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元宵初遇
大周京城,元宵佳节。
暮色刚刚降临,整座城池已经沉浸在一片灯海之中。从皇宫正阳门到城南天街,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街市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沈府西侧小门“吱呀“一声轻响,一个身着靛青色长袍的“少年“蹑手蹑脚地溜了出来。“他“回头看了眼高墙内的宅院,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意。
“总算出来了!“沈瑜拍了拍胸口,长舒一口气。她将束发的带子又紧了紧,确保自己的女儿身不会轻易暴露。父亲若是知道她又一次女扮男装偷溜出府,怕是又要罚她抄写《女诫》了。
但今夜是元宵佳节啊!一年之中,唯有这几日闺阁女子可以名正言顺地出门赏灯。偏偏父亲以近日京城治安不佳为由,不许她出门。沈瑜怎甘心错过这一年一度的盛事?
“公子,这边走。“丫鬟翠儿紧张地跟在后面,不时回头张望。
“嘘——叫我沈公子。“沈瑜压低声音纠正,随即挺直腰板,学着兄长平日里的模样,大步流星地向主街走去。
转过两条巷子,喧闹声骤然增大。沈瑜眼前一亮——整条天街宛若白昼,各式花灯高悬,流光溢彩。龙灯蜿蜒盘旋,莲花灯含苞待放,走马灯上绘着才子佳人的故事,在烛光映照下栩栩如生。
“翠儿,快看那个!“沈瑜兴奋地指着一盏三层楼高的鳌山灯,上面亭台楼阁俱全,还有小人在走动,精巧绝伦。
主仆二人随着人流缓缓前行,不时在灯谜前驻足。沈瑜自幼饱读诗书,这些灯谜自然难不倒她。不一会儿,翠儿怀里就抱满了赢来的彩头——几方绣帕、一支银簪,还有一包桂花糖。
“这位公子好才学。“一个卖灯笼的老者笑眯眯地递过一盏兔子灯,“这盏灯送给公子,算是老朽一点心意。“
沈瑜正要道谢,余光却瞥见人群中一只鬼祟的手正伸向一位老妇人的荷包。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哎呀!“沈瑜装作脚下一滑,整个人向那小偷方向倒去。小偷猝不及防被撞了个趔趄,到手的荷包也掉在了地上。
“你这人怎么走路的!“小偷恼羞成怒,一把揪住沈瑜的衣领。
沈瑜不慌不忙,指了指地上的荷包:“这位兄台,你的东西掉了。“
老妇人闻声回头,顿时惊呼:“我的荷包!“周围人群立刻明白过来,几个壮汉上前将小偷团团围住。
混乱中,沈瑜悄悄退出人群,却不期然撞进一个坚实的胸膛。
“公子见义勇为,令人钦佩。“低沉的男声在头顶响起。
沈瑜抬头,对上一双如墨般深邃的眼睛。男子约莫二十三四岁年纪,一身月白色锦袍,腰间悬着一枚质地温润的玉佩,面容俊朗却不失威严。他比沈瑜高了将近一个头,此刻正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不过是举手之劳。“沈瑜后退半步,拱手行礼,刻意压低了嗓音。
男子目光在她耳垂上停留了一瞬,那里有一个明显的耳洞。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并未点破,只道:“在下姓黄,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在下...沈玉。“沈瑜随口编了个名字。
“沈公子可有兴趣同去猜灯谜?听闻前面搭了擂台,胜者可得一盏西域进宫的琉璃灯。“
沈瑜本就想去看那灯谜擂台,此刻有人相邀,正中下怀。两人并肩而行,翠儿识趣地跟在后面,不时偷瞄这位气度不凡的“黄公子“。
擂台设在一处宽敞的广场上,四周挂满了五彩灯笼,中央高台上摆放着一盏晶莹剔透的琉璃宫灯,在灯火映照下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台上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正在出题:“'四面都是山,山山皆相连',打一字。“
台下众人议论纷纷,沈瑜略一思索,轻声道:“田字。“
黄公子挑眉看她:“沈公子如何得知?“
“四面都是山,即'田'字四周都是'山'字边。“沈瑜解释道。
黄公子眼中赞赏之色更浓。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竟将老者出的十道谜题全部解开。老者捋须大笑:“两位公子才思敏捷,老朽佩服。只是这琉璃灯只有一盏,该如何分配?“
黄公子看向沈瑜:“沈公子先请。“
沈瑜却摇头:“黄公子学识渊博,在下佩服,这灯理应归你所有。“
“不如这样,“黄公子提议,“让老丈再出一题,谁先答出,灯就归谁,如何?“
沈瑜欣然应允。老者思索片刻,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打一物事。“
沈瑜眼前一亮,刚要开口,却听黄公子已道:“锁。“
“妙哉!“老者拍手称赞,“正是'锁'字!黄公子博闻强记,这盏琉璃灯归您了。“
黄公子接过那盏精美的宫灯,却转身递向沈瑜:“宝剑赠英雄,明珠配佳人。这灯...还是送给沈公子吧。“
沈瑜心头一跳,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用了“佳人“二字。正迟疑间,忽听天空一声巨响,随即一片惊呼——不远处一盏巨大的孔明灯失了火,正歪歪斜斜地向人群坠来!
“小心!“黄公子一把揽住沈瑜的腰,迅速向旁边闪去。燃烧的灯笼擦着他们的衣角落下,砸在地上溅起一片火星。
沈瑜惊魂未定,发现自己整个人都被圈在黄公子怀中。两人距离近得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沉香气味,混合着一丝清冽的雪松气息,莫名令人安心。
“多谢黄公子相救。“沈瑜慌忙站直身子,脸颊发烫。
黄公子松开手,目光却未离开她的脸:“沈公子没事就好。“
四目相对,沈瑜只觉得那双眼睛深不见底,仿佛能看透她的伪装。她心跳加速,一时竟忘了言语。
“公子!公子你没事吧?“翠儿挤过人群,焦急地拉住沈瑜的袖子。
沈瑜这才回过神来:“没事,多亏了黄公子。“她转头欲再道谢,却发现那人已退开两步,正望着远处逐渐被扑灭的火势。
“时候不早,在下该告辞了。“黄公子拱手道,“今夜与沈公子相识,甚是愉快。“
“黄公子...“沈瑜想说些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她看着手中的琉璃灯,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掏出一方绣着兰花的帕子,“这灯太过贵重,不如请黄公子收下这方帕子,算是...交换。“
黄公子接过帕子,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她的掌心,两人皆是一怔。他展开帕子,角落一个小小的“瑜“字映入眼帘。
“瑜...美玉也,好名字。“他低声道,将帕子郑重收入怀中,“告辞。“
沈瑜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莫名怅然。翠儿拉了拉她的袖子:“小姐,咱们也该回去了,再晚老爷该发现了。“
沈瑜点点头,最后望了一眼那人消失的方向,这才转身离去。夜风吹拂,她没注意到一方帕子从袖中悄然滑落...
而在不远处,那位“黄公子“——实则是当朝靖王萧景琰——弯腰拾起了地上的帕子。帕角同样绣着一个“瑜“字,只是这次旁边还多了几片竹叶。
“沈瑜...“他轻声念道,嘴角微微上扬,“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