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
将新时期以来的东北女性作家作为一个整体,考察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从总体上对这一时期进行巡检,是本书的主要研究思路。然而,文化研究终究是一种跨学科研究,融汇在其中的学科关系十分复杂,选取哪些视角进行系统的梳理十分必要。本书选取时间、地域、性别三重视角来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女性文学进行细致的审视,力图理清东北女性文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
选择以上三重视角不无原因,首先,本书的梳理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即以新时期为界限。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或是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来说,新时期由于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在新时期这一特定背景浸润下产生的东北女性文学自不必说,定然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而地域视角则是探寻东北文学的必要维度,东北文学本身便是在地域文化熏陶下产生的文学样式。女性视角则以性别尺度,将文本的研究对象从整个东北文学中抽离,最终形成独有的研究视野。可见,时间、空间、性别,是本书进行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最重要视角和维度。
首先,若要合理划分一个文学群体,并能在广阔时代背景之下考察该群体的时代特征性,是本书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因此,时间视角是本书进行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第一重视角,截取“新时期”这个时间断层,本书需要考察的东北女性文学有三十余年的时间。既然这一时期的东北女性文学是在新时期得以发生,对于新时期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需有清醒认识。另外,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的多元化,使得三十年间的文学又有了不同的表现,需对三个十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方能正确使用时间场域。
地域视角则是本书研究的第二个重要视角,东北文学本身即是关于地域的文学创作,而文学与地域关系密切,因此,从地域文化视角考察东北女性文学可得到更加清晰明确的认知。地域文化涵盖范围甚广,需从民族性与地域性等多重角度,结合东北地区历史,进行合理考证。从空间场域检视东北女性文学又不应只是局限于新时期,对近现代文学阶段的不同时期东北文学的梳理均可丰富本书的研究。
最后一个则是女性视角,既然是关于东北女性文学的研究,性别场域就是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角度。女性群体中的女性写作,与男性作家相比,自是拥有别样的艺术风格。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女性文学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梳理,以期对新时期以来东北女性文学的认知更加全面和具体。
依以上思路,本书重点要解决的是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文学写作与地域文化的特殊关系,尤其是作为女性写作所特有的细腻和感性如何体会并呈现出这种关系;二是东北女性文学的文化身份确认,即其所独有的性别意识特征及性别叙事类型;三是如何不拘于大量的文本而能形成具有统摄性的模式梳理,并能在不同体裁文本之上形成一种同样具有统摄性的特征指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