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演唱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流行歌曲的大众性

“孤独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这首《掌声响起来》,非常准确地道出了流行歌曲与人民大众的关系,它是根植于人民大众,又依赖于大众这片土壤生存并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演唱者不是为在歌声中表现一下自我而演唱,而是为了呼唤那些与自己有着相同情感经历的人们来共同面对人生。

一个寒冷的夜晚,依然是熟悉的灯火,依然是熟悉的小径,远处隐约地飘来自己的歌声,寻着歌声方向走去,台湾歌星王杰发现一位六十开外的老者,正聚精会神地坐在一台老旧录音机旁听自己的歌,面容是如此安详而宁静……在专辑《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出版前三个月的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王杰一贯表现自我、无视听众而自娱的心理。当时面对那位听歌的老者,王杰哭了,他发现自己一首极普通的歌曲,却在安抚着一颗孤独、疲惫的心。超越了年龄时空的共情,使整个世界充满了友爱和亲情,这是音乐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是一位歌唱家毕生事业的全部含义。

一首民众喜欢的歌,如同八方云雨会唱,九州风雷和声。在20世纪80年代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费翔一曲《冬天里的一把火》使他一夜成名。一时间,神州掀起了一股费翔热,由他灌唱的录音带,几天之内销售一空,街头巷尾到处传唱《冬天里的一把火》,甚至有人戏谑地把大兴安岭火灾说成是费翔唱起来的,这虽是不着边际的玩笑话,却从侧面说明了流行歌曲是如此具有摄魂夺魄的魔力。

现代技术可以将人声高、保、真扩大数万倍。因此,无须我们去顾虑声音如何具备穿透力,让剧场最后一排观众听清,音响系统可以将你的声音送达剧场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演唱者完全可以用自然人声去演唱,并能细致入微地表情达意。而作曲家更注意使歌曲的音域不至于过宽,使之更便于在群众中传唱,加之歌曲内容又大多是人民关心的热点,人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以及对故乡故土的眷恋,对大自然的赞美等等。这一切都是作者、演唱者真情实感的自然表露。因此,人民喜欢它。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想象下当听了三十几年革命歌曲的中国人,第一次接触邓丽君声线软绵的歌曲时那种心灵的震颤。因为这样的声音,邓丽君虽然远在海外,却如同在我们身旁,和着我们的心声歌唱。不同于那之前人们听到的歌曲,虽然天天在耳边轰鸣,却仿佛与自己毫不相干。可喜的是,随后的词曲作家和演唱者,终于迎来了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懂得了如何让自己的心灵和作品更贴近人民,并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如《妈妈的吻》《思念》《烛光里的妈妈》《故园之恋》《苦篱笆》《亚洲雄风》等,使那时的我们在华人音乐世界里不至于留下太多的惭愧和遗憾。今天的华人歌坛,已不再是港台歌曲一统天下了,深谙流行音乐创作的新一代音乐人,用自己不再陌生的手法,创造了新时代的音乐,如今可以横跨华人世界。刀郎的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让谭咏麟学习翻唱,便是最好的例证。

流行歌曲的大众性还表现在歌曲可听性和可唱性的完美结合上。一般来讲,一首好的歌曲旋律应该是利于传唱、便于上口的,第十一亚运会的征歌活动整整进行了一年之久,数以千计的应征者奋力创作、见仁见智,而唯有《亚洲雄风》举国传唱、家喻户晓,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这首歌的可听性与可唱性达到了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