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社会学体系构建研究:社会学制度分析范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制度社会学分支学科。

自从孔德播撒了一粒社会学学科种子,迪尔凯姆把社会学学科的幼苗栽种到社会科学的森林中,一百多年来,这棵幼苗在众多社会学家的浇灌培育下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这棵大树也蔓生出了众多粗壮和繁茂的分支,它们既给社会学主干提供养分,也在科学的森林中为人类的知识宝库提供着营养,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近四五十年来,这棵大树又萌发了一个分枝——制度社会学。但是这一分枝还没有彰显其强壮的枝体,也没有咆哮地呼喊以彰显它的存在。它只是默默地积蓄力量,等待着呼之欲出的时机。本书就是为促生制度社会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建立做的一点工作。

对制度研究的兴趣来源于我的两位恩师即硕士生导师王继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邹德秀教授的启发和指导。自1997年开始,我师从王继教授研究社会现代化,恩师就启发我思考制度是如何影响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虽然硕士毕业论文《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考察与时代定位》没有专门研究社会制度,但是已经开始触及到制度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关系的议题。从2001年到2004年我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期间,恩师邹德秀教授的《绿色的哲理》《中国农业文化》《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地区贫困与贫困地区开发》和《500年科技文明与人文思潮》等著作,从不同方面启发我思考制度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由于自2000年我开始从事社会学专业教学,因此在攻读博士期间张襄英教授、罗剑朝教授和丁文峰教授对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对制度经济学前沿问题的讲授,直接引发了我思考社会学与经济学两个学科在制度分析范式中异同的问题。2004年,我第一次申请并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社会学与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的差异与融汇”(04CSH003),由此开始了对制度的长期研究。在近些年的研究中,我越来越认识到在社会学中创建制度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17年我申请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社会学的体系构建研究”(17BSH150),本书就是该项目的最终成果。

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制度社会学的体系构建。此部分主要论述了制度社会学体系构建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制度社会学研究的状况,制度社会学体系构建的框架和内容,制度社会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第二部分论述了社会学制度分析范式,主要论述社会学制度分析范式研究的背景,研究路径和方法。第三部分是社会学家制度分析范式,主要研究了21位社会学家的制度分析思想。

本书仅仅是制度社会学的一个基础性框架,为制度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建立所做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制度社会学分支学科的任务还很艰巨,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希望对构建制度社会学学科感兴趣的学者能接续去完成这个重任。

王胜利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