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动物大百科:哺乳动物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解剖结构

大部分肉食动物的特点都是为了它们的捕猎习惯而服务的。为了生存,特殊的利齿,灵敏的行动,异常敏感的感官,强而有力的骨骼、关节与肌肉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技能都通过发达的大脑协调,使它们能够规划策略。利用这些技能,无论是独居动物,还是群居动物,完成突然袭击都是轻而易举的。

擅于捕猎的大脑

几乎所有肉食动物都有锋利的牙齿,以便完成捕杀,并撕裂猎物的皮、肉和内脏。这些行为依靠的是大脑的指挥,以及部分骨骼和肌肉结构的协调。它们的下颚骨会通过颞肌与咬肌来完成啃咬动作。当它们嘴巴张开的时候,颞肌会收缩,牙齿可刺穿猎物皮肤;而嘴巴闭合的时候,咬肌会活动起来,裂齿会开始啃咬肉类。

肉食动物的感官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有肉食动物,无论体形大小,都必须通过敏感的嗅觉、视觉与听觉来完成捕猎。例如小巢鼬(Galictis cuja)总是伺机捕食,在捕猎过程中,为了猛扑向难以捉摸的猎物,如啮齿类动物、蛇、青蛙与鸟类等,它们可是把所有感官都用上了。

猫型亚目动物具有多样的进食习惯。例如鬣狗科下面有两个物种,皆是捕猎能手,其中一种主吃腐肉,而另外一种只吃白蚁。在其他动物科目中,有些动物并不只吃肉类。例如草肉兼食的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有着惊人的长舌头,长达 25 厘米。它们喜欢吃蜂蜜、白蚁以及任何岩石或树洞里找到的食物,尤其是幼虫。

擅于捕猎的骨骼

肉食动物行动敏捷且迅速,在它们的骨骼结构里可以找到解剖学的解释。如猎豹在行走的过程中,柔韧的脊椎骨会弯曲起来,这使得它们的行动更加有力。尽管它们的四肢很长,但为了适应提速的需求,在进化过程中有些骨头会变得比较短小,就像它们的锁骨,正是因为其短小,使得它们的前肢在奔跑时可达到最大速度。其他部位的骨头是合并在一起的,例如腕骨。所有肉食动物的前肢都有 4 个脚趾,而在后肢上有 5个脚趾。大部分肉食动物都通过脚趾来行走,但是有些科目的动物却是脚掌着地行走的,例如熊科。当熊快速行走的时候,它的下肢脚趾抓地,上肢脚趾可抓住猎物。

阴茎骨

肉食动物的阴茎骨位于交配器官的海绵体上。当阴茎并不是完全直立的时候,阴茎骨的存在可使动物完成交配。有些猫科动物的阴茎骨有所缩小是由雌性动物选择的结果造成的;阴茎骨的缩小或缺失减小了其在阴道腔扭伤的概率。

防御

臭鼬(Mephitis mephitis)通过肛门腺释放出强烈气味,其恶臭程度足以吓跑它们的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