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研究(1899—194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清末传教士对《共产党宣言》的最早介绍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已成为流行的政治思潮。近代国内各大报纸杂志《西国近事汇编》《泰西民法志》《万国公报》等开始频繁地介绍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恩格斯事迹屡见报端。《共产党宣言》也在这一时期经欧美传教士辗转来到中国。

一 清末《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零星介绍

1877年,美国传教士林乐之[1]口述、蔡锡龄笔述,在《西国近事汇编》[2]中第一次出现了“康密尼人”“康密尼党”(communist)的记录。1899年2月,上海广学会[3]主办的《万国公报》刊载李提摩太[4]译、蔡尔康撰文《大同学》[5]一文。该文除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介绍外,首次涉及《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君相之范围一国。”吾侪若不早为之所,任其蔓延日广,诚恐遍地球之财币,必将尽入其手。然万一到此时势,当即系富家权尽之时。何也?穷黎既至其时,实已计无复之,不得不出其自有之权,用以安民而救世。所最苦者,当此内实偏重,外仍如中立之世,迄无讲安民新学者,以遍拯此垂尽之贫佣耳。[6]

第一章首先出现了马克思的名字,对于“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君相之范围一国”[7],意译了现译本《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了”的内容。

第三章“相争相进之理”:

试稽近代学派,有讲求安民新学之一家。如德国之马客偲,主于资本者也;美国之爵而治,主于救贫者也;美洲又有柏辣弥,主于均富也;英国之法便,尤以能文著;皆言,人隶律法之下,虽皆平等,人得操举官之权,亦皆平等,独至贫富之相去,竞若天渊。语语翔实,讲求政学家,至今终无以难之。[8]

《万国公报》刊载《大同学》第三章的内容,学术界大多数认为这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第一次向中国人介绍马克思思想(安民新学,即马克思学说)。

英美传教士在宣传基督教教义过程中附带着夹杂了社会主义思想,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出现了误读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李提摩太将马克思与美国爵而治(亨利·乔治)、美洲柏辣弥(贝拉米)、英国法便(费边)等人同日而语,并且在介绍时出现了“英人马克思”的常识性错误,另外认为西方这些人全是“安民新学”派,他们“其主于救贫者”“主于均富也”,这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

二 梁启超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文中介绍了颉德进化论思想,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与尼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进行了比较:

今之德国,有最占势力之二大思想,一曰,麦喀士(马克思引者注)之社会主义,二曰,尼志埃之个人主义。麦喀士(马克思引者注)谓,今日社会之弊,枉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尼志埃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尼志埃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少数之优者为多数之劣者所钳制。二者虽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要之,其目的皆在现在,而未尝有所谓未来者存在也。颉德氏既胪列诸家之说,一一驳难之,因断言曰:“十九世纪者,平民主义之时代也,现在主义之时代也。虽然,生物进化既日发达,则思想界不得不一变。此等幼稚之理想,其谬误固已不可掩。质而论之,则现在者,实未来之牺牲也。若仅曰现在而已,则无有一毫之意味,无有一毫之价值。惟以之供未来之用,然后现在始有意味,有价值。凡一切社会思想、国家思想、道德思想,皆不可不归结于是。”此实颉德著书之微意也。[9]

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深入浅出地由自然界的进化论上升到社会问题的思考,最后梁启超指出,“虽然,生物进化既日发达,则思想界不得不一变。此等幼稚之理想,其谬误固已不可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