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100多年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经历了由模拟成像到数字化成像质的飞跃。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设备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已成为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影像检查的速度越来越快、图像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检查技术不断完善,从二维成像到三维成像再到功能成像和分子影像,使医学影像学提高至一个新的水平。这些变化给临床诊疗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并有力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相对于影像设备和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诊断水平则处于一种相对平缓的稳步提升状态。一个影像科医生的成长需要经历基础知识学习、临床技能训练、诊断思维培养及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等长期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目前对于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像科医生大多能做出准确诊断。而对于疑难疾病的诊断则需要更为充足的知识储备、正确的诊断思路与合理的分析方法,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诊断结果。高端的影像设备和前沿的成像技术固然可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但常规临床影像诊断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同样不可忽视,甚至更为重要。
作为影像学界的同道,我非常欣慰地看到蓝博文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为持续提升影像诊断水平所做的不懈努力。很高兴得知他所带领的学科近年来积累了数万例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的数据库,为临床、教学、科研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欣喜的是,蓝博文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多院校、多学科专家团队反复讨论、精心筛选、结合最新技术和文献资料,完成了《临床影像疑难病例解析》的编写工作。该专著从临床实践中来,是对影像分析方法的阐释,是对诊断思路的梳理,是对疾病谱系的回顾,可谓对临床宝贵实践经验的深度总结和升华,是影像病例解析方面为数不多具有实用和学习价值的专著。
本书的编者均是来自临床一线的医生,著书的过程就是对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重构和再升华。本书的出版是对辛勤耕耘的医务人员的鼓励和鞭策。我很高兴为本书作序,并积极将此书推荐给同仁们,相信读者能从此书中获得受益和启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主任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