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7章 和死神赛跑的赌博
罗夏站在堆成山的军火箱子前。
他心里还很乱。
这时,一个没想到的消息来了。
这个消息让他神经一下子绷紧了。
是关于坎贝尔总攻行动的详细情报。
情报通过一个很隐秘的渠道送到了他手里。
这渠道有点说不清。
可能是他早就安排好的人起了作用。
也可能是哪个一样恨坎贝尔的势力,想看坎贝尔倒霉,故意放了消息。
甚至,这里面还有【金手指】的一种说不出的预警。
不是清楚的画面。
是一种冰冷的“绝境预感”。
这感觉让他觉得血都快冻住了。
他因此对马上要来的风暴有了更具体的感受。
这份情报,比他之前猜的要详细多了。
坎贝尔的行动时间,定在了某个凌晨。
主要目标不只是抓华人帮的核心成员。
更重要的是,要突袭搜查几个地方,包括他们刚发现的这个废弃船坞。
坎贝尔想要缴获军火实物,拿到铁证。
参与行动的警察人数很多,是以前没有过的。
坎贝尔几乎把他能从伦敦调来的人都用上了。
这些人装备很好,甚至可能有冲锋枪这种那时候很少见的“特殊装备”。
战术也不是简单的冲进去抓人。
坎贝尔计划同时突袭好几个点,把华人帮分割包围。
他想一下子就把华人帮打垮,不给他们任何反应的机会。
这一切都说明一个冷冰冰的事实:坎贝尔这次不是来找麻烦的,他是来彻底“清理”的。
信息上的优势,这时候悄悄建立起来了。
罗夏比坎贝尔更清楚坎贝尔的计划。
但是,真正让罗夏全身发冷的,不是坎贝尔调来的大批警察,也不是那个看起来很周密的突袭计划。
而是情报里说出来的,坎贝尔计划里最阴险、最毒辣的部分。
一个真正的杀招。
就算坎贝尔的突袭没找到这数量巨大的军火。
就算罗夏能在这之前把这些烫手的山芋处理干净。
坎贝尔还是准备了后手。
他会利用行动造成的混乱,或者干脆就是提前准备好。
把“少量军火”——可能是他自己通过别的渠道偷偷搞到的,或者是以前行动缴获但没公开的几支步枪、几颗手榴弹——悄悄地栽赃到华人帮的重要地方。
甚至直接塞到罗夏或者陈黑子这些核心人物的床底下。
然后,“人赃并获”。
不需要找到全部军火,只要找到能定罪的“一部分”就行了。
这才是坎贝尔真正的底牌。
是一把涂满了剧毒的刀子。
他想把罗夏和整个华人帮彻底钉死在叛国和资助暴乱的耻辱柱上,永远翻不了身。
这时候,罗夏才算真正明白了对手有多冷酷,多不择手段。
坎贝尔根本不在乎真相是什么。
他只需要一个“结果”,一个能让他完成任务、洗掉耻辱、并且把华人帮彻底拔掉的结果。
栽赃陷害,制造“铁证”,这才是这位探长最后的,也是最要命的攻击。
罗夏立刻明白了自己面临的双重绝境。
他脑子里好像有两堵墙在不断靠近,把他死死夹在中间。
一方面,他找到了真的军火。
但这批军火数量太大了,沉甸甸堆在眼前,就像死神的请帖。
想在坎贝尔行动前这很短的时间里,把它们安全转移或者彻底销毁,几乎不可能。
一旦坎贝尔的警察冲进来,看到这满仓库的武器,那就全完了,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另一方面,就算他真的运气好,能奇迹一样处理掉眼前的真军火,让坎贝尔扑个空。
那又怎么样?
坎贝尔那个阴狠的栽赃计划还是会执行。
“证据”会被“找到”,罪名会被“证实”。
等着他们的,还是毁灭性的打击。
找到军火是死路。
找不到军火,也是死路。
坎贝尔布下的,是一个差不多没法解开的杀局。
不管罗夏怎么选,好像都逃不出这张精心编织的网。
冰冷的雨水顺着破屋顶滴下来,打在罗夏脸上,和冷汗混在一起。
他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压力,几乎要把他的骨头压碎。
同时,关于坎贝尔马上要发动总攻的消息,像瘟疫一样,也在华人帮内部快速传开了。
这可能是坎贝尔故意放出的风声,想制造恐慌,瓦解华人帮的抵抗。
也可能是帮派内部人心惶惶,各种猜测和流言最后的结果。
总之,效果达到了。
华人帮内部的恐慌,一下子到了顶点。
那些本来就对罗夏不满的保守派,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又活跃起来了。
他们更大声地向“陈先生”施加压力,话说得很难听,差不多是在逼宫。
“不能再等了!陈先生!交出罗夏!只有交出他,坎贝尔才可能收手!”
“他就是个灾星!为了他一个人,难道要我们整个华人帮陪葬吗?”
“再犹豫下去,等警察冲进来,一切都晚了!”
