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心理学原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文版译序

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是德国心理学家,德籍犹太人。1890年9月出生于普鲁士的莫吉尔诺(今在波兰),先后求学于弗赖堡、慕尼黑、柏林等大学。1914年在柏林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除学习心理学之外,他还学习数学和物理学。1922年勒温任柏林大学讲师,1927年升任教授,1932年赴美国讲学,在斯坦福大学任教。1933年他定居美国,在康奈尔大学任教,1935年转任依阿华大学教授,1944年转至麻省理工学院,主持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的工作,并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学的访问教授。1947年2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牛顿维尔去世。

勒温的主要心理学专著,除了《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年)之外,还有《人格的动力理论》(1935年)、《心理力的表达和测量》(1938年)、《解决社会冲突》(1948年)、《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年)等。

一、勒温心理学体系与格式塔心理学

勒温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关系,一言以蔽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勒温划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成员。勒温和M.威特海默、W.苛勒、K.考夫卡等人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勒温曾经在柏林大学和这三位年长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一起工作,受到他们的熏陶,可以说,勒温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具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勒温以给苛勒的一封信作为本书的序言,并在信中感谢苛勒等人给他的影响,从中可见他与苛勒的密切关系。另外,同其他的心理学体系相比较而言,勒温心理学在倾向性上属于格式塔心理学。勒温同其他格式塔心理学家一样,也把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同时也采用场的理论。

另一方面,格式塔心理学偏重于知觉的研究,而勒温则从事于意志和需要的研究。勒温不仅从事实验的研究,而且积极从事理论的建设。他在本书序言中写道,他要尽力打破格式塔心理学家不互相攻击的神话,这就表明勒温决心致力于另创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新支派即拓扑心理学。例如,苛勒提出“强弱格式塔”的概念,勒温则提出“不同程度统一性的格式塔”的概念。又如,为了描述心理事实的动力属性,苛勒提出“脑域”的概念,而勒温则提出“生活空间”的概念,虽然两者的结构大致相仿,但是勒温认为,苛勒关于脑域内距离变化的结论,不符合实验研究的结果。再如,考夫卡提出“行为环境”的概念,而勒温则提出“心理环境”的概念。“行为环境”指个体当时所意识到的环境,而“心理环境”则并不限于个体看见和了解的环境,它还包括个体当时虽没有意识到、但却有“影响的”事实。勒温认为,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还不足以说明行为的全部事实。例如,在庭园里玩耍的幼儿的举止会随着母亲在家或外出而不同。人们不能假设母亲这个事实连续处于儿童意识里。

二、拓扑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勒温的心理学,也可称之为拓扑心理学。拓扑心理学的形成,既有与格式塔心理学共同的历史背景,又有其自身三方面的历史背景。

1.拓扑学的影响。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用非数量方式所表示的空间关系来研究空间变换。这种空间概念只涉及各种空间关系的次序,而同它们的方向、大小、形态、距离等无关。勒温认为,拓扑学这种形式可以完成拓扑心理学的任务,即用图形来描述心理生活空间,从而在任何特定的时刻,都能表明个体的一切可能有的目标和达到这些目标的所有道路。

2.向量学的影响。向量学是一门表述空间路线的定性几何学。由于拓扑学尚缺乏方向的概念,但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就其性质来说都是具有方向的。于是,勒温就采用向量学的向量分析,来陈述心理事件的动力关系及其方向。

3.操作主义的影响。勒温不是把目标作为物质物体,而是把它作为和个体行为有着联系的现象。因此他认为,把物质物体本身称为目标是不正确的,目标只是一种行为或一种状态,例如吃一个苹果或拥有一个物体。

三、拓扑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三个时代。勒温的研究开始于对科学的基本结构的分析,他认为科学要经历三个时代的演化:思辨的时代、描述的时代、结构的时代。亚里士多德科学代表第一时代,其特点是,进行大量思辨性的推理,并力图涉及所有自然现象;从单个概念或一些两分概念中推出包括一切的系统。描述时代的特点是,收集尽可能多的事实,并准确地描述事实;把推理降低到最小限度,力图按照一些抽象概念来对事实进行描述分类。伽利略科学代表第三时代,这是勒温在其中发展了他的体系的时代。他把发现规律、预测个案作为这个体系的目标,认为所有事件,包括那些仅仅发生一次的事件,都是有规律的,一个事件符合规律的经验证据不是必需的。因此勒温心理学是以个体为中心,而不是以一群个体的平均反应为中心。勒温认为,每一事件决定于当时情境的总体。为了预测特定个体的行为,除了认识心理学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必须认识个体在其中完成这种行为的具体情境的特殊性。

