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研学是什么样的
实际上到今天,在欧美国家,研学作为教育产业已经发展成熟,并且形成多个分支,比如探索自然、体验历史、文化普及、兴趣拓展等,这些特色活动寓教于乐,与我们所说的游玩有本质的区别。在这个领域,也有过一些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
在中国,虽然这个行业刚刚起步,还不成系统,但由于需求巨大,市场上也已经出现了四类研学机构。
第一类是传统的夏令营、冬令营机构。内容主要围绕某个主题展开,如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等,主要通过学校渠道获取利润。
第二类是旅行社。由于旅游行业竞争激烈,很多传统旅行社开始转型从事研学旅行。他们往往从自己擅长的旅游领域入手,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和教育资源,在旅游中嵌入亲子、教育等元素,打包出售。
第三类是互联网平台。随着亲子游的火热,很多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入局亲子游,并通过平台优势,将研学旅行包装为一个单独的品类进行销售。
第四类是专业游学机构。这类机构既不同于传统的夏令营机构,又不同于旅行社,他们带着孩子去到国外的名校进行考察、参观,或者将国外的教育理念引入中国,如营地教育。
这四种类型的研学机构除了都是刚刚起步、还不成系统之外,更大的共性就是收费很高,价格基本上是同等配置旅游项目的2到5倍。
当然,作为父母,我们承担着保护、抚养、指引新生命的角色,要提供一切可能的资源,以满足孩子未来发展的需要。但仅仅靠偶尔去参加付费的研学活动,并不足以支撑孩子成长的需要。况且,这些研学项目作为商业化的产品和服务,不仅难以为不同的孩子定制化开展,而且在市场的浪潮里,很多研学项目最后都沦为大规模机械化的流水线产品。
而我所倡导的亲子研学,其实是一种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作为家长,如果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亲子研学陪伴,就可以为孩子的成长铺设一座桥梁,通过构建孩子研学的能力和思维,保护他/她在流水线的教育体系里不被吞没,保有自我的能动性,既能吸收学校教授的知识,又能活学活用,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从这个根本出发,我们其实可以通过DIY的方式,在相对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孩子、为家庭量身定制的亲子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