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之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比才的死因之谜

提到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许多人并不熟悉,然而他的歌剧《卡门》却为更多的人熟知。常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人会经常听到雄壮、欢快激昂的《卡门》序曲,这是广播电台中播放次数最多的歌剧序曲。事实便是如此,《卡门》比它的作者的名声更响,它如今成为世界十大著名歌剧之一,自1875年3月3日在巴黎首演后,60年里先后被译成24种文字,在35个国家里盛演不衰,如今全世界的歌剧院都在上演它。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84年后,欧美出现了“卡门热”。这种热浪的原因,据萨拉说是歌剧《卡门》的版权到了1983年便无效了的缘故。但更重要的原因应是《卡门》已经深入人心,因为这出歌剧已经成为许多大歌剧院的保留剧目,甚至其主角卡门已经成为“神话般的人物”,这在欧洲已经是事实。

如前所述,提到比才,必得谈到他的《卡门》;这里说到《卡门》,就必须要说说比才。不太熟悉外国音乐的人们,也许对比才的评价并不十分高,实际上比才是世界少有的天才音乐家之一。他不到37岁便辞世,而且死得那么突然,人们对其死因至今都是众说纷纭,在解释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生平。

比才在1838年出生于巴黎附近的布吉伐尔,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那里度过,他的父亲是位声乐教师。比才4岁便开始学习音乐,9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当时的名家巴列维,师生的感情非常深,后来便娶了老师的女儿。1857年比才19岁那年,他获得了罗马大奖,然后到意大利继续进修,那时他的杰作《C大调交响曲》和轻歌剧《米拉克尔医生》已经问世了。比才的音乐才能像李斯特、莫扎特及舒伯特等一样,很早就已经显现出来,只是后来才被大众所认识。他的钢琴技巧和阅读复杂总谱的能力使李斯特感到非常震惊;大哲学家尼采称赞《卡门》的作者堪称“地中海艺术的太阳”;柴可夫斯基1880年给梅克夫人的信这样写道:“我深信,大约10年之后,《卡门》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一部歌剧……这部作品自始至终都是引人入胜、妙不可言。有许多强烈的和声、全新的组合,但这一切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比才是一位合乎时代要求而又怀有真正灵感的艺术家……”

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

乔治·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

10多年后,剧院演出的统计数字证实了这一预言。

然而当《卡门》在1875年3月3日首演后,演出就失败了;3个月后,它的作者在家乡意外地亡故,给后人留下了神秘的疑团。

关于比才的死亡,当时报纸所载的原因是他的心脏病突然发作了;音乐界也传闻他因《卡门》的失败而导致心脏病发作。

后来的医生们通过研究认为,1859年8月到10月,比才住在那不勒斯,在那里得了严重的喉病,导致自己终生未愈,在演出失败后因此病发作而猝死。这种喉病在当今也是癌症的一种。

对此种解释拿出更有力的证据的,是一位书写传记的作者,他从比才的同代人口述中得知下列“事实”:比才有个习惯,也就是亲自操持家务。他在临死前的一天清早,起床后穿了薄薄的浴衣便到厨房去和洗衣妇算清一周的洗衣费。当时虽然是6月份,但从近旁小河吹来的徐徐凉风使他着凉,突发的肺炎在两天内便夺去了他的生命。这种说法的旁证是比才一直就有肺病,而且是从其母亲那里传染来的,只是他的病情时轻时重,不被人们知道罢了,所以比才猝死完全是由于突发的器质性病变。

绝大多数人相信这种说法:比才猝死与《卡门》有着直接的关系。要知道《卡门》首演失败对作者影响非常大,看看它的失败情况便不难了解。1875年,巴黎还没有从巴黎公社引起的“混乱和恐怖状态”里恢复过来,这部“叛逆”的歌剧的上演,便使巴黎上层社会的思想秩序大乱。因为歌剧一反过去千篇一律的以骑士、小姐为主角的格式,而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下层人物的真实形象——女工、士兵和走私贩的生活。这里强盗、走私贩被描绘成英勇者(听听其组曲中《走私贩进行曲》便知),卡门这个“恶魔般的、只会勾引男人的美丽而邪恶的化身”反被颂扬。剧中歌词的大胆引起上流社会的不安,《卡门》中散发着“硫黄的火药气味,充满着犯罪恶习”,这是一部“伤风败俗的、现实主义的,至少也是不道德的”作品。这是当时社会一般的评价,至少上层社会这样认为。这对于生活在这个社会并力图使自己的作品受到它的赞誉的比才来说,无疑是惨败了。

1995年长安大剧院演出的《卡门》剧照

比才的《卡门》戏剧招贴画

当时首演失败也有“客观或偶然的”因素:首演头晚排练时,人们仍然吵嚷不休,指挥迪洛克勒当时悲观丧气,毫无顾忌地宣称:“这些音乐就像交趾支那(法属殖民地,位于越南南部、柬埔寨之东南方)一样,我一点也不了解!”乐队的伴奏一直在捣乱,演出时鼓手的“失误”,演员们“发挥不出来”,甚至还抽起烟来。这使比才大为伤心。

在比才一系列作品遭受到失败后,这部他寄予了厚望的《卡门》的失败使他悲观失望,据说整个晚上他像幽灵一样游荡在巴黎的街头,加上他平时积劳成疾,身体本已经有病,如果他真有心脏病或者喉肿之类的疾病,突然致死的原因也许是心力衰竭或喉肿突发性溃烂。但若没有《卡门》首演失败这一悲剧,没有伤心地彻夜游荡,比才会不会几天之内猝死呢?相反,如果演出大获成功,情形又将如何呢?

他的猝死的原因有很多,最后一种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里还有一件事情不能忽视:在比才死亡的当天晚上,有一人已经预感到巨大不幸的预兆:《卡门》的演员的加琳-玛琳夫人,在三重唱中觉察出凶兆而大为悲恸,她的心脏一直都在剧跳,感到巨大的悲痛在空中旋转,她极力抑制自己的情绪,坚持演完,在退场的一刹那间,她昏倒了。当她苏醒后,仍感到比才的死亡凶兆在徘徊,次日早晨,她便听说比才在那晚已经辞世了,这种情况被认为是真实的记述。果真如此,也许可用心理感应或人体生理的特异功能去解释,否则这又将成为一个供心理学家们研究的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