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八纲辨证全解读:健康的精准判断
中医在诊治疾病时,要严格遵守辨证论治这一原则。辨证的具体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多种,其中最为基础的当属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具体包括表里辨证、虚实辨证、寒热辨证和阴阳辨证。
一、表里辨证
辨别病变所在部位的两个纲领称为表里。病位浅的叫作表证,病位深的叫作里证。
表证:是指六淫、疫疠等病邪,从皮毛或口鼻进入机体,引发以恶寒为主的初期症侯。
里证:是指病变部位在较深的体内,表现为脏腑、气血、骨髓上的症候。
二、虚实辨证
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就是虚实,实证主要指邪气旺盛,虚证主要指正气虚弱。
虚证:是指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等正气亏虚,邪气不著表现出来的症候,主要为不足和衰退症状。
实证:是指人邪气旺盛或病邪旺盛,同时正气也不虚所表现出来的症候。

三、寒热辨证
寒热是对疾病性质进行辨别的纲领。
寒证:是指感受阴寒之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或冷或凉的症候。
热证:是指感受火热之邪,人体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症候。
四、阴阳辨证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是对疾病属性进行辨别的纲领。
阴证:表现为衰退、晦暗等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表现向内、向下的症候,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等,均为阴证。
阳证:表现为躁动、亢奋等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表现向外、向上的症候,或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等,均为阳证。
中医学的核心是用方先辨证,这是开启中医大门的神奇钥匙。中医面对的病症错综复杂,同一种症状可能由不同的病因导致,如果不辨证就盲目用药,疾病难治愈不说,还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用方先辨证,要求医者采用传统的中医诊治方法——望、闻、问、切四诊今参,收集患者多方面的症状信息,综合分析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状态,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发展趋势,进而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真正实现药到病除。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让中医在实践中发挥最大效用,免去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