术管理,基本上是艺术家的自我管理。正如丹·马丁(Dan Martin)指出的那样:“自从有人类生活以来,艺术创作、展示和保护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方面,就是艺术家无法抑制的创造冲动。尽管反对者多年来一直在灌输,近来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无助于创造性的过程,但是艺术家依然在写作、绘画、歌唱、舞蹈、雕刻和表演,就像他们曾经所做的那样。我深信,艺术家的职业是这个星球上第二古老的职业。我也认为,第三古老的职业就是艺术管理。我相信,一旦早期人类开始围着篝火分享故事,或者用图画来表现他们的想法或历史,这些人当中就有艺术管理者,他们帮助推广艺术家的所作所为,保护艺术家的创造性成果。艺术家总是想创造新的作品,他们不得不对内在的创造性激情做出反应,对周围世界的影响做出反应。作为管理者,我们既需要促进艺术家的创造性进程,也需要为欣赏他们的作品提供合适的场所。”[2]

按照马丁的说法,有艺术家就有艺术管理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有独立的艺术管理者。事实上,早期的艺术管理者通常由艺术家兼任,成功的艺术家都是成功的艺术管理者。布林德勒(Meg Brindle)和德弗罗(ConstanceDeVereaux)指出:“艺术家成为艺术管理者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远在他们被称为艺术管理者之前,远在艺术管理者的训练本身成为一个领域之前,远在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项目出现之前。”[3]根据布林德勒和德弗罗的研究,艺术家兼管理者的例子,在欧美艺术史上为数众多。比如,莎士比亚不仅撰写剧本,而且参与排演,制作和分发节目单,设计剧院,招募演员等等。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而且是一位成功的舞台艺术管理者。同样,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和雕塑家,也是一位成功的艺术管理者。他亲自挑选和训练助手,跟他们一道完成众多旷世巨作。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不仅写诗,而且开出版社印刷和发行自己的诗歌。喜剧大师卓别林在事业有了起色之后就买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在从事银幕表演的同时管理自己的电影公司。“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布莱克、卓别林,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兴趣,就是要亲自监管自己作品的生产和分配,监管自己的艺术的销售。尽管他们从来没有称他们自己是管理者,但事实上他们就是管理者。”[4]在中国艺术史上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况。比如,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就既是剧作家,又是戏班管理者;既是小说作家,又是出版商。在他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中,可以看到李渔是如何亲自维护自己的著作版权的:“弟之移家秣陵也,只因拙刻作祟,翻版者多,故违安土重迁之戒,以作移民就食之图。不意新刻甫出,吴门贪贾,即萌觊觎之心。幸弟风闻最早,力恳苏松道孙公,出示禁止,始寝其谋。乃吴门之议才熄,而家报倏至,谓杭人翻刻已竣,指日有新书出贸矣。弟以他事滞金阊,不获亲往问罪,只命小婿谒当事,求正厥辜。虽蒙稍惩贪恶,现在追板,尚未知后续如何?噫!蝇头之利几何,而此辈趋之若鹜。似此东荡西除,南征北讨,何年是寝戈偃甲时?”[5]

不过,随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艺术家不再兼任艺术管理者。艺术家与管理者的分工,不仅让艺术家可以专注于创作,而且可以让艺术管理变得更加有效。尽管历史上有不少艺术家兼管理者的成功案例,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艺术家并不适合担任管理者。不仅如此,崇尚个性表达的艺术家还是最难管理的一个群体。管理者从艺术家中分离出来,以艺术管理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促使了艺术管理学的诞生。正如布林德勒和德弗罗指出的那样:“到了21世纪,认为艺术家和管理者在不同领域中活动,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当代心理学家将人分类为‘右脑型的’和‘左脑型的’,由此表明艺术家(创造型的人)与将组织和责任作为首要任务的管理者永远会争执不下。作为艺术管理者的教育者,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艺术管理?这难道不是一个矛盾的说法吗?’”[6]

从艺术家的自我管理,到艺术家接受管理,再到艺术家挑战管理,这就给今天的艺术管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去管理不可管理的艺术家?这是艺术管理面临的首要难题。除此之外,如何通过管理让艺术家更加顺利地创作作品,如何通过管理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作品,如何通过管理让无论是盈利还是非盈利的投入获得更大效益,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7]随着艺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变得日益复杂,艺术管理告别了无师自通的时代,作为学科的艺术管理学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