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秦爷爷一遍遍读着吴焕的《梅事》,浑浊的眼底渐渐泛起涟漪。
“好一个‘香消融作尘,魂入养新茵’啊……”
他喟然长叹,嗓音里裹着沙哑的笑意。
“老汉我这一生,少遇这般有灵性的笔墨。”
炭炉上的铜炉飘逸出一阵阵裹着青竹味的酒香,混着空气中的茶酒香气,让人都有些熏熏然。
“甜丫头赤诚,吴郎君颖悟,老汉遇见你们倒是迟了些!若早二十年,定是另一番景象。”
“谢师父夸奖。”
“承老夫子夸赞,焕不敢当。”
这边吴焕连连推辞,陈希却在旁边嘟嘟囔囔的吐槽。
“早二十年,他俩还没找到投胎路呢。”
姚甜楠杵了他一下,他傻傻的挠头,众人皆忍俊不禁。
秦爷爷满面笑容,屈指轻点吴焕的诗稿。
“这般晚景,甚好。”
几人推杯换盏,秦爷爷与吴焕行诗作画,烛火照亮他们的笑脸,酒香混着谈笑声,在这春日的寒夜里,格外温暖。
第三天,吴焕就跟着商队往安源城去,人刚走,东阳县便开始连日阴雨。
“也不知焕哥到没到地方。”
连日阴雨,人都不爱出门,酒肆的难得冷清下来,这会儿只有一桌客人,陈希闲坐在堂中看着门外的雨,念叨起吴焕来。
梁婶子也从厨房出来坐着。
“这才三天,商队马车都载着货,行得慢些。”
“往安源县的路上,山多,这又下雨了,官道怕是也不好走。”
姚甜楠望着门外越下越大的阴雨,忍不住蹙眉。
“我得去秦爷爷那里看一眼,下着雨,他不方便出门,估计也不能生火做饭,我给他送些吃的去。”
她去厨房拿了几个茶饼酥,用油纸包好,揣在怀里。
又从柜台里取出一把纸伞,利落的系上蓑衣,戴好斗笠,就要往出走去。
陈希见状,忙站起来。
“甜姐儿,我跟你去,这雨天路滑。”
姚甜楠摇头拒绝。
“你留下和梁婶子看店,万一有客人来,梁婶子看顾不过来。”
说完,她撑开伞,踏入雨幕之中。
姚甜楠小心避开路上的积水,穿过几条幽深的小巷,来到秦爷爷的小院。
院门虚掩,她轻轻推开。
“秦爷爷!”
只见秦爷爷坐在屋檐下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本书。
“这大雨天,你怎么来了?”
秦爷爷闻声抬头,看见姚甜楠来,面露喜色。
姚甜楠将油纸伞立在一边,把蓑衣斗笠也都立在墙边,从怀里掏出油纸包。
“我又担心您一个人不方便,给您带了些吃的。”
走近才注意到,藤椅旁边的炭炉上煨着一壶茶,旁边藤几还有一碟各色果干,应当是上次她给拿的。
姚甜楠倏地就笑了。
“白担心了,吃的不错。”
“你这丫头,也会揶揄人了。”
秦爷爷笑的眯了眼。
“来,刚煮好的茶,喝一杯暖暖。”
姚甜楠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旁边,接过秦爷爷递来的茶杯。
“怪不得店里没客人,这一路过来,也一个人都没见。”
“这几日下雨,我没去店里,你可习画了?”
秦爷爷捋了捋胡须。
姚甜楠伸出一根手指。
“习了,几天时间才画了一幅,等天晴了,您去看看?”
“成,等雨停了,去看看。”
秦爷爷展颜。
小小的屋檐下,被茶壶蒸腾起的雾气,熏得暖意融融,师徒二人就着茶香与雨声,闲话家常。
秦爷爷不止教她习画,还为她讲琴棋书画与君子六艺。
习画一事本不在姚甜楠的未来规划中,既然得到秦爷爷的教导,她就会付出了十成十的努力。
桃花开了又谢,城外的桂花随风散,又是一年绛梅落。
然而,多亏了舅舅们的照拂,姚甜楠的酒肆在东阳县已是小有名气。
哪怕是雨水时节,阴雨连绵,酒肆也是宾客满座。
车马巷多行商过客,但姚记酒肆,文人雅士络绎不绝。
酒肆的行诗墙,题满了诗作。
雅间与上间的墙上,则是挂上了秦爷爷的画作,每一幅都引得客人驻足赞叹。
这一年时间,姚甜楠跟随秦爷爷潜心习画,进步神速。
秦爷爷常常捋着胡须,看着她眼中满是欣慰。
“甜丫头,你这天赋,当真少见。有些人学了三五年,也未必及得上你这一年的功夫。”
姚甜楠听了心里欢喜,却也不骄不躁,依旧每日勤加练习。
她得了秦爷爷真传,擅长画梅,笔下的梅花疏影横斜,仿佛能闻到暗香浮动。
陈希在年初成了婚,整个人也变得稳重了许多,偶尔还会被姚甜楠打趣:成了家的人就是不一样,连吃酒都不贪杯了。
陈希媳妇是车马巷做马鞍生意的李家姑娘,名唤桂香,比姚甜楠年长两岁。
桂香姐性子爽利,手脚勤快,婚后也来酒肆做工,因为会算账,便替姚甜楠管钱。
姚甜楠有了更多的空闲,便开始琢磨生意经。
酒肆如今为了迎合客人喜好,酒水、小菜的种类添了不少。
每日进账保底一两多银子,碰上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下来三五两也有可能。
她在酒肆里迎来送往,见的多,听的多,懂的也越来越多。
她知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并不是要求女子不修文才。
商贾人家尚且教导女子识字算账,以管理家业。
士族之家,更是以女子才貌双全为荣。
她从小在吴家长大,虽说识得些字,但吴家在教习之事上,重男轻女,她与几个姐妹都只学过千字文便罢了。
她的算数,都是私下里,偷偷与四哥哥吴昌宴习得。
她一路从吴家走出来,走到这县城,看见市井繁华,初时很是振奋。
然而,当听商旅说过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后,忽觉东阳县的繁华像一方砚台——虽能研磨出浓淡相宜的墨色,却终究有限。
书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她想读万卷书,也想行万里路,她想去亲眼看看书里写的三千繁华与天地广阔。
听说,那是无数个东阳县连成的广袤人间——那里有玉盘珍羞、市列珠玑,有人物繁阜、车水马龙,还有千灯高楼、九天阊阖,更有大江东去、长河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