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唐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金笼锁雀,忍泪妆欢

“殿下,那窅娘说是在寝宫外候着了。”

陆安对李从嘉轻轻说了一句。

李从嘉咽了一口口水,总有一种偷鸡摸狗的感受萦绕在他的心头。

“我知道了,你让她先进来吧……”

他坐在周娥皇的身旁,接过宫女递给来的茶水,慢慢抿了一口。

大周后面无表情的看着经书,貌似心中一点波澜也没有。

方才他仔细思索了一番,窅娘入宫,想来是他叔叔特意送给他的一份礼物,至于为什么不送其他东西————

原因无他,自然是为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之前在朝堂之上张易作为第一颗棋子,已经成功完成了他的使命。“牵线搭桥”————让张易去同冯廷巳做好对接,为的就是向宋党等人表明态度。

这些东西他都想到了,只是让他难堪的是他竟然被李景达给摆了一道。

本来想着朝议稍微强硬一些就可以向李景达表明态度,没成想自己这位叔叔依旧对他不放心。

也难怪,毕竟李景达当初差点就踩着他那位好父亲上位了。

想到这儿,李从嘉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大统之位,本来就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自古皇权便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弟及的隐藏条件便是皇帝没有嫡长子。

烈祖李昇尚且在位的时候,为人刚毅开朗,博闻强记。相比较自己的老爹,曾因在宫中亲自调弄乐器被烈祖撞见,李昪甚至为此责备了他好几天。

这两个儿子一对比,正常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出自己的继承人。

但朝中官员的意见便开始发力了,顺位继承是法统传续,自然应该立长,哪有立自己小儿子做太子的道理。

立长立贤,一度成为了朝臣们的讨论话题。

坚定的立长主义者,其中就有当时执政的宋齐丘和冯廷巳等人。

烈祖李昇贯彻了老李家浑浑噩噩,依附文臣的执政方针。干脆把李景达册立为了藩王,留下个“文能提笔兴儒雅,武可横刀靖塞戎”的美称。

简单来说,就是画个大饼,要你李景达这辈子镇守边疆,老老实实辅佐自己的哥哥。

升元四年(公元 940年),李璟就这样心惊胆战的登上了太子之位。后来李昪病逝后,李璟继位,在父亲灵前盟誓,相约兄弟世世继立,

李景达因此也就成为皇位的潜在继承人。

不过这些都是体面的客套话,只要李璟还有子嗣,他李景达就只能乖乖做个藩王。

李璟与宋党打的一手好牌,但是吴王李景达可就不这么想了————因为其实除了他有顺位继承权,李璟的另一位弟弟李景遂也获得了这个权利。

那这位李景遂现在身在何处呢?

坟头草已经长了三寸!

李景遂最初被立为皇太弟,但他无心皇位,多次上书请求归藩,奈何兄弟情深,李璟舍不得放他回去。

当时李景遂、李景达兄弟在外出征屡战屡败,而先太子李弘冀取得多次胜利,威望超过两位叔父。

在这种情况下,李璟反而越发优待自己的弟弟,让李弘冀产生了一种错觉。后来先太子索性心狠手辣,毒死了李景遂。

皇权递嬗之际,凛冽无情!诸子争位,往昔同根之谊,瞬作齑粉!

说到底,还是要怪烈祖李昇的不坚决与国主李璟处事的模棱两可。

也不怪李景达心眼子这么多,毕竟朝堂上多是一些吃人的人。

至于这位窅娘,想来也不过是被吴王要挟,入宫什么的多是身不由己。

在这样的世道生活,除了依附权贵苟且偷生,哪还有什么自由与幸福可言。

李从嘉想到这身子稍微放松了一些,想来这窅娘不过是个寻常舞女,也好应付。

没过多久,就看见了一位二十岁左右舞女,身著一袭流彩霓裳,鲛绡为袂,跟在陆安身后,袅袅婷婷的进了殿中。

刚一进殿,便盈盈下拜:“小女窅娘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太子妃。”

