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一夸你就翘尾巴
东院堂屋当中,平阳公主将长信殿中发生的事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刘彻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之极,眉宇之间,不由闪过一丝怒意。
“这么说来,是姑姑把这件事送到了太皇太后面前?”
平阳公主亦是柳眉微蹙,轻轻点了点头。
“我看皇祖母的态度,应该也是有些生气的。”
“她点出姑姑想要过继宗室的想法,其实就是想要变相的给你一个警告,让你不要这般任性。”
“可是……唉……”
揉了揉额角,平阳公主也忍不住叹息一声,道。
“也怪我,没能找到机会,将此事提前说与你。”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闹成这个样子。”
刘彻的神色越发变冷。
虽然说,因为缺乏治国理政的经验,他有些时候会显得有些天真,但这不代表他没有脑子。
相反的,作为非嫡非长的皇子,他能够顺利被立为太子,哪怕是其中有诸多助力,可说到底,还得是他自己能站得住。
“如此说来,刚刚姑姑在院外的做法,是故意的?”
有了平阳公主的解释,刘彻很快就推测出了真相。
他和窦太后之间,因为建元新政的缘故,本来就关系不佳。
祖孙之间,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亲近过了。
这种时候,窦太后派馆陶公主这个长辈,来将刘彻带回宫去,结果,却被他用如此强硬的姿态拒绝。
这无疑会加重窦太后对他的不满。
如此一来,馆陶公主的目的,自然也就能够更加顺利的达到了。
“阿彻,你今日的做法,属实是过了些。”
平阳公主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我看皇祖母的用意,原本只是想敲打你一番。”
“但是你这么一闹,只怕她老人家真的会考虑着,要不要过继宗室的想法了。”
“而且,姑姑在皇祖母面前素来受宠,这次回去必然要好好哭诉一番。”
“到时候皇祖母动了真怒,怕是就更难收拾了……”
要知道,如今的大汉,真正的掌权者,说到底还是长信宫里,那位拄着拐杖的瞎眼老太太。
上次她雷霆一怒,就废了刘彻辛辛苦苦,操持起来的建元新政,令朝廷上下,公卿战栗,列侯俯首。
若是这次再让她动怒,那后果会是什么,甚至就连平阳公主,心里也有些没底。
然而,相较之下,刘彻却平静的很,道。
“皇姐不必担心,姑姑既然想过继宗室,就让她过继好了……”
“阿彻!”
平阳公主顿时往前俯了俯身子,一副焦急的模样,道。
“怎么能任由她过继呢?”
“你难道看不出来,姑姑这是在为什么做准备吗?”
话到最后,平阳公主有些欲言又止。
但是,刘彻却并不在意,反而笑着摇了摇头,道。
“能为什么做准备,无非就是怕我死了,换个跟她关系不佳的新皇帝,日子会不好过而已。”
“阿彻……”
看着自家弟弟如此平静的,谈论着这种生死话题,平阳公主的心绪有些复杂。
想要说些什么,但是,一时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见此状况,刘彻的神色反而越发镇定,道。
“皇姐安心,姑姑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她觉得,自古以来,凡是沾染疫病之人,十中有九都难以活命。”
“自然,也就笃定了,我既然已经患病,也活不长久了,如此,方有了今日之事。”
“但我的情形,皇姐也看到了。”
“不仅是我,这院中染病的其他人,也都在逐渐康复当中,有阮先生在,哪怕是疾疫这等千古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只要我能顺利痊愈,那么,即便姑姑真的过继了一个宗室到宫中,又能如何?”
平阳公主一愣,很快也反应了过来。
对啊,过继宗室这一招,看似严重,但其实说穿了,不过是做一个应急的备选而已。
刘彻毕竟是大汉名正言顺的皇帝。
如果他能顺利的痊愈,那么,窦太后就算是不喜欢他,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他给废黜掉,然后扶持一个宗室登基。
何况,以平阳公主对自己这位皇祖母的了解,她或许有些过分宠爱馆陶公主,也或许因为政治理念不同,对刘彻这个孙儿没有那么喜欢。
但是,毕竟是血浓于水的亲祖孙,她老人家绝不可能糊涂到,连这点轻重都分不清。
“你说得对,是皇姐关心则乱了。”
平阳公主本是一个行事十分有章法的人。
只不过,骤然听说馆陶公主,已经在为刘彻遭遇不测之后做打算,所以一时慌了神而已。
此时她冷静下来,也恢复了平常的理智。
“阿彻,皇姐觉得,你似乎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哦?”
刘彻眉头微挑,显露出一抹熟悉的雀跃意味。
“皇姐觉得,何处不同了?”
“比之前更稳重了几分。”
看着自己这个弟弟,又恢复了求夸奖的模样,平阳公主有些无奈。
但是,思索了片刻,她还是如实说道。
“以往你遇到这种事情,第一反应肯定是要冲进宫里,去找姑姑问个清楚。”
“像是这般条理清晰的分析状况,冷静处事,不像是你的风格。”
刘彻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
“皇姐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呢……”
“当然是夸你。”
平阳公主一笑,方才压抑的情绪顿时被冲散的干干净净。
“身为皇帝,你就应该时时刻刻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皇祖母若是见到你现在的样子,也肯定会感到高兴的。”
这般认真的话语,反倒是叫刘彻有些不好意思。
他嘿嘿笑了两声,道。
“这也是托了阮先生的福,这些日子,我和他交谈,觉得受益良多。”
说着话,刘彻的神情也变得认真起来,道。
“皇姐,我有一种预感,阮先生一定是上天派来,助我大汉成就盛世之人,能够有他相助,我必定能够将祖宗基业发扬光大!”