2.行为公式。勒温否定刺激反应公式,而提出B=f(PE)的行为公式。在这个公式里,B表示行为,f表示函数关系,P表示个体,E表示环境。该公式表明,行为随着个体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不同个体对于同一环境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体对于不同环境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甚至同一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对于同一环境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由此可见,行为是个体和环境的函数。

3.三类准事实。行为公式中的环境,不是指纯客观的环境,而是指心理环境。勒温把心理环境分为三类准事实:准物理的事实、准社会的事实、准概念的事实。所谓“准事实”,不是纯物理的、纯社会的、纯概念的事实,而是指个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客观现实中对个体有影响的那些事实。所以,准事实同客观现实往往因人因时而不相对应。例如,同一个物理环境,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心理环境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对于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条件下,心理环境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对个体当时实际发生影响的是准物理的事实,而不是客观的物理事实。又如,母亲以警察来吓唬不听话的孩子,孩子由于害怕警察而听从母亲,但是对于这个孩子实际发生影响的是在他头脑里的准社会的警察的权威,而不是警察对他所起的客观的社会的权威。再如,一个正在解决数学问题的个体,数学概念的客观系统同他在头脑里所运用的数学概念系统,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对他实际发生影响的是他的准概念的事实,而不是客观的概念的事实。

4.心理生活空间。在拓扑心理学中,心理场的思想常用“心理生活空间”的概念来陈述。勒温认为,科学心理学必须考虑整个情境,即个体和环境两者的状态,这就需要设法用共同术语把个体和环境描述为同一情境的两个组分。但是在心理学中,尚没有这样一个能够包含这两者的术语,而“情境”一词通常是指环境而言,所以勒温另提出“心理生活空间”这个术语,来表示确定个体在某一时刻的行为的全部事实。

心理生活空间的每一组分都同等于一个区域。因此,心理生活空间的每一个对象,例如个体所存在之处,所运动之处,或进行位移所通过之处,以及同时可区别出若干位置或组分的事物,或者较大整体中的组分事物,都必须被描述为一个区域。甚至个体本身以及整个生活空间,也必须被描述为一个区域。个体所处的区域,对于他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区域里产生一种行为,在那个区域里则可能产生另一种行为。例如,成人要儿童吃下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儿童在没有进入“真正进食”的区域之前,无论给他什么,他都会抗拒,但是一旦把食物放进他们嘴里,进入真正进食的区域之后,他就只好吞咽下去,因为吞下去便有自由;而如果吐出来,则又要同成人进行顶牛。

心理区域具有一定的边界。边界是多种多样的。花园的栅栏是边界;母亲对于儿童的不能单独走上大街的禁令,也是边界;加入某个俱乐部所举行的某种特殊仪式,也是边界。两个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边界地带。例如,一个儿童正在进餐,但是在饭后玩耍之前,他必须准备功课,那么准备功课就表现为边界地带的属性。

从一个区域运动到另一个区域称为位移。位移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儿童爬上凳子,拿到放在高处的食物,这是身体的位移;如果儿童爬不上凳子,就找妈妈帮忙取到,这是社会的位移;如果这也不可能,儿童还可以从想象中求取,这是思想上的位移。通过谈话去接近另一个体也是一种社会位移。

关于区域、边界和位移的关系,勒温举出一例:一个男青年的职业目标是要成为一名内科医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必须经过下列区域: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进入高等学校;进入医学院;实习;开业。每个区域都有其边界。这个青年对于高等学校,也许有着清晰的概念;医学院及以后的各个区域,可能是一个或多或少未分化的区域,他对此还没有清晰的概念。当他通过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就可对目标向前位移一步,当然,这是准社会的位移。入学考试可看作为两个区域之间的一个边界地带,他如果要从这个区域位移到另一区域,那就必须越过这个边界地带。如果他的入学考试不及格,他就没有向着目标朝前位移。那时入学考试就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于是年轻人也许会退回来,再去寻找一个新的目标。

位移在心理生活空间中要有相应的道路。例如,一个幼儿希望拿到放在圆形障碍物内的玩具,他的母亲在房间里。他想爬过障碍,但是屡试屡败,后来就奔向母亲要求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自己爬过障碍而得到玩具;另一条道路则是通过母亲帮助而得到玩具。

心理生活空间可以显示出不同的分化程度,而分化的程度则同认知过程例如个体的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勒温认为,儿童分化为组分区域的程度要低于成人。从婴儿期到成人期生活空间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智力落后儿童的分化程度要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

