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贤论衡:四川十大名人研究述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大禹真伪与身份研究

大禹历来被人们视为夏代开国之主和贤明圣君的典范。但20世纪初,随着神话学自西方传入中国,诸多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大禹及其相关传说,并对大禹的真实身份提出质疑,最著者当属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学者。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提出:

至于禹从何来?禹与桀何以发生关系?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禹,《说文》云:“虫也,从禸,象形。”禸,《说文》云:“兽足蹂地也。”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伯祥云,禹或即是龙,大禹治水的传说与水神祀龙王事恐相类)。流传到后来,就成了真的人王了。[17]

顾氏根据《说文》等记载推测大禹是一种动物,此说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诸多学者对此提出辩驳。如刘掞藜曾反驳说:“这种《说文》迷,想入非非,任情臆造底附会,真是奇得骇人了!我骇了以后一想,或者顾君一时忘却古来名字假借之说。”[18]对此,顾颉刚在《答刘胡两先生书》一文中再次详述自己关于大禹传说的观点[19],后又在《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一文中指出禹“不是周民族的祖先而为周族所称,不是商族的祖先而亦为商族所称,他的神话是普遍的。地位的独立,神话的普遍,惟有天神才能如此!……西周中期,禹为山川之神,后来有了社稷,又为社神(后土)”[20],正式提出大禹为神话人物的说法。

1925年,张荫麟在《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一文中对大禹为神话人物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顾颉刚的研究方法存在缺陷,因此其“所设之假定绝对不能成立”[21]。王国维也曾在《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一书中对当时学界的疑古倾向表示不满。针对禹为天神的说法,他指出“夫自《尧典》《皋陶谟》《禹贡》,皆纪禹事,下至《周书·吕刑》,亦以禹为三后之一;《诗》言禹者,尤不可胜数,固不待借他证据,然近人乃复疑之”,同时以两则青铜铭文(秦公敦和齐侯钟)力证确有大禹其人。[22]

此后,顾颉刚又陆续发表了《九州之戎与戎禹》[23]和《鲧禹的传说》[24]等文章。通过这些文章,他虽然修正完善了前述观点,但始终未放弃大禹为神话人物的观点。自顾颉刚提出大禹为神话人物的观点后,诸多学者开始从神话学的角度,对大禹传说进行解读。如1939年,丁山在《禹平水土本事考》一文中提出“禹为山川之主,即为山川之神”[25];1959年,他在《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一书中又提出大禹为中国“辟地”大神的说法[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的神话史学理论的传入,关于大禹神话又有诸多新的解释。如顾自力在《鲧禹治水传说新解》一文中指出鲧是水神,鲧剖腹生禹即水神之再生。[27]还有学者从动物崇拜和图腾信仰的角度解读大禹的身份,如刘毓庆在《鲧禹神话考》一文中指出大禹的原型为鲮鲤(穿山甲),当属氏族的图腾。[28]再如白剑《大禹亦大鱼——华夏民族古代的神灵图腾》一文提出大禹为禹族图腾“大鱼”族号的说法。[29]刘付靖《禹神话与上古南岛语系民族的鱼类和爬行类动物图腾崇拜》一文认为大禹神话是上古时南岛语系文化的产物。[30]

除以上大禹为神话人物的观点外,目前学界主流仍持大禹为一位真实历史人物的观点。如徐旭生在考察夏墟后,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指出远古传说总有部分历史因素,绝非完全虚构,也即肯定大禹的真实性。[31]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列有“禹在历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专节,认为“禹是继尧舜之后活动在部落联盟时代历史舞台上的一个领袖人物……先秦古籍,诸如《尚书》《诗经》《左传》《国语》《论语》《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无不对禹交口称颂”[32]。李学勤曾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观点,并认为“古史中总是有神话的,可是它是和历史事实结合在一起,所以尧舜禹不是完全子虚乌有的”[33]

除讨论大禹的真伪之外,关于大禹的确切身份,学界亦有诸多说法:一说大禹为夏朝开国君主,如顾晓峰在《先秦典籍中的大禹形象》一文中指出,大禹最初为夏族的首领,在治水功绩的基础上,舜禅位于禹,开启了夏朝的统治[34];一说大禹为治水英雄,如吴文祥、葛全胜《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一文认为在距今约4000年前,我国北方存在一个约200年的洪水期,大禹继承父业,负责洪水治理,为舜时治水功臣[35];一说大禹为巫师,如刘丽萍在《大禹的巫师身份考》《大禹巫师身份新考及其意义》两文中对大禹巫师身份进行了详细考证,她认为大禹巫步是明显的巫术仪式的保留,巫师的身份是大禹作为最高统治者在神权领域的反映,巫术也是大禹统治国家的手段之一。[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