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章 效仿武穆
张掌柜叹息道:“前几日还是听说东虏犯边,本以为我朝官兵可御敌于外,没料到沈阳卫竟失。”
这东虏猖獗至此,不仅让许多来往关外的生意没法继续操持,而且又要多不少从辽东逃窜而来的难民。
掌柜也没有多说,毕竟包厢内几人虽然都没有官职,但身份却是非富即贵,于是告罪一声,便匆匆离去。
只有那道鹿尾儿羹还在桌子上冒着热气,不过大家感觉氛围压抑沉闷,都没有再吃。
沈阳卫失守之事,众人早已知晓,但是听到有人亲身谈及,还是难免会心生几分天下兴亡的忧虑。
冯紫英此时看氛围不对,便强打精神,笑道:“大家也别过于忧心,天下事多,也不是事事不可挽回,如今圣天子在位,纲纪整肃,只要假以时日,陛下圣心决断,定会转危为安,重起振兴伟业。”
冷家兄弟闻言,也连忙附和称是,贾芸不懂军国大事,只是默默布菜。
但贾瑞却是淡淡一笑,把话题却是引到了军事上,问道:
“紫英兄,我祖上也是军功起家,若是我想效仿班定远,行投笔从戎之举,敢问紫英兄可否指点一二。”
此话一说,众人脸色倏忽一变,贾瑞怎么突然说起班定远。
冯紫英也是微微一愣,但还是耐心回答贾瑞的问询,道:“国朝制度森严,兵将分途,普通军士,一般出自世袭军户,或者是充军压配的罪犯,或者是边境招募的武人。”
“普通军士虽说太宗时定下了军功授爵的旧制,凭借敌人首级由兵至将,但战场无眼,且近来战事艰难,想靠此出人头地,难如登天。”
说到此处,冯紫英感慨道:“我等勋贵子弟,就是走这大头兵的道路,也没什么意思,一般来说若是将门或者勋族子弟,父祖多有人脉,那便可由父祖或者家中旧相识举荐,进入行伍中,从这基层武官做起。
经历战事磨砺,由父辈扶持,再慢慢崭露头角。
说到这里,紫英笑说:“小弟不久后便要调入御林军,做一把总,若论品职,相当于九品武官。”
“天祥兄若是想入伍报国施展抱负,或许可以找你府上老爷,看他能否通过人脉关系举荐,只不过我朝文重武贱,天祥兄何必舍文就武?”
听到冯紫英这番介绍,贾瑞心中倒是有了计较。
大周的制度放在这个时代倒也合理,只不过还是对普通军士不够优厚,不过也没办法,毕竟时代局限性在这,贾瑞也不会强求变革。
至于贾府找人举荐,贾瑞也倒是可以尝试为之。
但贾府这些人就是庸碌之辈,他们举荐的职位,想来不会多好,到时候还会被人认为攀附权贵,跟这些人牵扯太多。
不如还是走夏先生的路。
他不再提这个参军之事,且先把国子监的学业读着,日后再看机会。
随即贾瑞转换话题,又谈起了诗词歌赋,一行人兴致渐起,喝酒谈笑,暂时不提辽东战事。
酒足饭饱,却觉得意犹未尽,冯紫英提议五人可以去戏园子,看看新近歌伶的精彩演出。
看来紫英虽然玲珑剔透,但说到底还是二十左右的青年,正是爱玩,爱热闹的年纪,忍不住让新结识的朋友去一同消遣。
戏园子相当于后世的电影院,常有戏班在那里演出与献艺。
贾瑞也没有婉拒盛情,便跟着众人前往,不过在路过一家书肆店事,贾瑞却停了下来,饶有兴趣打量着外面一排书摊。
这是卖话本小说的店,外面摆着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唐全传,东周列国志。
多是演义性质的历史小说,有不少贾瑞都看过。
不过他在这里翻找书籍,却没找到自己想要买的那个。
冯紫英看到贾瑞驻足不前,好奇道:“贾兄这是找寻何物。”
“我想找一本说岳全传看看,现在东事紧急,女真犯境,让人想起当年宋金之事,我想看武穆王的英雄事迹,以做激励借鉴。”
原来贾瑞是想买一本说岳全传,这本书艺术水平不高,但故事情节还行,在演义小说算中上作品。
贾瑞想后面去国子监读书,可以就岳飞事迹写一些针砭时弊文章,也算是以文扬名。
不过贾瑞一说,在场几人都是面面相觑,冯紫英惊讶道:“小弟爱读话本小说,但印象却从无此书。”
冷子云是书画店商人,接口道:“贾公子,我印象中岳将军的故事,还没有被人写作完整的演义小说。”
此话一说,贾瑞有些惊讶。
不过随后,某个念头便在他心中流转。
这是一个机会,既然现在没有,那如若我写,便是首创之功。
岳飞是贾瑞极为熟悉的历史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写部演义小说,对贾瑞而言,只是顺手为之之事。
而且文人写史,也能从中展示自己的才学见解,算是崭露头角的好方略。
贾瑞本来没打算做文抄公,但是如今机会摆在眼前,不做倒也可惜。
“两位冷兄,我有个计划,你们是行家里手,可以听我详言。”
贾瑞谈起自己的写作构思,还随口就说了几段自己的开头构思。
果然引人入胜,其他人都是听得入迷,被贾瑞的作品深深吸引。
冯紫英更是激动兴奋道:
“贾兄这个故事好精彩,我们行伍之人,最佩服岳老爷的精忠报国。
而且当年岳老爷杀的是金兵,我们则是抗击东虏,都是塞外东胡,这书若能问世,定能大行于世,引得多少有为青年投笔从戎。
冷子云是商人,此时也意识到这是难得机会,道:
“贾公子,你这大作若是完成,后面一系列刊印发行,便由我来负责,我可以给你提供最优厚价格。”
“那就麻烦冷兄支持了,我便不去戏园子,大家请便自去消遣,我想先回去整理思路潜心创作。”
贾瑞拱手作别,其他人也忙道,急,日后再相聚便是,还是贾兄的大作重要。
四个人前呼后拥送着贾瑞回家。
随后冷家兄弟和冯紫英先后告辞,只有贾芸住在左近,倒是跟着贾瑞继续说笑。
不过当贾瑞走进熟悉的自家小院时,却看到一清秀女孩,正专注凝神,用蒲扇细心扇着药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