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周王室的盛衰
周代自武王克商,周公东征,完成全国统一的局面,到成康时代,已获得了半个多世纪的安定。周初的几位开国者,在个人品质方面,“务在节俭”,且能“勤恤民隐”,在“上下恤勤”地从事生产建设下,使经济生活起了重大的发展。这时的农业技术已达相当高度的水准,农民已经使用耜(见《诗经》的《载芟》、《良耜》、《大田》)、钱、镈、铚(具见《周颂·臣工》)等生产农具,这些农具虽不能断定是青铜制的或铁制的,但为金属制品已无疑义(4)。耒耜一类的农具用以深耕,钱镈一类的农具用以耘耨。《小雅·甫田》“或耘或耔,黍稷薿薿”中说的“耘”是除草,“耔”是壅本(毛传解)。从耘草和壅本(用土壅培农作物的根本)的技术中,可以看出当时农民还积累了使用肥料的经验。甚至,他们还可能懂得采用轮流休耕之法,以休养地力。《周颂·噫嘻》中的“噫嘻成王……十千维耦”已明白写出成王时大型人群的实行耦耕。“耦”是两人并耕,“耦耕”乃是两人合作的耕耘方法。二人运用二耜合作垦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成王时代已出现这万人耕作的大场面(“十千维耦”),可见当时物产的收获量是何等的可观。
有大批的农民在田官的监督下,为土地所有者的贵族从事生产。物质生活遂富裕了贵族,也侵蚀了他们。
成康之后为昭穆,昭穆统治的六十年间,西周由盛极而衰。昭王南巡溺死汉水,这事自然有损于周天子的声威;穆王远游各处,这显示出周室财富挥霍的一面。穆王大事游历之外,还发兵攻打外族,祭公谋父谏他不可“务武”,当“勤恤民隐而除其害”(《国语·周语》),但他听不进去。无益的征讨和大规模的远游,无疑是经济发展趋于奢靡的一种反映。《史记》指出穆王时“王道衰微”,虽然说得空洞,若从富裕的经济腐蚀着统治阶层的情形而言,未尝不是实况的概括性的描写。
穆王的玄孙厉王,一面启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为卿士(事见《国语·周语》),大肆搜刮民财,同时又用卫巫的监视来限制人民的言论,讲话不小心,随意批评的,都抓来杀掉。这个时代,周朝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暴虐,可说到达了顶点,国人不堪苛虐,终于起来造反把他赶落下台。周政权过渡到宣王,已是一蹶不振。宣王的“料民于太原”(《周语》),必是由于王畿内有大批居民逃亡,使统治者不得不企图用清查户口的办法来阻止农民的流失。周朝由宣王到幽王,更遭遇长期的旱灾和强烈的地震(事见《国语·周语》和《大雅·云汉》)。可是,幽王接位后,却仍然一面纵欲无度,一面“以虢石父为卿”而大肆榨取百姓(事见《史记·周本纪》),这更加速了西周政权的崩溃。
在周幽政权沦亡的前后,周朝的政治社会发生了长期的大变动。这大变动的种种情景,便反映在《诗经》的诗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