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6章 中戏96班的震惊(求追读)
琼瑶阿姨认为言情剧,就得用大悲大喜、大开大合的方式演绎。
关键得自己进入到这种癫狂状态里,把情绪发散到极致,才能配合狗血剧情。
所以演员们的中二和夸张,并非是演技不好,而是甲方要求。
比如饰演蒙丹的牟凤冰,在其他剧里就挺正常的,他演历史剧、警匪剧,都很符合角色。
马景滔也有温文尔雅的角色在非琼瑶剧里出现。
事实上这个阶段,不止是琼瑶剧喜欢大张大合的演技。
不少偶像剧都有很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比如“你们不要再打啦”在后世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梗。
要知道电视剧最早就是从戏剧形式演变而来。
加上都是学院派居多,早期演员的演技都偏向夸张……
方冬升是一名成熟的导演。
他深谙“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创作之道。
既不盲目迎合市场潮流,摒弃千篇一律的创作窠臼。
也不一味沉溺于个人表达的孤境。
而所谓成熟就是,既能精准捕捉时代脉搏与大众审美需求。
同时坚守对电影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创新追求。
既然琼瑶剧在未来可以大火,那么不管是夸张的表演还是狗血的剧情,都有其成功的道理。
于是,方冬升结合上一世对琼瑶戏分析和自身理解。
开始正儿八经的指导范兵兵提升演技,融入琼瑶戏的剧情……
在范兵兵家待到夜里十一点钟,方冬升起身告辞。
她需要好好的消化一下。
“方导,方老师,拜拜。”
姑娘守在门口,露出可爱的小脸,小兔子般向他告别。
“走了。”
方冬升头也不回的消失在漆黑的楼道里。
见他离开,姑娘回房间收拾东西。
很快,她坐在地毯上,呆呆的看着自己的雪白的小脚。
脚背处有点燥热和发烫,那里是方冬升刚才抓着的地方。
倏忽间,姑娘感觉到一股酥麻自头顶传到脚尖。
“他,喜欢……”
姑娘突然露出小狐狸般的笑意,拍了拍收获颇丰的表演笔记,荡起白里透红的玉足……
第二天下午,中戏。
方冬升受邀来参加短片《车四十四》的座谈会。
没错,就是刘晔口中那个“不来他就要被常丽打断狗腿”的座谈会。
刚走进大教室,方冬升就被教室里悬挂着的横幅吸引目光。
《热烈欢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获得者方冬升导演莅临我系创作分享座谈会》
横幅很长,内容非常浮夸。
但,方冬升喜欢。
装逼嘛,场面越大,越从容。
教室很大,乌泱泱的一片,大概容纳有二三百号学生。
当然不止表演系的学生,还有摄影系、导演系、戏文系等。
听说表演系要邀请威尼斯电影节短片得主来座谈,大家伙都赶过来学习。
学校,有的时候是最单纯的地方。
他们不会去管这部电影有没有被禁,有没有被上面点名。
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什么片子找不来?
你以为学院派的学生张口《霸王别姬》闭口《活着》,再来个禁片大师兄的《蓝风筝》……
从哪来的?
都是老师们在课堂上播放的,甚至有些尺度大的电影,也都一刀未剪完完整整的躺在老师们的硬盘里。
学习资料嘛。
“小方导演,欢迎来我系座谈,我是中戏表演班的班导常丽。
同学们都很热情,横幅都打出来了,结果其他系的同学们听说之后都要过来,呵呵。”
常丽笑着和方冬升握手。
这位就是中戏96班同学们口中的常妈。
除了96班,像陈保国、郭滔、蔡國庆、祁厅长、任青铵等都曾是她的学生。
拜这些学生所赐,老太太的晚年隔三差五就被请到综艺或者采访节目,要求说说明星们求学的糗事儿……
折腾的也够呛。
“哪里,算不上座谈,只是有些许心得跟同学们分享。
能帮上大家或者有所启发,也不枉我跑这一趟。”
方冬升笑着说道。
刘晔见到方冬升之后,立刻小跑过来接过他手里的拷贝。
《车四十四》待会是要播放给大家看的。
古人云:观其衣冠,听其言语,可知其人。
常丽本想兴师问罪,指责方冬升“拐走”刘晔拍戏。
可眼前这个大男孩看着不过与自己的学生同龄,可交谈间却言辞妥帖、举止有度。
举手投足间的稳重远超自己带的任何一个学生。
刹那间,惜才之意涌上心头,满腔的质问化作了无声的欣赏。
“行,那你先准备座谈会,咱们晚点再聊。”
“好的常老师。”
方冬升站在台上后,台下原本有些闹腾的声音立刻止住。
“这个就是威尼斯最佳短片的得主?感觉跟我们一样大啊,就是长得有点像演员而不是导演。”
“确实有点小帅,我已经有点期待整个华夏第一部在威尼斯拿奖的短片了。”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就知道了。”
刘晔将拷贝送到操作室里播放。
没多久,屏幕上就浮现了《车四十四》的名字。
十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当短片结尾,刘晔对着镜头露出笑容。
谢天效的《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声音响起时。
所有人只觉得头皮发麻,灵魂颤栗。
不愧是能拿威尼斯大奖的短片。
这个剧情和反转,实在是太牛逼了!
“啪啪啪!”
学生们纷纷站起,奉上最诚挚和钦佩的掌声。
整整三分钟,最后方冬升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坐下。
坐在最前排的秦海璐和胡婧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苦涩。
她们俩还记得当初质问方冬升是不是正规剧组,警告刘晔不准接戏的事情。
可如今,刘晔这个在日常功课学习中垫底的家伙。
居然一跃成为了威尼斯电影节获奖作品的男主角。
其中差距,96班的学生们体会更深。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台上那个长得有点小帅的大男孩。
“请问方导,您是如何看待文艺片?”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有一个女生站起来问道。
如何看待文艺片?
很多人跑来跑去然后说一些听不懂但特别酸的句子。
色彩灰暗,抽烟和带性器官脏话、莫名其妙的哭。
这些就是我对很多文艺片的印象……
当然,方冬升肯定不能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