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卫青叫我大姐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先生果真大仁大义

屏风外头,平阳公主的语气忧虑。

甚至要比她最初听到自己中毒的时候,更加紧张几分。

于是,王阮想了想,道。

“公主不必担心,此病虽然传染速度很快,但是只要治疗得当,并不算太过凶险。”

“而且,如今陛下只是和染病者有过接触,并不一定真的会染病,在这院中隔离,也只是防备观察而已。”

“如果七日之内,陛下并无感染迹象的话,那么,就一切无妨了。”

闻言,平阳公主这才放下心来,再次郑重一拜,道。

“劳先生费心了,只要是为了治疗此疫病,不管需要什么,只要先生一声吩咐,我定会尽全力搜集过来。”

“如今情势不便,等此事了结之后,先生便是我公主府的座上客卿,阳信必有重谢!”

“皇姐……”

此时,刘彻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沉默片刻,他想要开口说话,然而,平阳公主却已经站了起来。

不知是不是错觉,王阮莫名觉得,此时的平阳公主,身上莫名多了几分坚毅之感。

只见她摆了摆手,道。

“这段时间,阿彻你就在东院安心养病,好好听先生的话,有什么事端,皇姐会替你料理。”

于是,刘彻也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随后,平阳公主再次转向王阮,道。

“对了,昨夜先生给家令的那份注意事项,我看过了,院中每日洒扫,消毒,还要熬药,诸事繁多,这都不是如今院中这点人能做得了的。”

“我知道先生担心,再将疾疫传给其他的人,但若因院中没有人伺候,这些事情没有办好,反而会影响先生治病。”

“所以我想着,还是派些人来院中侍奉,望先生应允!”

这话说的十分周全客气,以至于,让王阮都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思忖片刻之后,他也只得点头答应了下来。

说起来,这也是他之前考虑的不够。

只想着能够最大程度的防疫了,却没想过,如今他身边的都是一群贵族子弟,让他们自己照顾自己,难度确实不小。

于是,再次对王阮表示感谢之后,平阳公主就带着人离开了东院。

此时已近深秋,天气渐凉。

然而,平阳公主却似乎感受不到周遭的温度,捧着手炉信步走在花园当中,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在她的身后,公主府家令淳于渊,带着一干侍女仆役,抬着步辇轻手轻脚的跟在后头,大气也不敢出。

“少娥……”片刻之后,平阳公主停住脚步,轻声开口。

闻言,她身后的一名中年女官立刻上前:“奴婢在。”

“我记得京中有不少贵女,都用了这胡粉,你去打探一下,看看她们是否也有刚刚那位先生说的症状。”

“另外,去将城中那几个名医请过来,将这些药方交给他们瞧瞧。”

“还有,让义妁也到东院去帮忙,如若发现有什么不对之处,及时来报。”

“是,奴婢这就派人去办!”

那名唤作程少娥的女官行了一礼之后,立刻就转身下去,着手派人办事。

见此状况,家令淳于渊上前问道:“公主这是,不信任那位阮先生?”

平阳公主摇了摇头。

“此人的确是个有才之人。”

“方才他查验胡粉用的法子,像是道家炼丹之法,陛下也曾说过,他对道德经信手拈来,造诣不浅。”

“能看出我身体的症状,还能开出方子,说明他也确实懂得医术,这样的人,不会是招摇撞骗之辈。”

“不过,他所说的疾疫之事,关乎陛下,干系太大,总要审慎一些。”

这番话与其说是在回答淳于渊的问题,倒不如说,更像是平阳公主在整理自己的思绪。

“他的来历查到了吗?”

“还有,我记得之前你说,他身边的那个女子,曾是府中的奴婢?”

淳于渊答道:“回长公主,时间仓促,关于那位阮先生的事,没查到什么,不过,那个女子的来历,已经查清楚了。”

“此女名叫卫君孺,是府中的家生奴婢,父母都已病故,还有一个哥哥,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

“都在府中?”

平阳公主侧过身来,问道。

淳于渊摇头:“现下,只有长兄卫长君和妹妹卫少儿在府中,卫长君是府中药郎,卫少儿是府中婢女。”

“三个弟弟当中,大的是和外人私自媾和所生,几年前被送回了生父家中,两个小的,现在被寄养在外头庄子里。”

“另外一个妹妹,去年侍宴的时候,被陛下看中,带进了宫里,您当时还送了她一支金钗。”

“不过,进宫之后,此人便再无音讯了。”

作为公主府的家令,想要查几个自家的奴婢,自然是容易的很。

“进宫了?”

平阳公主轻轻点了点头,听到最后,却是微微蹙眉,问道。

“叫什么名字?”

