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8章 进步
地板打理得极干净。
没有铺设任何防滑胶垫,木材本身的纹理透出淡淡光泽。练习室的镜面沿着整面墙延展,映出一排正在做基础训练的女孩——春组。
音乐尚未开始,只是节拍器在静静地“啪、啪”地响着,带着一种克制的重复感。
今天练的不是歌曲。
只是最基础的动作组练习。
肩胛展开、体侧律动、转步衔接、延展与收回。
无歌词、无旋律,只有节拍和节拍之间,身体与空气之间的关系。
江川院彩花站在靠右的位置。
她的站位不显眼。
但那股存在感,从第一拍起,就不曾淡去。
“开始。”
节拍略快。老师不刻意解释组合结构,只是以手势示意。
训练开始后,有人略显迟疑地跟上,有人动作轻浮,有人步伐抢拍。
而彩花的动作,从第一步开始,就像从身体深处自然地涌出来的反应。
没有太多预备姿势。
也没有华丽的起手式。
她只是微微低头,左脚轻点地板,便进入状态。
肩膀展开、转体、反腕、回位。
整套动作与其说是在跳,不如说在“呼吸”。
她动作不急,甚至带着种不易察觉的缓慢。
但那种慢,不是拖延。
而是“每一步都踩在节拍中心上”。
与其说她在跳,不如说是用身体描线——每一笔,都在刚刚好的位置落下,又在刚刚好的时候起身。
镜子里的其他人,不知不觉慢慢被她的节奏所吸引。
动作逐渐整齐,不是因为谁喊了“跟上节奏”,而是因为——
她给出了答案。
一种无言的牵引力。
她没有站在中央。
也没说一句话。
但她就是那个让整个团队收拢、稳定、同步的人。
练到第三轮。
一名指导老师在角落观察良久,终于走向另一名担任记录的助教,压低声音问:
“你知道她是谁吗?”
“江川院彩花,春组……次年少吧。”
“她的动作看起来很干净。”
“而且,是那种不需要提醒就会自己找对感觉的人。”
那老师点了点头,没有立刻说话。
直到又看了一轮,才慢慢开口:
“她有点像舞台上的筒井彩萌。”
助教转头看了他一眼,没接话。
“但不一样。”老师继续道,“筒井是台上很稳的人,但在台下的准备很充足。”
“这个孩子……”他顿了顿。
“她是一直处在全力状态的人。”
那种“全力”,不是用力过猛,也不是燃烧自己,而是一种“持续地把自己摆在最强状态的自然”。
“像是在练习,但也是在表演。”他说。
助教点了点头,轻声道:“这种人……不管站在哪个位置,都会成为别人靠近的中心。”
训练结束时,女孩们陆续放松身体,坐回镜前整理毛巾和水壶。有人笑着说累,有人互相纠动作,但在不经意之间,视线又一次被那个站在后排右侧的身影吸引。
江川院彩花把水瓶轻轻盖上,走回自己的位子,拧干毛巾,动作安静却熟练。
濑户口心月脱下护膝,低声对坐在旁边的矢田萌华说:
“你有没有觉得……她站在那里,大家动作就会跟着动。”
“嗯。”萌华点头,语气轻得像是说给自己听,“她没有说什么,但……就是有种,会让人想模仿她的感觉。”
“明明不在正中间。”心月像是自语。
“所以才特别。”萌华微微一笑,眼神里浮起一点难以言说的柔软。
不远处,川端晃菜正抱着毛巾坐在地上,看着练习室地板上映出的每个人影。
.....
夜已深。
宿舍的灯只留着书桌前那一盏黄光,投在矢田萌华和长岛凛樱身后的墙上,把她们的影子拉得细长。
濑户口心月把毛巾搭在肩上,坐在朱莉床边,正一边揉头发一边咕哝着:“你们两个啊……五一连个通知都不打,偷偷跑去秋田玩。”
“明明我们还在努力训练动作。”她语气半真半假地埋怨。
凛樱一脸理直气壮:“欸欸欸,那是正当行程好吗?是回老家探亲。”
“嗯。”萌华配合地点头,语气平缓,“顺便带彩花一起看看秋田。”
“还不是抛弃我们两人,自己去小旅行。”心月撇撇嘴,故作受伤。
这时,朱莉小声补刀:“你那几天……不是回去办转学手续了吗?”
空气安静了半秒。
然后是凛樱的笑声:“噗,朱莉酱你也太诚实了吧。”
心月脸红了一下,抱住枕头掩饰:“你不能这么拆穿你的队友啊!”
萌华忍笑,看着她们一来一回,眼角缓缓弯起。
“不过。”凛樱忽然话音一转,声音也缓了一些。
“我们那天晚上,听到彩花说了些……挺重要的话。”
“嗯。”萌华点头,神色认真。
“她说,春组是先选上的人。”凛樱垂眼,像是在回忆,“夏组来了必然会以我们作为方向。”
“她说,不是一个人,而是想跟大家一起登上坂道的巅峰。”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她,进步快的原因吧。”
屋子静了几秒。
朱莉眨了眨眼,缓缓坐直了些。
心月小声说:“她是这样说的吗?”
“她没讲很多,但那一瞬……她讲得很坚定。”萌华轻声说。
“不是表演出来的那种坚定,是……真的想和大家一起走下去的那种感觉。”
空气像被这句话轻轻压住。
心月望着桌上的夜灯光晕,忽然轻轻笑了。
“原来你们两个,不只是偷偷旅行,还成了她的‘守秘人’。”
凛樱咳了一声:“也不是故意藏着啦。”
“现在讲给你们听,也算彩花间接‘公开觉悟’了。”
朱莉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点了点头。
她低下头,手指在床单上轻轻绕着圈。
“那我们……也要更努力才行啊。”
她说的。
不是鼓劲,也不是表态。
只是那种缓慢但明确的接受。
像是什么火光,小小地点燃了四人之间新的默契。
春组,不再只是一个名字。
而是一个开始拥有“同一种觉悟”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