李从嘉瞄了一眼周娥皇,见她依旧看着经书,不抬头。

“是吴王派你入宫来的?”见气氛有些不大对劲,李煜立马开口问道。

那窅娘能被派入宫来,想必也不是个什么憨傻之货。

听了这话,她立马反应过来,眼前这位太子殿下在探她的虚实。

窅娘跪伏在地,也不抬头:“侍奉殿下,是婢女的福气。”

“王爷只是给小女子了一个机会,让我能够有机会一睹殿下的英容。”

李从嘉本想借题发挥,问她吴王用意何为。

没想到这个女人反应还挺快,直接表明了自己是心甘情愿入宫,吴王只是她的一个跳板。

回答的情真意切,竟然让他找不到些许反驳的理由。

对于窅娘来说,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她本来就是农户之女,能够傍上权贵就是三生三世修来的福气,如今能够依附在太子身边,只要不惹他心烦,后半生便有了着落。

小人物的生存之道,度之,恐亦若是而已。

在入宫之前她便了解了太子殿下眼下的处境不顺,为此吴王李景达还特意给她家中送上了厚礼,只为了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但她心中哪里想过这么多,就算李煜不得圣心,他也好歹是个太子,自己把他伺候的舒舒服服,便是完成了入宫的使命。

李从嘉听了她的话也是沉思片刻方才眉开眼笑:“你先起来吧,既然是皇叔派你入宫的,就不用这般拘束了。”

好歹要给李景达一个面子,总不能真把她当作婢女对待吧……

再说了,为奴为婢,也并非是天生注定。

实话实说,常年接受新思想的熏陶,李从嘉还不是很习惯别人总在他面前下跪。

窅娘松了一口气,起身微微鞠躬:“妾身出身低贱,殿下把我当作奴婢使唤就好。”

不好,她是在暗示什么吗?

李从嘉扭头望了一眼周娥皇,眼皮子不由自主的跳动了一下。

要知道大周后所在的家族是江南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她的父亲周宗是李昪最为信任的人,在南唐官至司徒。

“咳咳。”李从嘉朝周娥皇看了一眼。

窅娘瞬间会意,知道是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对着大周后磕了一个响头。

“冒犯太子妃,奴婢罪该万死!”

周娥皇歪了歪嘴角,虽然她心中也清楚窅娘不是李煜的新欢,但是作为女人心里总是有些难受。

“起身吧,我无碍。”她再顺口问了几句窅娘的相关信息。

作为太子妃,理应将李煜身边之人的底细摸个清楚。

两个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就完成了输诚效忠与责任划分。

既然窅娘入住东宫,是要承担照顾李煜生活的责任——东宫之内,可是不养闲人。

李从嘉倒是心大,听这两个女人的对话给他带来了一种错觉——貌似窅娘与大周后也不是不能共存。

他大气的挥了挥手,随口就允诺了将自己寝宫的偏房赏赐给了窅娘,一间小屋子,给你住了又有何妨。

窅娘听了,心下也是欢喜,没有想到这位太子殿下竟然能够如此大方。

李从嘉哪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明摆着窅娘是李景达派来的“监视器”,自己当然要好好利用一番。

女人么,想来给点甜头也就容易忽悠了,更不用说像是窅娘这般出身贫寒的女人了。

李从嘉对她点了点头:“既然留在了我的身边,务必要谨记东宫事务一切都要听从太子妃的调遣。”

李煜向周娥皇咧嘴一笑,主次有别他还是分的明白的。再说了,在此关键时期,他可不愿意看到后院起火。

窅娘听后几乎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另外,我最讨厌三心二意之人,你可明白?”

