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分部诊法与寸口脉的定位方法
(一)分部诊法
分部诊法始于周秦汉初时,如《黄帝内经·素问》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等文献记载中,有三部九候诊法、人迎脉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等。至晋代王叔和时,对于独取寸口诊法才有了明确的准则,从而代替了古代各种诊脉法,为中医脉学奠定了完整的理论基础,兹分述如下。
1.三部九候诊法
古代医生在很早以前就发现,在病位附近的动脉搏动处诊脉,即可察知全身疾病的变化情况,如《难经·第一难》中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之法”,即是说:人体全身的十二经在各部位上都有动脉搏动的现象,以此作为诊脉的一种方法。三部九候诊法由此而产生。如《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中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此段经文的记述是中医最古老的一种三部九候诊脉方法,它属于一种全身性遍体诊脉法,现已不采用。
除上述之外,对“三部九候诊法”,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如《难经·第十八难》中曰:“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难经》中将全身性诊脉法(三部九候诊法)解释为寸、关、尺中的浮、中、沉、候脉诊法,录此以供参考。
2.人迎脉口诊法
“人迎脉口诊法”是古代医生采用人迎(指颈动脉)和寸口脉(指桡动脉)互相结合的一种诊脉方法。如《灵枢·论疾诊尺篇》中曰:“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大小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黄帝内经·素问》中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此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太阳,人迎三倍,病在阳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厥阴,寸口二倍,病在少阴,寸口三倍,病在太阴……,寸口四倍,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此论述根据人迎主外,主阳;寸口主里、主阴的法则,从两个方面互相参照来进行诊断,它比遍体诊法简单易行,可见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现在亦不予采用。
3.尺寸诊法
“尺寸诊法”是诊察寸口脉与指触寸口脉以下至尺泽一段皮肤温度相结合的一种诊脉方法。以此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如《灵枢·论疾诊尺篇》中曰:“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尺脉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㑊,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麤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热,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尺之而热者,亦寒热也。”《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曰:“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诊尺肤的同时,亦是视诊与触诊相结合的一种诊断方法,现在医者亦多不采用。
4.寸口诊法
因为上述几种诊脉法,在临床中使用很不方便,所以,历代医家一致采用寸口诊法,从而取代了其他古老诊脉方法,使寸口诊法成为中医脉法的中心。其优点是:准确性强,方便易行,可以测知全身各部的疾病。临床应用价值很高,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始于扁鹊,完善于晋代的王叔和。如《难经·第一难》中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於寸口也。”《难经·第二难》中又曰:“脉有尺寸,何谓也?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以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素问·五藏别论篇》中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寸口是指手腕的桡动脉,腕内廉上侧,有骨稍高,曰高骨。从鱼际至高骨的距离约有一寸,故名曰寸;从尺泽至高骨的距离约有一尺,故名曰尺;高骨介于尺寸之间,故名曰关。诊脉时医者先以中指接触高骨,是谓之关部,示指所接触之部位为寸部,无名指接触之部位为尺部,此即为寸、关、尺三部之诊法也。如李时珍在《濒湖脉学·四言举要》中曰:“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渭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可是,古时候诊脉,尚注重全身诊察法,不仅限于寸口,而是相互参照以定夺病情。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曰:“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近代医生诊脉单持寸口,而废弃全身诊察之法,可得知各脏器之虚实寒热,已成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并使“寸口诊法”逐渐得到完善,逐渐系统化,形成一套完整、独立的学科。
(二)寸口脉的定位方法
在独取寸口的诊法中,从古至今,仍然存在着一个寸、关、尺脏腑定位的分歧问题,一直未能得到统一。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萌发了有关寸、关、尺脉的脏腑所属定位法。《黄帝内经·素问》一书亦早已记载了这方面的论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候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此段经文中所谓:“上附上”,“中附中”,“尺内”者,即指寸、关、尺三部而言。日人丹波元简认为这节经文系指尺肤诊法,日本学者还有认为是指腹诊法等,这里就不多加以讨论了。
早在《难经》中已经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将左右两手寸、关、尺三部分别与脏腑十二经脉相互配合,并且两者配合排列有序,有条不紊,如《难经·第十八难》中曰:“脉有三部……”,《难经·第三难》中曰:“关之前者,阳之动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及尺寸较多,而提及关脉则相对较少,只重视脉的阴阳分配法,并没有重视到脉的脏腑分配法,直到西晋王叔和时才有了新的发挥,在他所著的《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中曰:“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足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同时又在《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中曰:“从鱼际至高骨(其骨自高),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可见,寸口诊脉法及其寸、关、尺三部脏腑分属的定位,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及《难经》,直至《脉经》,即有了比较具体的论述。以后,历代各医家提出很多有关寸口脉脏腑分属的不同说法,如唐代的孙思邈、元代的滑寿、明代的李中梓、李时珍、张介宾等,俱各有论。现将各医家寸、关、尺脏腑分属部位的不同方法简介如下(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左右手两寸部和两尺部的脏腑定位很不一致,而两关部的脏腑定位基本相同。一般认为下列表中脏腑的寸、关、尺三部的定位方法较为合理,现仍为中医临床广泛应用(表2)。
表1 历代各医家对寸、关、尺脏腑分属定位法
表2 寸、关、尺脏腑分属定位法
此定位法系根据李东垣法,歌曰:右肺大肠脾胃命,左心小肠肝胆肾。
上述寸、关、尺脏腑分属定位方法,虽然并无充分的理论根据,但中医历经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直至目前还无法解释。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此段描述胸痹从症状与脉象上看,寸脉所以沉迟,关脉之小而紧数,即是阳气失去它本来的职位,而阴气乘而代之。所以治宜辛温行阳,消散痰浊之法,对于治疗上焦阳虚,下焦阴盛的胸痹证是一张有效的方剂。
临证所见以数脉为例:如左寸为心,见数脉为君火亢盛;左关为肝胆,见弦数为肝胆积热;左尺候肾与膀胱,见数为膀胱温热;右寸候肺,见数为肺家热;右关候脾胃,见数为胃家有热;右尺候命门及下焦之疾,见数为命门火盛。当然,脏腑之病变不一定全部都会反应在寸口脉之上,所以临床不可过于拘泥,如周学霆在《三指禅》中所言甚好,应以“分而不分,不分而分”之原则为妥。又如清代黄宫绣的《脉理求真》中曰:“持脉之道,贵乎活泼,若拘泥不通,病难以测。姑以部位论之:如左寸心部也,其候在心与膻中;右寸肺部也,其候在肺与胸中;左关肝部也,其候在肝胆;右关脾部也,其候在脾胃;左尺肾部也,其候在肾部膀胱小肠;右尺三焦部也,其候在肾与三焦命门大肠;……头痛在上,本应寸见,而少阳阳明头痛,则又在于两关;太阳头痛,则又在于左尺,是痛在于上者,又不可以上拘矣。淋遗在下,本应尺求。而气虚不摄,则病偏在右寸;神衰不固,则病偏在左寸,是淋遗在下者,又不可以下拘矣。中气虚而吐泻作,则吐似在于寸,泻亦应在于尺;如何偏于关求以固脾胃。二气混而中道塞,则治应在两关;如何偏宜升清以从阳,苦降以求阴,则病在于上中下者,又不可尽以所见之部拘之矣,部位难拘如此。”以上论述很有参考价值,今摘录之,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