这番豪言壮语,平阳公主听过不少次。
但是,没有一次让她觉得,是像现在这般让她有一瞬间恍惚的。
话语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家弟弟说这番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不是少年轻狂的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是洋洋自得的夸耀自得,而是平静沉稳的就这么叙述了出来。
好似他不是在许诺什么,而是在描述必然出现的未来一般。
和以往那种踩在半空中的,不切实际的自信不同。
眼下的刘彻,浑身上下弥漫着一种由内散发出的沉稳感。
如此短暂的时间,竟然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这让平阳公主不由对刘彻口中,让他受益良多的阮先生,产生了更重的好奇。
别的不说,单凭是能够让刘彻,从轻狂变得沉稳这一点,就足以让平阳公主看重他了。
“阿彻长大了……”
平阳公主伸了伸手,想要像平时一样摸一摸自家弟弟的头。
但是,伸出一半才发现,刘彻因为此时还患着病,所以距离她有一丈多远,于是只得作罢,道。
“你能有这样的想法,皇姐很欣慰,看来这位阮先生果然是一个治世之才。”
“你放心,等这次的事情结束之后,皇姐和你一起去找皇祖母,定要重用阮先生,为我大汉效力。”
这话本是顺势而言,却不料刘彻闻言,目中顿时精光闪动,兴奋道。
“果然皇姐也是这么想的对吧?”
“我打算病愈之后,就去跟皇祖母说,让阮先生来当丞相一职,有他辅佐,我相信定能成就一番大事。”
“阿彻!”
平阳公主扶额,顿时觉得自己还是夸早了。
自己这个弟弟,果然还是想一出是一出的性子。
“你要是想害死阮先生,尽可以这么做……”
被自家姐姐狠狠瞪了一眼的刘彻,顿时也有些讪讪,低下头,语气当中带着几分怨念。
“阮先生也这么说……”
“可是我真的觉得,先生的才学,足堪丞相啊!”
听到王阮也拒绝了这个疯狂的想法,平阳公主这才松了口气。
长叹一声,她决定不跟自己这个傻弟弟,再讨论这种话题,转而道。
“今日之事有些奇怪,按理来说,消息不应该走漏的这么快,得查一查。”
蹙起眉头,平阳公主的眼神当中闪过一丝冷冽。
想起之前听闻的谣言,她更是有些咬牙切齿。
“阿彻你之前就时常在外行猎,数日不回宫也是常事,这次虽然动静大了一些,但是,也不至于引起这般关注。”
“而且你患病的事,我并未对外宣扬,府中之人,也都嘱咐了不得乱说,姑姑身居大长公主府,如何得知的此事?”
“这其中必有蹊跷!”
和以后的诸多朝代不同的是,汉朝的公主,是可以参与和影响朝政的。
正因如此,平阳公主也不是那种闺阁当中,什么都不懂的妇人。
从刘彻过来开始算起,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
闹出这么大的风波,这背后绝对不同寻常。
摇了摇头,平阳公主暂时将思绪挣脱出来,道。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皇姐回头派人去查就是,当务之急,还是皇祖母那边。”
“她老人家素来宠爱姑姑,你今日让她当众失了颜面,回去之后,必然要找皇祖母哭诉。”
“就算是像你说的那样,过继宗室无妨,可总归是不好的。”
“而且我担心,若是姑姑在皇祖母面前说些什么话,让皇祖母一生气,派人强行将你带回宫去,那可就出事了。”
经过了刚刚的事,平阳公主也算是基本打消了对于王阮的怀疑。
自然,也就完全相信了,王阮关于隔离和疫病感染的说法。
也正因如此,她反而感到有些头疼。
因为如果王阮说的都是真的,那就意味着,在完全康复之前,刘彻一旦离开这里,恐怕会让整个皇宫,都陷入到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当中。
刘彻闻言,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思索片刻之后,他沉吟道。
“这样吧,我来口述,皇姐替我写一封信,回头进宫一趟,带给皇祖母。”
“嗯,尽量选姑姑不在的时候,读给皇祖母听,相信她老人家听完之后,自然会理解我的。”
“当真?”
平阳公主有些担心。
毕竟,她可是知晓窦太后的脾气的,说是执拗有些过分,但的确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
再加上她那么宠爱馆陶公主,被对方一番游说之后,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想要改变恐怕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就凭一封信……
刘彻自然看出了平阳公主的忧虑,若是换了往常,他一定要辩驳一番。
但是,此时他却只是低头思索了片刻,摊了摊手,道。
“现如今的局面,我也不能离开此处,除了这么做,还有别的办法吗?”
平阳公主一愣,但是很快,也意识到刘彻说的有道理。
于是,她也只能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我尽力在皇祖母面前多劝一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