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晚自习的“交响乐”
1
九月的雨总是不期而至,在数学课间悄然降临,向认真听课的我们发出了阵阵“袭击”。我凝视着窗外翻腾的雨幕,陈宇则用圆规尖在课桌上描绘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圈——这早已成为他解压的独特习惯,课后他总会细心地将这些痕迹抹去。他的校服第二颗纽扣松了线,随着他专注记笔记的动作微微颤动,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未尽的故事。
单项式定义是……“数学老师的声音被雷声截断。“轰隆隆——”雷声越来越大,打断了我一闪而过的解题思路。我吮吸着黑笔,正苦思冥想,眉头也情不自禁地抬了起来。应该是陈宇注意到我了,他突然将一张纸条塞进我手里,说:“试试构造三次项,这样加、这样减,然后三次项就抵消了。“我打开这张纸条看了看,上面是详细的解答过程,于是恍然大悟,暗中佩服陈宇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这时,三块粉笔头精准地飞向教室,第一块轻轻擦过陈宇的发梢,留下淡淡的白色粉末;第二块则准确无误地落在了我正在擦拭的笔记本上,发出轻微的“啪”声,几片粉笔屑散落在桌面上;最后一块则击中了后面同学的桌子,引起一阵轻微的震动和几声惊呼。原来,数学老师早已注意到我和陈宇在课堂上窃窃私语,于是他用粉笔作为无声的警告,巧妙地提醒了我们。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数学老师才严厉地对我们说:“陈睿、陈宇,不要在我的课上讲话,想讲话下课再讲。不要让我提醒第二遍!”
我看到了苏然在专心地记笔记,他扶眼镜时,我看见他睫毛上沾着细碎的彩虹——那是教室窗户折射的阳光,透过玻璃,形成斑斓的光斑,洒在他的笔记本上,映出淡淡的金色光芒。
我凝望着窗外那无垠的蓝天,洁白的云朵如同轻盈的棉花糖,在空中悠然飘荡。偶尔,几只鸟儿划过天际,留下悠长而清脆的鸣叫声。阳光穿透云层,洒下温暖的光辉,使整个天空显得格外明亮与宁静,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与安宁。来到了新的学校,我觉得什么都是新的,连天空上的蓝天白云也是。
第二周的晚自习,简直是一首首变奏曲,每天晚上都这样。因为开学后,老师们处理的事情就比第一周多很多了,特别是班主任,于是在晚自习时偶尔会出去一下,在我们看来这是最好的时机。
2
我们吃完晚饭,回到教室,然后还有长达四十分钟的晚课,在晚课与晚自习之间的休息间隔,我们就像闹市一样吵闹,有向其他同学请教题目的,有一起在教室里追逐打闹的,还有在座位上安静学习的。
我特别注意到苏然始终坐在座位上,仿佛被胶水粘住一般,低着头不说话,眉宇间透露出专注的神情,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声响,与我做作业时的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截然不同。
当老师踏入教室,那原本如同喧闹集市的氛围瞬间被按下了“暂停键”。同学们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迅速各归各位,正襟危坐,眼神专注地投向书本和作业,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此刻,大家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或是攻克数学难题,眉头紧皱,随后又因解出答案而露出欣喜的笑容;或是默读语文佳篇,舒缓自在,沉浸在文字的魅力里;亦或是背诵英语单词,小声嘟囔,试图将它们牢牢锁在记忆中。
老师在讲台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们,偶尔轻轻踱步,那沉稳的脚步声仿佛是这首“安静乐章”里的微妙音符,维持着这份宁静而有序的学习氛围。
可一旦老师走出教室,就如同吹响了“解放”的号角。起初,还是隐隐约约的小声交谈,几个相邻的同学凑在一起,分享着白天课堂上的趣事,或是交流着作业中的小困惑,笑声如同涟漪般在教室里渐渐荡漾开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声音愈发响亮,下座位走动的同学也多了起来。有的前桌转身和后桌讨论起了新出的漫画情节,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有的则拿着作业本,穿梭于座位之间,向学霸们请教问题,那急切又好奇的模样甚是可爱;还有的一群同学围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最近班级里的八卦新闻,比如谁和谁最近走得特别近,或是谁因为调皮而被抓,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整个教室变得热闹非凡,仿佛一个充满活力的蜂巢。
3
起初,邓梦涵——我们的班长,她戴着眼镜,有长长的头发,高高的鼻梁,有些严肃,她在管理纪律中做得相当出色,也受到同学们的拥护。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邓梦涵不仅在学业上名列前茅,而且在班级活动中总是积极参与,是老师和同学们信赖的对象。这一晚,她在认真地维持纪律,大声提醒某位同学不要讲话,班长的提醒渐渐失去作用了,反正就是越管越乱。面对这种情况,邓梦涵并没有放弃,而是冷静下来,开始拿出自己的本子,开始记不守纪律同学的名字。
然而,当老师的身影像闪电一样再次出现在教室门口时,神奇的一幕瞬间上演。同学们就像听到了紧急集合的哨声,刹那间,说话声戛然而止,走动的身影也立刻凝固。大家以最快的速度回归座位,拿起书本,装作一副专心致志学习的样子,只不过那尚未完全褪去的笑容,和略显慌乱的眼神,还隐隐透露出刚刚的欢闹气息。
教室又迅速恢复了之前的安静,只留下老师略带笑意的目光扫过一圈,似乎早已习惯了我们这群小演员的“表演”——听老师说,带的上一届七年级也是像我们这样好动活泼。老师微笑着说道:“你们的热情总是让我感到欣慰,但也要记得在课堂上保持专注,不要热情过头了。”
邓梦涵急匆匆地把本子双手递给了老师,老师接过本子,仔细看了看,然后温和地说:“做得很好,邓梦涵。”接着,老师让名单里的同学站了起来。不过有的老师比较松,细致地叮咛一下就好了;有的老师比较严,直接用棍子打手心。
不过因为我很听话,因此老师们找我相对来说比较少。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老师通常会更多地关注那些行为较为活跃或者成绩波动较大的学生。由于我一直遵守校规,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专注和安静,所以老师们很少需要特别关注我。这种情况下,我也能够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保持稳定的成绩。
4
月考放榜日,我考得还可以,班级排名前十五。李悦拽着我冲进旧书库,当书库内霉味扑面而来时,她踮脚抽出本《代数奇游记》,书页间滑落的银杏书签带着淡淡叶脉香气。“第137页有惊喜!”她眨眼消失在书架阴影里。
李悦从门口又进来,发梢挂着雨珠,手里举着两片枫叶形状的便签。“下周市图书馆有数学建模展……”她话没说完,窗外惊雷炸响,我们贴着潮湿的墙壁听雨声轰鸣。
后来我在137页发现褪色的玫瑰标本,花瓣边缘微微卷曲,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旁边空白处有用三种颜色墨水写的合并同类项公式,红色的“x”,蓝色的“y”,绿色的“z”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抽象的艺术作品。李悦画的卡通代数式小人抱着计算器,眼睛眨巴眨巴的,嘴角带着她总也止不住的活泼笑意,仿佛在向我展示数学的乐趣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