四、勒温的其他研究

勒温从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涉及许多方面。现择要再论述其中两方面的研究。

1.张力系统说和回忆实验。勒温假定在个体和他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就会引起一种张力,从而导致力图恢复平衡的移动。张力—移动—平衡的这种程序,类似于需要—活动—缓和。个体每当感到需要时,就会引起张力状态,而个体也总是为了恢复平衡或解除张力状态而活动。

勒温的这种张力系统说,引起了一系列的研究。1927年勒温指导博士研究生B.蔡加尼克完成了著名的回忆实验,这是检验张力系统说的第一次实验尝试。

这项回忆实验包括若干研究,在其中一个研究中,分配给被试20种简繁不一的任务,完成每次任务所需的时间大体相同。这些任务一分为二,半数任务允许被试完成,另半数任务则中途加以阻止,不让被试完成。允许完成和不允许完成的任务的出现次序则随机安排。然后,让被试回忆执行了些什么任务,包括已完成的任务和未完成的任务。实验假设是:(1)在被试接到一项要求完成的任务时,就会显示出一种张力系统;(2)如果完成了任务,张力就消失,平衡得以恢复;(3)如果在完成任务之前受到阻止,张力状态就会持续不变。结果发现,未完成任务的回忆量明显优于已完成任务的回忆量,平均约为两倍。

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因,又设计三种实验方式来处理任务:一种是允许完成,另一种是中途加以阻止不让完成,第三种是中途阻止后再允许完成。结果表明,中途阻止后再允许完成的任务的回忆量,与允许完成的任务的回忆量近乎相等,而中途加以阻止不让完成的任务的回忆量,却优于上述两者。

这些实验结果证实了实验假设。已完成任务的心理张力系统已经解除,因而回忆量较少;而未完成的任务所引起的心理张力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忆量较多。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蔡加尼克效应。后来的一些心理学家曾经重复过这类实验,大都证实这种效应的存在。

2.社会心理学和领袖实验。20世纪30年代末,勒温开始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勒温的社会心理学,也称为团体动力学,它的显著特点是以个体行为和团体行为的概念为主要内容。个体和他所处的环境形成心理场,团体和它所处的环境则形成社会场。社会行为既被看做发生于现存的社会实体,同时也被看做来自现存的社会实体。团体行为因此决定于特定时间内现存的整个场的情境。

1939年,勒温和利比特、怀特一起,共同进行领袖实验,研究不同社会气氛下的攻击行为和工作效果。这是社会心理学中一项经典性实验。他们以男孩为被试,分成3组,每组5人。每组分别由独裁型、放任型、民主型的成人领袖来领导。因此,这3组儿童的社会气氛截然不同。结果表明,在独裁型的儿童组里,除了个别代人受罪的孩子外,相对地都表现出有点攻击性;在民主型的儿童组里,成员之间少敌意多友谊。另外,民主型的儿童组工作效果最好,而独裁型的儿童组工作效果最差。勒温的这类研究开创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的重要领域。

1942年,勒温建立了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勒温继续进行一系列关于军事方面和工业方面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944年,勒温转至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建立团体动力学研究所。勒温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该面向社会实际问题,并且设法解决这些社会实际问题。勒温因此提出了行动研究法。

格式塔心理学自从1912年建立以来,一向偏重于知觉的研究。勒温对于意志和需要的研究,则填补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这个不足之处。勒温的拓扑心理学标新立异,对于行为的动力的研究,对于动力场的向量的分析,对于心理生活空间的拓扑陈述等,都有新颖的见解和成果,它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拓扑心理学片面强调主观因素的现实性及其影响,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它注意行为的横截面的分析,而忽视了行为的纵向的溯本穷源,也显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勒温的心理生活空间这个概念,考虑到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场的层次的变化,以及同实际生活的联系,确有可取之处。后来,托尔曼吸取了心理生活空间的概念,而另称之为行为空间,其实,行为空间只不过是经过行为主义观点改造的心理生活空间而已。

在勒温之前的社会心理学,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某些心理现象,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某些社会现象,而勒温的社会心理学则面向社会实际问题,并且试图以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因而为社会心理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形成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

此外,勒温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些设计和方法,也的确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勒温在1944年首创的行动研究法,50年代就进入了美国的教育科学研究领域。70年代以来,人们渐渐意识到这种研究方法的独到之处。1977年,日本教育心理学家大桥正夫甚至预言:也许可以说,行动研究法将会构成教育心理学研究法的主流。1992年,原国家教委将上海市青浦县(现青浦区)数学教学改革实验,定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并向全国推广。2010年青浦实验荣获全国首届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青浦实验的方法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在勒温的行动研究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筛选法”。

竺培梁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