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圣从十万次挥刀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论道会

回到府中。

韩仁直奔练武场,又命马夫将自己的乌角黑鳞马牵出来。

这匹马体格比马厮中其他所有马都要大,而且胆子很大,见狮虎都不畏惧。

练武场内,也有几位公子在此练武,看到韩仁到来,又看到他身后的黑鳞马,一个个羡慕无比。

不过,韩仁与他们关系不算亲近,这些人也没有哪一位敢上来搭话。

”公子,武考时,每个人都只能骑普通马,而且乌角黑鳞马力大无穷,一蹄踏下去,能将一头猛虎踢死,正常体道三境以上武者才能尝试骑乘,我建议您还是先从普通马匹练起比较好。”旁边马夫劝说道。

他是在府中待了十几年的老马夫,并非罗夫人的人,也对韩仁没有敌意。

”无妨,我不过是骑马转一转,不会有事。”

韩仁翻身上马,在校场中转悠了起来。

黑鳞马甚至没有跑动,只是在慢悠悠走路。

韩仁有自知之明,他的马术粗浅,骑着普通马能上路,但骑黑鳞马不行,若是快速奔跑起来,有一定失控风险。

如此慢悠悠晃荡最是稳妥,因为他环绕练武场转了一圈后,面板上,神风驯马术的练习次数上涨为1。

“不错,让人练习马术需要在马背上做出各种动作,我只需骑马转悠便是,这轻松了不知多少倍。”韩仁心道。

他转悠了两个时辰,练习次数涨了52次。

这才是第一天,等以后熟悉了,他可以慢慢加快速度,只要不跑动起来,不失控就行。

中午时分。

韩仁回到翠柳苑,两位婢女送来午饭,果真比之前丰盛了不少,足足二十八道菜,外加一碗滋补气血的养生汤。

“这生活实在太奢侈浪费了。”韩仁感叹。

他节俭惯了,突然一顿饭二十八道菜,着实有点不习惯。

但这是罗夫人的安排,他也改变不了什么,他听闻罗夫人更奢侈,有时一顿早饭,单单糕点就有三十六种,只挑今日最想吃的吃两口,其他都会扔掉。

半个时辰后,韩仁吃饱喝足,起身正要去练武,突然有人拜访,婢女将他带到了翠柳苑。

“韩公子,我家大人是天玄楼楼主,派我来陪你送上一封请帖,明日有一场论道会,您若是有空,务必要来一趟,我家大人很欣赏你,想和你见一面。”来人是一位黑脸大汉。

“论道会?我知道了,有空我会走一趟。”韩仁接过请柬,黑脸大汉扭身离去。

“京城很多大人物都喜欢谈玄论道,这风气在一些世家公子间也很盛行,而天玄楼举办的论道会名气最大,被邀请之人都很不一般,去瞧瞧也能增长见识。”韩仁心头思量。

次日。

韩仁如约抵达天玄楼,大门口有不下上百抬形形色色的轿子,这说明有很多客人都是朝廷官员,因为百姓是不允许坐轿的。

“公子里面请。”

大门口有一队护卫,韩仁上交请柬,顺利入内。

一楼大堂里已经坐满了人,往上几层是一间间厢房,里面的人透过窗扉能看到一楼动静,外面的人却是看不到里面。

韩仁也被带到了其中一间厢房,不多时,有一位老者来到大堂中央,宣布论道会开始。

“今天论道会的主题是一篇古经,其名为两圣残经,中古时期道家圣人王不行和儒家圣人张群乃是挚交好友,常在一起讨论天道人道,其弟子将两人言论记录整理,形成了这一篇古经,我便以此经为引,各位需在纸上写出自己对天道人道的见解,待会儿会有人收走,我天玄楼将以秘法评定文章高下,名列前三者,可为其搜集一件宝物。”

韩仁坐在厢房里,面前桌子上有笔墨纸砚,门外还有侍者随时恭候。

老者在一楼大声诵读起了这一篇古经,而门外侍从也将写有这一篇古经的文书送到了他面前。

他仔细翻看了一遍,他之前并没有看过这一篇古经原本,不过他在山洞中,看过很多大人物的笔记,其中有不少提到过这篇古经。

法念之道,说到底是要感悟天道,只是天道繁杂,所以漫长时光里产生了不同理解,最终形成几百上千条道路,而其中诞生过圣人的就被称为诸子百家。

韩仁于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再结合众多大人物的心得笔记,快速写下一篇文章交给了门外等候的侍从。

他心中颇为自信,第一,他所学浩然正气诀,乃是古儒道最正统法诀,其中对于天道人道的阐述极其高妙,他也学到了精髓。

第二,他结合了很多大人物的笔记,相当于站在巨人肩膀上,文章必然很不一般。

而结果也的确如此,两个时辰后,老者将这些文章逐一投入一尊半人高,泛着青铜光泽的大鼎,上面有各类花鸟兽纹。

这尊大鼎名为社稷之鼎,可以检测文章与天道契合度,并激发种种异象,契合度越高,那异象越显著。

这是一件强大法宝,从未有过失误。

当韩仁的文章被投入大鼎,一刹那,大鼎中冲出一团金色烈焰,足足有七八丈高,一枚枚浑圆饱满的烫金文字从中飞出,在空中排布出韩仁所写文章,以至于楼阁里所有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而这文章之后,还有宫殿虚影浮现,甚至还能听到孩童读书的声音。

一时间,天玄楼里很多人都面露异色,双眸盯着这一篇文章,细细品读起来。

只因社稷之鼎所激发的虚幻火焰最多也只能达到九丈。

九丈,是理论极限,代表这一篇文章所蕴藏的思想见解就是天道的一部分,就算是圣人也难以做到。

韩仁的人道之焰最高达到了八丈三,这已经是论道会中极难见到的情况,历代论道会里,人道之焰能超过八丈的都屈指可数。

“妙!”

“这一篇文章作者不知是何方高手,见解竟如此独到。”

“看完这篇文章,老夫突然有所顿悟,今日回去就冲击合象境!”

大殿里响起了窃窃私语声,韩仁包厢外突然传来侍卫的声音。

“韩公子,我家大人说,你的文章激发出了八丈三人道之焰,必定是这一届论道会前三,他想要见你。”

“好。”

韩仁起身,跟着侍卫来到最顶层一间厢房。

“大人,韩公子已带到!”

“进来吧!”

韩仁推门而入,看到前方椅子上坐着一位浓眉青年,左臂袖口空荡荡的,右手端着一碗茶,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厚重如山的气势。

“墨家高手?”韩仁心头低语。

墨家,修百工之气,往往给人一种巍峨如山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