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霓虹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引子

夏季,正值假期。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林砚,正在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找寻灵感,翻看一本在父亲书架上方找到的手札。

手札像上个世纪的东西,泛黄的牛皮纸封面落满了灰,呛的林砚直咳嗦。

等到打开的时候,里面的纸张散落开来,一时间打乱了顺序。

在整理的时候,林砚发现了一些熟悉的字眼,里面还有一张泛黄的老旧照片。

照片上是一男一女。男的和现在的林砚有几分相似的样子。女人也是身穿苗族的绣衣,佩戴满身的银器挽着男人的手臂。

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林砚的嘴角笑了一下,看着年轻的时候爹妈不由得说了句:“这老头,年轻时候还挺帅。”

随即便将目光落在那张写着熟悉的文字上面。

林砚是历史系学生,父亲是专门研究彝族古文字的,很快便认出这些文字是拓印的彝族古文字。

随即,林砚将带有彝族古文字的纸张全部摆在桌上。再通过笔记,一些记载关于彝族的书籍。林砚发现,这上面记录的是以苗,彝,傣三族共同守护“霓虹石”的故事。

当林砚想继续看下去的时候才发现,父亲的手札只记载到这里,让他有些迫切想要知道后面的事情。

而最后的两张纸上变成了两幅画。

一幅画上画着三个人,单膝跪拜在一尊神像面前,神像的额头上印着一颗用三种颜色拼接而成的石头。而跪拜的三人脚下用彝族的古文字标注着苗、彝、傣三个字。

根据这些信息,林砚猜测着应该是三族的人共同祭拜拥有霓虹石的神明的场景,至于这神明一时半会之间林砚没有想出来。

最后一张纸上则画了一颗石头,一颗拥有着三种颜色的石头。

林砚知道,这个应该就是“霓虹石”,在三族中象征和平的圣物。

“霓虹石”分别用青色,黑色和绿色组成的扁圆形石头,中间有一个小孔。而每一种颜色又代表着一个族群。

根据文献记载,苗族代表的颜色是靛青色。

苗族传统服饰以靛蓝染色的蜡染和刺绣闻名,靛青源于天然植物染料,象征人与自然的共生。蓝色调体现苗族对山水的依恋,银饰的冷光与靛青形成视觉呼应,寓意坚韧与智慧。

而彝族则属于玄黑色。

彝族自称(黑族),黑色服饰代表土地崇拜与身份认同,象征庄重与力量。黑色与火把节的火光形成对比,隐喻彝族对光明与祖先精神的追寻,同时体现服饰的厚重历史感。

傣族则是孔雀绿的颜色。

孔雀舞是傣族文化符号,绿色呼应澜沧江流域的雨林生态与稻作文明。绿色象征生命与水的灵性(泼水节)体现南传佛教艺术影响。

这些颜色在三族的文化展示中也有体现。

苗族可搭配靛青和银白色,体现在苗族的银器上面。朱红和玄黑则代表彝族的漆器。傣族的孔雀绿加上金色,在傣族的佛寺当中更能体现视觉的冲击力。

当林砚的目光看向那靛青色部分的时候,觉得十分眼熟,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胸前带着那枚雕琢。

像是想到什么,赶紧取下吊坠与图上的青色部分进行对比。

十分契合的吊坠与图案让林砚意识到自己的吊坠可能就是“霓虹石”的一部分。

这也证明,以这份手札上记载的东西可能存在于现实当中。

这些发现,让身为历史学员的林砚充满了浓郁的好奇心,同时猜测自己母亲在苗族当中的地位,对于二老的过去也有了一些探索的想法。

打定主意,林砚自语了一声:“或许这将是一段不错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