甚至有人已经忍不住了,开始偷偷找门路,想私下联系坎贝尔。
他们想通过出卖罗夏来保住自己,演一出“戴罪立功”的丑戏。
“陈先生”这个老江湖,这时候也真正感觉到了什么叫头疼,什么叫走投无路。
他动用了所有的人脉和关系,花了大笔的钱。
却发现面对坎贝尔这种从伦敦来的、手里拿着“大道理”的强权人物,他以前那些在伯明翰很有用的手段,都显得那么没用。
罗夏定的三天时间,快到了。
但他好像没带回希望,反而带来了更近的毁灭。
“陈先生”眼里全是累,是急,甚至还有藏不住的绝望。
他看着罗夏,嘴动了动,想说点什么。
最后只变成一声很重的叹气。
放弃罗夏。
这个想法,估计在他脑子里转过不止一次了。
整个华人帮,就像暴风雨里快翻的破船,随时会散架。
罗夏不光要面对坎贝尔的猛烈打击,还要防着内部人的背后捅刀。
可就在这种里外夹击、快要窒息的死境里,罗夏反而非常冷静,甚至有点冷酷。
外面的吵闹和死亡威胁,好像被什么东西挡住了,进不到他这里。
他的脑子转得特别快,像个精密的机器。
疯狂分析每个细节,每条信息,每个可能的变化。
想从这个解不开的死局里,找到那一点点活路。
他看得很清楚,坎贝尔用心歹毒。
“人赃并获”。
这四个字在他脑子里不停地响。
不管是真家伙,还是假的,坎贝尔都需要一个“现场”。
他需要一个能把他和华人帮钉死的“证据”。
所以,破局的关键,不是怎么把眼前的军火处理干净。
也不是怎么证明自己清白。
因为坎贝尔根本不给他机会证明。
关键是时间和地点。
必须打乱坎贝尔定好的计划。
要让他在不对的时间,去不对的地方,抓不对的人,拿到不对的“证据”。
罗夏也清楚地感觉到,这场危机里不止他和坎贝尔两个人。
伯明翰这水底下,藏着各种势力。
那些真正跟军火有关系的幕后黑手。
那些盯着华人帮地盘的对手。
甚至还有些跟坎贝尔有仇的势力……
这些第三方,也许能用来搅乱这盘棋。
一个很大胆,甚至说很疯狂的计划,像黑夜里的火星,开始在罗夏脑子里亮起来。
既然没法退了,那就干脆主动出击,把这潭水彻底搅浑!
核心想法很清楚:利用坎贝尔要发动的总攻,借他的力,反打他一下。
他不能等着被审判。
他要在坎贝尔动手前,主动引爆军火这件事!
但这个引爆点,绝对不能是华人帮,更不能是他自己。
必须想办法把所有线索和注意力,转到真正的幕后黑手身上。
或者转到某个合适的第三方势力那里。
甚至,可以反过来用这批军火当诱饵。
设一个更大的陷阱,让坎贝尔这条疯狗,去咬一个更强、更让他头疼的敌人。
最终目的,是嫁祸给别人。
或者,最少也要能金蝉脱壳,让华人帮从这场风暴中心脱身。
手里这批真军火,就是实现计划最好的工具,也是唯一的本钱。
罗夏的眼神变得很尖锐。
他可以偷偷转移一小部分军火。
不用多,几把枪,几箱子弹,或者几颗手榴弹就够。
把它们小心放在某个跟第三方势力有关系的地方。
比如,某个知道是爱尔兰共和军同情者窝点附近。
或者,某个跟坎贝尔有老仇、正好又有走私前科的本地帮派仓库里。
然后,用一种看起来不经意,但又能准确传到坎贝尔那里的方式,把这个“线索”透露出去。
坎贝尔急着立功,可能会不择手段。
或者,干脆设计一个“意外”,让坎贝尔自己“发现”这个线索。
那样效果更好,更能让他不怀疑。
同时,剩下的大部分军火,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处理掉。
沉到运河底?
分散藏到更隐蔽的地方?
或者……一把火烧干净?
不管哪种方法,都必须干得干净利落,不留一点痕迹。
光有诱饵和处理掉的“赃物”还不够。
在坎贝尔按计划发动总攻的那个时间点,罗夏还需要在伯明翰别的地方,制造足够多的混乱。
这混乱要刚刚好。
既能有效分散警察的注意力和人手,给自己处理军火、布置陷阱争取时间。
又不能闹得太大,把自己烧了。
也许可以挑动一下意大利帮和其他小帮派早就有的矛盾。
让他们在城市的另一头打一架,不大不小就行。
或者,在某个不重要的仓库制造一场不大不小的火灾或爆炸,吸引消防和警察过去。
甚至,可以匿名散布些工厂裁员或者扣工资的谣言。
利用那些本来就不满的工会或者底层工人,制造点小规模的骚乱或者罢工。
让整个伯明翰的警察系统忙得团团转。
声东击西,瞒天过海。
这个计划的每一步都风险巨大,像在悬崖上走钢丝。
一步走错,就是摔得粉身碎骨,再也翻不了身。
它需要计算精确到秒,需要执行万无一失。
更需要核心团队的人绝对信任和配合。
罗夏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波动。
他必须马上去说服“陈先生”。
说服悭哥和陈黑子。
还有他手下那些最忠心、最能打的兄弟。
罗夏需要告诉他们现在的绝境。
必须让他们懂,退让和妥协就是死路一条。
要让他们相信,也许真能从这个死局里杀出一条活路。
时间真的不多了。
“陈先生”和核心团队的人听了,又震惊又怀疑,但最后还是决定赌一把。
拿到他们的支持后,罗夏的计划马上开始执行。
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
转移军火的小队趁着夜色和雨水行动。
他们悄悄离开船坞,赶去定好的地方。
负责布置诱饵的人手很小心。
他们擦掉所有可能留下的指纹。
他们要保证“线索”出现得非常自然。
情报网也动了起来。
他们用各种方法把一些零碎消息传到某些人耳朵里。
目的是引导那些人的注意力。
制造混乱的准备工作也在同时进行。
火柴、煤油,还有那些容易被煽动起来的情绪,都在暗地里准备着。
所有事情都在秘密又紧张地进行。
这真是一场和死神赛跑的赌博。
坎贝尔那致命的一击,就悬在头顶,随时会打下来。
而罗夏,已经在这张巨大的棋盘上,走出了他风险极大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