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刘协,今日造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朕,回来了!

汉,初平三年。

五月,时值炎夏。

长安城内,一具肥得流油的无头尸体,肚脐眼被人插入灯芯。

士兵们以其腹中膏脂为油,点燃作灯。

看着这个祸害苍生的魔王终于成了尸体,围成一圈的士兵一言不发。

但他们剧烈颤抖的瞳仁,无声诉说着心底的激动与兴奋。

殃国之贼,终于死了!

与此同时,未央宫内,兵甲林立。

一位十二岁的少年,身着华贵纁裳,面庞年轻瘦削。

本应天真烂漫的年纪,却有着一双看破浮生世事的成熟眼神。

正是当今的大汉皇帝,天命之子——刘协!

不过这一次,他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小屁孩,而是已经活过一世,重生归来的天子!

刘协站在宫殿门前,看着殿阶下的众人一片混乱,习惯性地摩挲下巴,默默思索起来:

“想不到天可怜汉,竟让孤……不,是让朕重活一世!

“这一世,朕要自己掌握命运,再不能重蹈覆辙!

“要想不被曹贼再次挟持,就得避免李郭之乱。

“而要避免李郭之乱,就得阻止王允掌权……”

正想着这些时,两道身影趾高气昂地步上台阶,径直朝他走来。

右边之人年过半百,身着玄色深衣,腰系青玉组佩,身量清瘦,鹳骨微突。

正是巧施连环计,让吕布杀死董卓的谋主——王允,王子师!

而他身旁之人,身长九尺、面如冠玉、高大威猛。

身穿百花战袍,腰扎丝蛮大带,足蹬飞云战靴。

正是当今无人敢质疑的天下第一猛将——吕布,吕奉先!

此刻他正单手捧着托盘,托盘上有颗盖着白布的人头。

鲜血浸染白布,透出一缕殷红,不用问也知道,这定是那董贼的头颅!

刘协看着二人,心头涌起十分复杂的情绪。

虽说除暴董,王允居功至伟。

但前世对方居功自傲,不愿赦免李傕郭氾率领的凉州兵,直接导致了李郭之乱的发生!

害得长安城再遭涂炭,他这个皇帝也被挟持多年,最终落到曹操手中。

对于王允,他是既感激又痛恨!

而对于吕布,他则既忌惮又可惜。

亲手杀死董卓,对于前世年幼的他来说,无疑是照亮他未来之路的大英雄!

如果当年对方没被贾诩辅佐的李傕郭氾击败,或许真能成为大汉忠臣,流芳千古。

但可惜的是,对方后来割据徐州,却企图与伪帝袁术联姻,背叛汉室,让他大失所望。

对方反复无常的性格,也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亡。

不过这一世,他不会再让这位猛将走上死路,而是乖乖为他所用,为汉室复兴贡献一份重力!

当然,想用好这只不愿郁郁久居人下的虓虎,也并非那么容易……

二人很快来到刘协面前,躬身行礼。

王允看着年幼的皇帝,得意扬扬道:

“陛下,臣等不负众望,终将逆贼董卓诛灭!

“陛下请看。”

王允抬手,示意吕布掀开白布。

吕布见小皇帝没有露出畏惧之色,便一把将白布掀开,露出血淋淋的人头!

人头双目瞪大,眼中还残留着临死前的惊愕与恐惧。

王允本以为小皇帝会被这惊悚的一幕吓到。

却不曾想对方紧紧盯着人头,不仅没有丝毫畏惧,反而露出兴奋之色!

他不禁暗暗惊奇,一个年方十二岁的孩子,居然能对尸首这般不惧?

真不愧是人中之龙!

他自然不知道,面前的皇帝已是重生归来!

前世对方被曹操架空时,有大量时间跟随太医吉平学习医术。

后来被曹丕封为山阳公时,在山阳郡国内悬壶济世,施医救民,见过太多疑难杂症与奇形怪状的尸体。

区区人头,不过小儿科罢了!

看到董卓真的死去,刘协重重松了口气。

幸好他重生的时间点是在董卓死后。

若董卓现在还活着,那就很麻烦了……

他收回目光,重新看向王允,快步上前握住对方的手:

“卿真乃国之栋梁!除去董贼,朕可高枕无忧矣。不知司徒想要何种封赏?”

王允微微一愣。

想要何种赏赐?

当然是想要这朝堂上的权力了!

可他身为臣子,如何能主动索要?

只能先客套一番,相信这位小皇帝会把权力放给他的。

于是他躬身说道:

“为陛下分忧,为大汉除患,是臣分内之事,如何能向陛下索要赏赐?”

刘协笑眯眯地拍了拍王允的胳膊,对周围其他人道:

“诸位可都听见了,不是朕不赏司徒,而是司徒自己不受。

“想来司徒也知晓如今国库空虚,颇为朕考量啊!”

说着,刘协便在王允愕然的目光中,欣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此刻的王允,心里有一万匹马奔腾而过。

不是陛下?老夫只是客气两句,你还真不给赏赐了?

老夫立下如此大功,你真的好意思什么都不给?

王允隐隐觉得,这位小皇帝似乎比上次见面时要油滑许多。

难道是他的错觉?

但他清楚,如果再不说些什么,只怕真没法获得自己想要的权力了,于是连忙拱手:

“陛下确实不必赏臣什么东西。

“只是如今董卓方死,朝堂尚乱,陛下需一得力之人替您稳固朝堂。

“臣虽不才,斗胆请赐录尚书事之权!

“等朝堂足够安稳后,陛下再亲自管理朝政,也能轻松许多!”

听到这老狐狸狡猾的言语,刘协丝毫不感到意外。

若没有足够深的城府,又怎能撺掇吕布杀死董卓?

如果自己没有前世的记忆,对方立下如此功劳,他理应放权给对方。

但如今他已知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再放权给对方,无疑会重蹈前世的覆辙!

他不是刘阿斗,而王允也不是诸葛孔明,不值得他再赌一把!

所以即便对方的要求合情合理,他也毫不犹豫地回绝:

“朕虽年幼,然卿亦已年迈,每日决断朝中大事,势必会累垮身体,朕实不忍心。

“何况董卓之事尚在眼前,若朕还不亲政,只怕未必不会出现第二个董卓!”

说着,刘协用锐利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