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元典对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课 “巧言令色”与“造就人的好话”

(1: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

巧言,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讨好人的话。令色,装出来的和颜悦色。令:美好。

《皇疏》:“巧言者,便辟其言语也。令色者,柔善其颜色也。鲜,少也。此人本无善言美色,而虚假为之,则少有仁者矣……王肃曰:‘巧言无实,令色无质。'”

《集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张岱《四书遇》[33]:“不曰‘仁鲜矣’,而曰‘鲜矣仁’,圣人婆心,不肯说煞。知刚毅木讷之近仁,则知鲜矣仁;知巧言令色之鲜仁,则知仁矣。‘巧言’是谈‘仁’的;‘令色’是取‘仁’的。言不根心,虽韩文马赋,皆谓之‘巧言’;‘色’不根心。虽尧行舜趋,皆谓之‘令色’。其实俱在‘仁’上打点,只打点在外耳。”

引证:

《逸周书·官人》:“华废而诬,巧言令色,皆以无为有者也。”

《逸周书·武纪》:“币帛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成;车甲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捷。”

《礼记·表记》:子曰:“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在小人则穿窬之盗也与。”

《孟子·滕文公下》:“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英译:

CHAPTER III.—TheMaster said:“Artful speech and an ingratiating demeanourrarely accompany Virtue.”

今译:

孔子说:“想出来的好听话,装出来的好表情,(这种人)是不会有多少仁德的。”

对读:

“他的口如奶油光滑,他的心却怀着争战;他的话比油柔和,其实是拔出来的刀。”(《诗篇》55: 21)

解析:

孔子注重人的本质与本色,反对掩饰自己而讨好别人,反对文胜于质。“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6: 19)“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5: 25)关于说话,孔子还说:“辞达而已矣”(《卫灵公》15: 41)当然,孔子并不反对说话有文采,他说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左传·襄公二十年》只是反对假意逢迎。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说过类似的话(《颜渊》12: 8),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也说:“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可谓入木三分,切中肯綮。孔子最欣赏的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6: 18)石成金在《安乐铭》中,对人的言语有一番教导,也值得参考。“但凡与人说话,腹中先要思忖。不干己事休说,不当言处莫论。不可信口乱道,不可说谎无诚。不可扬人之恶,不可夸己之能。不可诉贫诉苦,不可笑丑笑贫。不可夺人言语,不可当面破人。言语不可轻发,不会演文莫文。说得有头无尾,被他识破胸襟。古言要有出处,时语要有来因。略说大概情节,言烦人则厌闻。”曾国藩作的《五箴》中也有《谨言箴》:“巧言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女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听途说,智笑愚骇。骇者终明,谓女贾欺;笑者鄙女,虽矢犹疑。尤悔既丛,铭以自攻。”[34]曾国藩对孔子说话也有一番评价:“孔子自谦不能辞令,而以善言德行自许,盖在己者实有盛德至行,而后能自道其所得也。《论语》一书,乃善言德行之尤著者,因默诵《学而》《为政》《八佾》三篇。”[35]

西班牙传教士利安当在《天儒印》中对此语有全新的解释:“凡异端邪教,惑人听闻,令人持斋念佛,外而装饰善貌,诓人皈依,都是巧言令色之类。诱人获罪,陷入永苦,于以杀害天下万世之灵神而罔恤也,所谓外着羊皮而心怀财狼者也,岂非不仁之极乎?”[36]

利玛窦在《畸人十篇》中说:“毋巧则近质,而诚者尚之。法言素朴而自光美,不求鲜华之饰;戾言病丑,不能不借于绘工。愚者雅之,智者病之。行,行古之道;言,言今之词耳。”[37]

庞迪我在《七克》中也说:“人情变态无常。其誉我,欲毁我也。我爱誉,彼以是毁矣……面誉之害,甚于面毁。毁者,扬人恶,使人识己而自下;誉者,掩人恶,使人忘己而自上。厄勒卧略曰:‘遇艰难而不失其正者多,值称誉而其正者寡矣。’塞搦加曰:‘离人于正,莫如喜听誉也。'”[38]

旧约的《诗篇》和《箴言》中还有许多经文表示憎恶诡诈的言语与谎言:“有何人喜好存活,爱慕长寿,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诗篇》34: 12—13)“谎话是我所恨恶所憎嫌的,惟你的律法是我所爱的。”(《诗篇》119: 163)“行诡诈的,必不得住在我家里;说谎话的,必不得立在我眼前。”(《诗篇》101:7)“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箴言》12: 22)“义人恨恶谎言,恶人有臭名,且致惭愧。”(《箴言》13: 5)

新约中也多次告诫人要说真话,要弃绝谎言:“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罗马书》9: 1)“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以弗所书》4: 25)“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提摩太前书》2: 7)“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马太福音》5: 37)

但真诚的赞美与良言是受欢迎的,也能对人有帮助。“口善应对,自觉喜乐;话合其时,何等美好。”(《箴言》15: 23)“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言》25: 11)“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与他为友。”(《箴言》22: 11)

最重要的是:“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以弗所书》4: 29)考门夫人说:“美丽的言语能造成美丽的面孔、美丽的姿态、美丽的人生。”愿我们都能勒住舌头,说出造就人的言语。

思考讨论题:

1.孔子喜欢与不喜欢什么样的话?为什么?

2.《圣经》告诉我们要说什么样的话?不说什么样的话?与《论语》中说法有无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