“卫子夫。”

淳于渊低头答道,顿时让平阳公主有些愣怔。

外戚在汉朝的政治活动当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向宫中送女子充裕后宫,进而巩固地位,在汉室当中,是十分平常的事。

平阳公主自然也不例外。

自打刘彻登基大婚之后,她时不时的,就会趁着刘彻在公主府宴饮的时机,送上一些从各处搜集来的美人,让刘彻带回宫中。

不过这个卫子夫……

平阳公主很认真的想了想,倒是很快回忆了这么个人。

她没记错的话,这个女子原本只是府中侍宴的普通歌女,长得倒是美貌。

那天刘彻在她府中饮宴,对她精心准备的良家美人都看不上眼,反而一下子就看中了这个侍宴的歌女。

“打探一下,这个卫子夫在宫中过的怎么样。”

“另外,将卫长君和卫少儿两个人,都安排到内院做事。”

“庄子上那边,陛下派了羽林军守着,现在不许出入,就先让人关注着,若有什么消息,随时来报。”

宫中的美人众多,即便是受过宠幸,没有诞育子嗣也很难得到正式册封。

如果运气好被皇帝记着,那么,或许地位高些,能够摆脱宫人的身份。

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多只是得些赏赐,其他时候,不管是身份还是地位,都仍旧和普通宫人差不多。

因为某些原因,如今宫中没有御侍获得过册封。

得宠的倒有那么几个,但平阳公主基本都认得,卫子夫……并不在里面。

这说明,刘彻大抵早就已经将她忘了。

不过,想起刚刚刘彻对王阮的推崇,平阳公主微微眯了眯眼。

这或许,是个机会?

淳于渊自是不知平阳公主心中的想法,应了一声,便要下去办事。

不过,后退了两步之后,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道。

“公主,再过两日,君侯就要从封地归来,到时若是君侯问起此事,奴婢该如何回答?”

君侯自然指的是真正的平阳侯曹寿。

提起这个名字,平阳公主下意识的眉头一皱,语气中也多了几分烦躁,道。

“此事关系到陛下安危,暂时不要对任何人说起,至于君侯那边……就说陛下这几日在外行猎,用了平阳侯的名号,为免让人认出来,让他晚几日再回长安。”

“是。”

淳于渊默默地叹了口气,但是,也不敢多说什么,赶忙下去办事去了。

另一边,东院当中,平阳公主安排的人来的很快,没过多久,数十个侍女仆役,就等在了外头。

王阮将一些注意事项交代给他们之后,很快,院中就开始忙碌起来。

至于王阮,则是在一旁指导他们熬药,洒扫等一系列的工作。

“先生这些方子和手法,我倒从未见过,这艾草可以驱虫我倒是知道,难道说,竟然还能治疗疫病?”

按照隔离的规范,刘彻此刻应该乖乖的待在房间里。

但是,作为一个好奇心极强的小皇帝,谁又能关的住他呢?

因此,将平阳公主送走之后,刘彻就一直跟在王阮的身边,喋喋不休的问东问西,甚至有些时候,连一丈远的安全距离都会忘记。

王阮倒是并不反感,虽然有些头疼这个小皇帝过于随意,但是,他也只能劝告。

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刘彻现在算是他的靠山。

能不能将这次的疫病给彻底控制起来,他说了不算,刘彻说了才算。

“陛下可以理解为,这世上大多数的疾病,都来自于气。”

“患病之人吐出的气,被身体康健之人吸走,便会传染疾病,所以,想要隔绝疾病的传播,最好的方式,就是和患病之人距离一丈以外。”

微生物的概念想要解释起来很是复杂,将心比心,如果现在有个人突然告诉自己,他身体里其实存在着各种活着的生物,王阮怕也是要被吓死。

所以,再三思索之下,他还是选择了一种,这个时代的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

“气?”

刘彻眨了眨眼,似乎明白了一些。

“那照先生这么说,岂非只要一处有患病之人,整片地方的气都会被污染?”

道家当中有气的说法,所以刘彻理解的很快。

但是,显然他的理解有些偏差。

此时,他们正好走到熬药的药罐旁边,于是,王阮想了想,指着旁边的药罐道。

“陛下请看,这水汽便如我们人呼出的气,并不会始终停留在一个地方,而是会不断向上升腾四散。”

“一般而言,病人呼出的病气,在片刻之内,也会消散无形。”

“但是,如果患病之人始终待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病气无法消散,就很容易沾染在衣物和器具上。”

“所以,为了防止病气借由这种方式传递,所有病人用过的衣物和器具,就都要进行消毒。”

让王阮没想到的是,刘彻听完之后,竟然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喃喃自语道。

“……人身阴阳五行之气,生生不已,上通于天也,黄帝内经中的这几句话,竟然是如此解释的?”

好吧,非要这么理解,也不是不行。

王阮想了想,道。

“关于防止疫病的法子,还有这些方子,其实有很多,陛下如果想知道的话,我回头可以写成书册,交予陛下,传之天下。”

这话一出,刘彻顿时愣了愣,有些不可思议道。

“这般奇法,应是密传之法,先生竟愿传之天下?”

王阮有些无语。

实话实说,对于古人扫蔽自珍的这一套,他不是不能理解。

但是,像是医术这种东西,若是藏私,至少他自己,良心上是过不去的。

沉默片刻,他开口道。

“我的这些医术,也都是从他处学来,曾经教过我医术的一位前辈说过,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医术本意,在悬壶济世,一人之力终究少之。”

“这些医术,多一人知晓,便能少无数人患病,如此,方是医家当为之事。”

话音落下,对面的刘彻罕见的露出一丝认真。

随后,他正身肃立,认认真真的俯首一拜,道。

“先生有如此德行,朕当替天下人拜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