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章 教我骑摩托
宋薇没想到自己只是两天没下地,外面就传陈东年把她打的下不了炕,出不了门。
到底是谁啊,这么期待她挨打。
没影儿的事传的神乎其神,如果不是她今天听见,还不知道要传到什么时候去。
宋薇郑重其事地对那两人说:“陈东年没打我,我不出门是因为不想下地,天太热,村里没啥好玩的,待在家舒服。”
那两人一副我听你扯的表情,新媳妇不好意思承认罢了,亲昵地挽着胳膊走了。
宋薇挽上张苗苗的胳膊,连连感慨,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她们从裁缝家出来,天已经黑了,月光铺了满路,不用手电也能看清回家的路。
对面有个戴鸭舌帽的男人与他们擦肩而过,宋薇觉得背影眼熟,张苗苗正在和她说今天下地的趣事,她没太在意。
到家门口,宋薇叫张苗苗一块吃晚饭。
张苗苗麻溜回自己家。这年头,谁家饭也没有多的,小时候出去玩,父母叮嘱最多的是,到饭点马上回家。
张苗苗进院,陈越刚下台阶:“我刚想去接你。”
“一共也没多远。”张苗苗嘴上这么说,心里甜滋滋的,谁在幸福的时候能忍住笑呢?
进门,公共婆婆已经吃上了。
婆婆瞅了她几眼,见张苗苗没反应,不满地说:“你别和陈东年家的来往,小心把你带坏。”
她就知道,今晚不让她去就是不想她和宋薇玩,张苗苗咬了一口馒头,“妈,我们一个村的,她什么人我比谁都清楚,外面的话信不得。”
“我可亲眼看见她撞墙了,谁家好姑娘新婚当天寻死觅活,给婆家添晦气,我看陈东年娶了这个媳妇,气数没以前好了。”老太太两指夹着筷子说。
“妈,你看见了咋没拦着。买药花了不少钱呢。”陈越盛好饭给张苗苗。
张苗苗扑哧笑出声,看见自家婆婆阴森森的眼神,立马噤声。
也就陈越敢这么说他娘。
“你一个做媳妇的,怎么让男人给你盛饭?”
她好好的儿子,让张苗苗指挥的跟狗似的,当妈的看了能舒坦吗?
还敢笑。
“我不给苗苗盛,给别的姑娘盛,你老也不乐意啊。”
陈越治他妈很有一套。句句有回应,句句让人不舒坦。
婆婆一脸菜色,张苗苗憋笑憋得辛苦。
为了不笑出来,她得说点话:“我把薇薇送我的布料做裙子了,还没穿过裙子呢。”
张苗苗一脸希冀。
婆婆泼冷水:“裙子是城里人穿的,你一个下地干活的,像话吗?明天去,跟彩霞说,改成裤子。”
“妈,照你这么说,城里人还吃饭呢,下地的人不吃饭吗。”陈越稳稳接住,并抛回去。
张苗苗实在憋不住,哈哈笑出声。她就是看上陈越会站在自己这边,才坚持嫁给他的。
日子啊,怎么可以和谁过都一样。
张苗苗吃了饭,欢天喜地指挥陈越洗碗。
婆婆面色发青,叽里咕噜骂了句什么,“我洗。”
一屋子两个女人,哪有让男人洗碗的道理。
万籁俱静的村庄,黑暗渐渐褪去,天边泛起一丝青灰,各家烟囱里冒出炊烟。
王素兰总觉得心突突跳,宋薇一个姑娘家,要自行车干什么,去镇上有摩托,何必再浪费钱。
女人的直觉告诉她,一旦买了自行车,宋薇可能就再也不回来了。
那可是狠下心撞墙还想喝药的人,才过了多长时间,总不能已经死心了。
宋薇肯定还抱着不想和她儿子过日子的心。
宋薇开开心心梳头,王素兰拉着陈东年去了灶房,母子俩不知道嘀咕什么。
王素兰把担心的事和陈东年说了。
陈东年:“不会,妈,我在呢,她一个姑娘人生地不熟,能上哪儿。”
王素兰千叮咛万嘱咐,看着儿子儿媳出了门。
摩托在力哈桥向右拐,驶向县城。
宋薇在高楼大厦里生活过,自然不会觉得九五年的小县城有什么好,她只想买了自行车,最起码出村方便。
陈东年坚持要买全新的,他悄悄告诉宋薇,村大队正式聘请他去做会计,一个月能拿一百五十块,两个月的工资买一辆自行车,划算。
旧的万一有什么毛病,到时候修起来也得花钱不是。
宋薇一想也对。
欢天喜地摸着新自行车。
问题来了,她以前骑车次数不多,永久牌自行车的款式比她以前骑过的车都高一些。
陈东年拍了拍车座:“试试?”
宋薇单腿跨过车,幸好原主一米六八的个子,不然今天都骑不上去。
她双脚踩上脚蹬,歪歪扭扭走了一段,掉头歪歪扭扭骑回来。
看着宋薇的蛇形走位,陈东年担心,她真的能骑回去吗?
骑了两圈后,宋薇放弃了,扁着嘴说:“我不要了。”
从陈家坪到力哈桥,再从力哈桥到县城,起码得两个小时。
她屁股会开花。
陈东年以为她嫌贵,就差把钱掏出来给她看了。
宋薇拉着他的胳膊,低声说:“我不喜欢。”
回去的路上,宋薇提着一袋小零嘴坐在陈东年身后,突然说,“你教我骑摩托吧。”
别说陈家坪,就是放眼整个镇上,也没有骑摩托的女人。
“你想去哪里我送你。”摩托不好掌控,有点危险。
“你教我嘛,等我学会了,载你去镇上。”
陈东年不敢想那场面。
“有空教你。”他媳妇还挺好学。
回家宋薇搬了个小凳子在院里晒太阳。
陈东年换衣服下地。
想起张苗苗昨天送水时,陈越那股嘚瑟劲儿。
他状若无意地说:“你无聊了来给我送水呗,就上次那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