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HTML简介
HTML的英文全称是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意为超文本标记语言,它是互联网上描述网页内容和外观的标准。
HTML作为一款标记语言,本身不能显示在浏览器中。标记语言经过浏览器的解释和编译,才能正确地显示网页内容。HTML版本从1.0到5.0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单一的文本显示功能到多功能互动,许多特性经过多年的完善,使它成为了一款非常成熟的标记语言。
HTML不是一款编程语言,而是一款描述性的标记语言,用于描述超文本中内容的显示方式。例如,文字以什么颜色、大小来显示等,这些都是利用HTML语言来描述的。其最基本的语法就是<标记>内容</标记>。标记通常是成对使用的,有一个开头标记和一个结束标记。结束标记只是在开头标记的前面加一个斜杠“/”。当浏览器收到HTML文件后,就会解析里面的标记,然后把标记相对应的功能表达出来。
例如,在HTML中用<I></I>标记来定义文字为斜体字,用<B></B>标记来定义文字为粗体字。当浏览器遇到<I></I>标记时,就会把<I></I>标记中的所有文字以斜体样式显示出来;遇到<B></B>标记时,就会把<B></B>标记中的所有文字以粗体样式显示出来。
HTML中的标记还可以嵌套,也可以放置各种属性。此外,在源文件中标记是不区分大小写的。
HTML定义了以下4种标记,用于描述页面的整体结构。
<!doctype html>标记:告知浏览器文档所使用的HTML规范。
<html>标记:它放在HTML文件的开头,表示网页文档的开始。
<head>标记:出现在文档的起始部分,标明文档的头部信息,一般包括标题和主题信息,其结束标记</head>指明文档标题部分的结束。
<body>标记:用来指明文档的主体区域,网页所要显示的内容都放在这个标记内,其结束标记</body>指明主体区域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