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50年:隐居深山从流浪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6章 收获粮食

杨旭心中火热。

他现在非常需要粮食。

短短几天时间,原本储备的500多斤,现在就消耗了一小半。

大部分都是被骡子和猛犬吃掉的。

这场雨还有一天时间。

也就是说,又要消耗掉100多斤。

到时候,自己的储备就剩下200斤出头。

这太危险了。

到了这个时候,杨旭才发现,之前想的挺好,让骡子吃路边的野草,让猛犬捕猎养活自己。

可却忘了,一路上并不是顺顺利利的。

而是总有突发情况。

比如现在,暴风雨加小雨,超过两天。

那不管是骡子,和猛犬,都要吃老本。

所以,现在杨旭觉得,自己必须要更多的储备粮食。

而眼前的梯田,正合心意。

五亩啊,哪怕是产量最少的花生,也能有个小二百斤,加起来就是1000斤呢。

就算有所损耗,怎么还不能搞到600斤左右。

到时候晒干,400多斤是稳得。

当然,白拿肯定不行,山民本就过的苦,辛辛苦苦爬山涉水,偷偷摸摸,在山里种梯田,已经很不容易了。

杨旭虽然是个极致的利己者,但也不是损人利己之人。

只要不妨碍自己的情况下,他是愿意公平交易的。

所以,他打算用肉来换。

我那200斤腊肉,换你400斤的花生,很合理吧。

实在不行,在加上十几个猪头。

嗯,就这么定了。

想到这里,杨旭满意的掉头,回山洞。

路上的濛濛细雨,格外的清晰。

每一次呼吸,都让杨旭心旷神怡。

山区的环境,就是好。

尤其是下小雨的时候,简直是世外桃源的享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知道为什么,从这次开始,杨旭就特别喜欢雨季。

...........

回到山洞,杨旭就开始忙活起来。

他要打造几套木质机械,能套在骡子身上,把地里的收获全部给挖出来。

这对他宗师级的木匠技能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当然,木材用的,是山洞门槛的那颗柏木。

一场暴风雨,把它吹得奄奄一息。

如果没有杨旭,可能过个一段时间,就能恢复。

但可惜,如今变成了一堆木料。

3个小时后,全部完成。

也不耽搁,直接带着12头骡子,和6大猛犬就出了山洞。

物资全部留在洞里。

也不怕出问题,因为都被搬到了最里面,小小的洞口,也被堵住。

此时,11头骡子身上,44个大木箱,全部都是空的,只有200斤腊肉,和14个大小猪头。

按理说,外面还有濛濛细雨,不应该出去的。

但杨旭也不担心。

也就一会的功夫罢了,近在咫尺,能有什么危险。

同时,金手指虚拟地图打开,时刻关注一公里范围内的一切动向。

如果有人,那肯定是要躲避的。

但刚刚下了暴风雨,想来也没有人会头铁的进山。

所以,九成九是不可能有人的。

一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那处坡田。

确实隐蔽,要不是在对面的山上看过来,角度正好,根本发现不了。

杨旭感叹,真是华夏人民的智慧啊,这脑子,咋想的。

有了这处隐蔽的坡田,这家人哪怕是熬到60年的三年天灾,也完全能够过下去。

佩服啊。

放眼望去,杨旭心中大喜。

不出所料,果然是种的花生,但有一亩是红薯。

都是他需要的,骡子吃最好。

极品的精饲料啊。

当下也不再犹豫,11头骡子拉着木质机械就干了起来。

原理其实很简单,就像个滚筒一样,骡子在前面拉,滚筒在后面就直接把农作物给连根拔起。

然后转了一圈,就会落在地上。

杨旭再后面捡,拿着砍刀把叶子和根茎除去,放入木箱中。

黄虎它们聪明的很,有样学样。

用嘴,和爪子,把豆荚给分离出来,然后刁给杨旭。

这让他速度大增。

开心的笑了笑,摸着它们的头。

孤寂的心瞬间被温暖包围。

一个人也没什么,有它们在陪伴,这就是家人。

干活的同时,虚拟地图查看周围。

好在一切顺利。

差不多到了下午3点,总算是干完了。

环顾四周,成就感油然而生。

真的累。

但确实很开心。

收获的喜悦。

虽然咱没有参与过程,但拿到了最终的收获,这感觉,更舒服了。

果然,掠夺才是男人最大的浪漫。

情绪价值拉满啊。

当然,杨旭不能没品,把准备好的200斤腊肉,和14个大小猪头,放入6个木箱,藏在梯田的背阴处。

木箱打造的非常完美,也算是一个好物件,要是去买,都买不到的,宗师级木工打造,那可不是开玩笑。

所以,杨旭是吃亏了的。

接下来,美滋滋的带着大部队回山洞。

一路上,脚印和痕迹,全部被濛濛细雨所掩埋,如果一天后,那更是什么也不会留下。

这也是杨旭非得下雨天来干这个的原因。

看似冒险,其实更隐蔽。

又是一个小时,终于回到山洞。

刚一会来,杨旭就马不停蹄的伺候起牲口们。

用干净的棉布擦干雨季,又干净烧火,甚至烧了四堆,让它们充分的取暖。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生病,人淋雨会感冒发烧,动物也是一样。

好在他还是顶级中医,手拿把掐。

半个小时,就全部处理完。

骡子们悠闲的趴在地上,慵懒的享受着篝火的温度。

接下来,就是准备吃饭。

先给大功臣们准备。

精饲料给的足足。

100斤的量。

骡子们吃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黄虎它们更是吃肉吃的满嘴流油。

杨旭自己则随便凑合了一下。

一切忙完,差不多已经是6点多。

看看天色,逐渐阴暗。

之后的工作,就是处理收获。

经过大概的估算,差不多有790斤左右的花生,680斤左右的红薯。

好家伙,这产量,太感人了,少的可怜,花生一亩连200斤都不到。

注意,这还是湿重的产量。

要是晒干,可能也就100斤出头。

杨旭感叹,这个时代,确实太难了。

生产力这么低,怪不得会老是闹饥荒。

哪怕是水稻,和小麦,好像也是很低,五六百斤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