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兴亡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周庄王姬佗周釐王姬胡齐

周庄王姬佗一生有着诸多重要的功绩和经历了不少重大事件,以下是对其的详细阐述:

###继承王位与早期局势

公元前697年,周桓王去世,姬佗继位成为周庄王。当时的东周王室已经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崛起,天下局势错综复杂。周庄王接手的是一个面临诸多挑战的局面,但他依然决心在这艰难的局势中努力维护周王室的尊严与地位。

###平定王子克之乱

周庄王继位后不久,便遭遇了其弟王子克之乱。王子克受到周桓王的宠爱,且周桓王临终前将他嘱托给周公黑肩。公元前694年,周公黑肩打算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为君。然而,周朝大夫辛伯劝谏周公黑肩无果后,将此阴谋报告给了周庄王。周庄王在辛伯的帮助下,果断杀死周公黑肩,王子克见事情败露,逃亡到南燕国,这场内乱得以平定,稳定了东周初期的局势,避免了因王位争夺可能导致的更大混乱,彰显了周庄王的政治智慧与果敢。

###与齐国联姻

公元前693年,周庄王为了加强与诸侯的联系,巩固周王室的地位,决定与齐国联姻,将妹妹周王姬嫁给齐国国君齐襄公。他让鲁国国君鲁桓公作媒,并派遣单伯先将周王姬护送到鲁国,同年冬天,又派大臣荣叔到鲁国赏赐鲁桓公,以促成这桩联姻。通过与齐国的联姻,周庄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周王室在诸侯中的影响力,借助齐国的势力来制衡其他诸侯国,为东周王室赢得了一定的支持。

###出兵救援卫国

公元前689年冬天,鲁国联合齐国、宋国、陈国、蔡国攻打卫国。周庄王出于维护周王室的权威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平衡,出兵救援卫国。这一举动显示了周庄王作为东周君主,在诸侯纷争中努力发挥调解和制衡的作用,尽管周王室的实力已大不如前,但他依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周王朝在诸侯中的宗主地位,避免某一诸侯国过于强大而对周王室构成更大的威胁。

###晚年立嗣问题与子颓之乱

周庄王晚年很爱少子颓,想立颓为太子,但最终未能成功。他的这一想法引发了王室内部的潜在矛盾,导致他死后不久便发生了“子颓之乱”。这场内乱再次使得东周王室陷入动荡之中,削弱了周王室的实力和影响力,也为后续东周的进一步衰落埋下了伏笔。

周庄王姬佗在位期间,尽管面临着王室衰微的困境,但他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周王室的尊严和地位,其平定内乱、与诸侯联姻以及出兵救援等行动,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君主在复杂局势下的政治智慧和统治能力。然而,他晚年的立嗣问题也为东周王室带来了新的危机,使得东周的发展在其死后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周釐王姬胡齐,作为东周第四代君王,虽在位仅五年,但在周朝历史上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一生经历了诸多重大事件,也有着一定的功绩。

###继承王位

姬胡齐是周庄王姬佗的长子,周庄王虽偏爱姚姬所生的小儿子姬颓,但按照宗法制中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姬胡齐最终得以继承王位。公元前682年,周庄王去世,姬胡齐即位,是为周釐王,亦称周僖王。

###齐桓称霸与尊王攘夷

周釐王在位期间,正值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风云时代。齐国在齐桓公小白与管仲的治理下,国富兵强。齐桓公为了实现称霸的野心,接受了管仲“尊王攘夷”的建议,决定借助周天子的名义来号令诸侯。

公元前681年,即周釐王元年,齐桓公派使臣向周釐王朝贺,表达对周天子的尊重。周釐王见齐国如此恭敬,心中大悦,立即将召集诸侯承认宋桓公为国君一事委托给齐桓公处理。齐桓公借此机会,在齐国的北杏大会诸侯,成为诸侯盟主,开启了春秋时期诸侯主盟会的先河。周釐王通过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表面尊严,也使得齐国在名义上成为了周朝的藩属,为其他诸侯树立了一个尊王的榜样。同时,这一举动也使得周釐王在诸侯中获得了一定的威望,为其统治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齐国多次以周天子的名义组织诸侯联军,抵御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攻掠,维护了中原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例如,公元前664年,山戎入侵燕国,齐桓公在得到周釐王的支持后,亲率大军北伐山戎,拯救了燕国。这一系列行动不仅彰显了齐国的实力,也间接提高了周釐王作为周天子的地位,让其他诸侯在一定程度上不敢轻易忽视周王室的存在。

###册封晋武公

公元前678年,周釐王四年,曲沃武公攻杀晋侯缗,兼并了晋国土地,并将其宝器贿赂周釐王。周釐王收受礼物后,正式册封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武公。这一册封行为,在晋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晋国长达数十年的内乱结束,曲沃一支最终取代了原来的晋国大宗,成为晋国的合法统治者。对于周釐王而言,通过册封晋武公,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晋国的影响力,巩固了周王室与晋国之间的关系,使得晋国在名义上仍然服从于周王室的统治,维护了周王室在诸侯中的权威。

###政治与军事行动

-**联军伐宋**:周釐王二年(公元前680年)夏天,周釐王命大夫单伯会同齐、卫、郑三国之君讨伐宋国。此次联军伐宋的原因是宋国违背了此前诸侯间的盟约。周釐王通过此举,展示了周天子对诸侯的约束能力,维护了周朝的礼制和盟约的严肃性。在联军的压力下,宋桓公请求讲和,三国之师才从宋郊撤回。

-**虢国争端**:据《史记》记载,公元前678年,晋国攻杀了夷邑大夫诡诸,执政大臣周公忌父逃奔虢国。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周王室与晋国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也显示出周釐王在位期间,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和内部纷争日益激烈,周王室逐渐陷入了诸侯纷争的漩涡之中,难以有效地维持天下的秩序。

###文化与经济影响

-**文化交流**:周釐王时期,虽然周王室的政治权力有所衰落,但在文化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周釐王的朝廷成为了各国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例如,鲁国的孔子曾多次到周王室学习周礼,这不仅促进了鲁国文化的发展,也使得周王室的文化传统得以在其他诸侯国中传播和发扬,对于维护周朝的文化统一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经济发展**:在经济方面,周釐王时期,随着铁器的逐渐普及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各诸侯国的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周王室虽然直接控制的土地和人口有限,但由于其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例如,周釐王曾允许郑国商人在周王室的领地内进行贸易活动,这促进了郑国商业的繁荣,同时也为周王室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此外,周釐王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了周王室领地内的粮食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周王室的经济实力。

###历史评价与影响

周釐王姬胡齐在位期间,虽然努力维持着周王室的尊严和地位,但无奈时代的潮流已不可阻挡,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周王室的衰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他在承认齐桓公霸主地位、册封晋武公等事件中所表现出的政治智慧,以及在维护周朝礼制和文化传统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仍然值得肯定。

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评价姬胡齐:“僖王自即位以来,变文武之制,作玄黄华丽之饰。宫室峻而奢侈,故孔子讥焉。”从侧面反映出周釐王在位期间可能存在着生活奢侈、耗费国力的情况。但总体而言,周釐王的一生是在周朝衰落的大背景下努力挣扎的一生,他的功绩和重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和周朝走向衰落的历史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