三心二意当然不是指她移情别恋,窅娘没有这个胆子也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李煜话中所指无非是“忠诚”二字,你用“忠诚”换取我给予你的钱财与地位。

双赢的买卖,就要看你是怎么选了。

退一万步来说,你窅娘既然已经入了东宫,便是在我李煜的掌控之中…………

你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窅娘愣住片刻,她也没有想到李从嘉会这么直接,心里纠结一阵之后方才开口说道:“奴婢明白,以后凡是殿下让我说的我便说,若是殿下不希望我说的,我就算是被刀架着脖子也一句话不说。”

倒也是个直率的人,不过谈吐也太过粗鄙了。

李从嘉摆了摆手:“有本宫在,也没人敢拿刀架着你脖子。”

“我叫你做些什么你照做便是了。”

窅娘毕竟不算自己的心腹,顶破天不过是一个利益的交互者,还是应当有所防备。

“殿下,还有一事。”窅娘面色有些异常,不自然的看着他。

李从嘉“嗯”了一声,侧身听着。

“妾身侍寝…………”

侍寝?!

李从嘉心头一震,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他握住身旁周娥皇的手,有些为难的说道:

“你毕竟是皇叔送进宫的,也没有个什么名分,侍寝一事暂且搁置,你只需要在偏殿住着就行了。”

他叹了一口气,自从穿越到南唐以来他就没有与周娥皇行过男女之事,现在窅娘提出侍寝,不是要狠狠的抽他的脸么?

幸好他反应的快,回答的及时。

且不论大周后毕竟是册封的太子妃,就她身后的周氏宗族他也是丝毫不敢惹。

李煜低着头,神情复杂。

窅娘倒是通情达理,轻轻笑了笑:“那要是没事,奴婢便告退了。”

想来也该留点空间给他们两个人,窅娘识趣的看向了李煜。

李从嘉正准备开口就看见了身旁的周娥皇面带笑意的指了指窅娘:“本宫听闻你是舞姬,可否舞上一曲?”

李从嘉一愣,也没个什么音乐的就让别人跳舞,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吧……

太子妃不怀好意,窅娘也没有理由拒绝,只好谨慎的说道:“那让太子殿下和娘娘见笑了。”

窅娘足尖点过青玉砖的刹那,缠臂金钏忽地坠地。十六幅月华裙旋开时,恰似北斗悬在李从嘉眼前晃动。

““这…这比全息投影还真实啊。”他无意识呢喃,看着窅娘反身折腰的弧度——那抹纤腰竟在鲛绡纱下勾出一道完美的曲线。

突然有些理解了韩熙载晚年的快乐生活了……

倒也不是动心,而是李从嘉这样的牛马打工人从来没有见过这般美景。

在现代的时候,他也就是个朝九晚五的社畜管理员,对于古代美人起舞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剧的零星片段之中。

周娥皇看着丈夫瞳孔里跳动的烛光尽数被那抹窈窕身影占据,心里倒不是什么滋味,索性站起身离开了大殿。

李从嘉伸手欲拦,却只抓住她遗落的云纹锦帕。

这下可好后院也不见得安宁,重生在这混乱世道,又有几个人真正懂他呢?

他苦笑着将锦帕覆在眼前,任帕上苏合香混着香气渗入肌理——

这太子当的,倒比乙方赶提案还累。

——————————

注释:

①:周宗(约876年—956年),字君太,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大臣、外戚,大小周后的父亲。初任昪州牙吏,后投奔南吴权臣徐知诰(日后的南唐开国君主李昇)麾下,支持南唐建立,李璟继位后留守东都,年老以司徒致仕,归于金陵,病逝于家中。

南唐建国,擢为内枢使、同平章事,迁侍中,颇得亲信。后因宋齐丘等倾轧,罢为镇南军节度使。李璟继位后复出,以司徒致仕。卒年七十余。二女均为后主的皇后。

②:小周后(950年-978年),名不详,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周娥皇(大周后)之妹。

开宝元年(968年)十一月,立为国后,南唐亡国后,随后主被俘入北宋京师(今开封)。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后主死于汴京,小周后不久亦与世长辞。小周后容貌美丽,神采端静,有才情,曾创作《击蒙小叶子格》一卷,是叶子戏规则的早期记录。

ps:传闻小周后与宋太宗有过一段故事,感兴趣的读者自行了解。

(后续小周后会登场,与李从嘉的关系大家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