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肺痈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与西医学所称肺脓肿基本相同。

一、初期
初期——恶寒发热 咳嗽胸痛
银翘散(《温病条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肺痈初期,恶寒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胸痛,咳则痛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连翘 银花 桔梗 薄荷 牛蒡子 竹叶 荆芥 淡豆豉 生甘草 芦根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二、成痈期
成痈期——发热 咳嗽胸痛 咳吐腥臭脓血痰
千金苇茎汤(《外台秘要》)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肺痈成痈期,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苇茎 冬瓜仁 薏苡仁 桃仁
苇茎瓜瓣苡桃仁,清肺化痰逐瘀能,
热毒痰瘀致肺痈,脓成未成均胜任。
如金解毒散(《痈疽神秘验方》)
降火解毒。肺痈,发热烦渴,咳吐浊痰,脉洪大。
桔梗 甘草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
如金解毒芩柏连,再以山栀制火炎,
桔梗甘草除痰浊,热毒内盛肺痈痊。
白虎汤(《伤寒论》)
清热生津。气分热甚,高热大汗,大烦渴,咯黄稠脓痰,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生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
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犀黄丸(《外科全生集》)
清热解毒,化痰消肿。热毒瘀结,发热烦渴,胸中隐痛,气促,舌红苔黄,脉滑数。
牛黄 乳香 没药 麝香 黄米饭 陈酒
犀黄丸内用麝香,乳香没药与牛黄,
米饭和丸酒送服,痈毒消散保安康。
三、溃脓期
溃脓期——咳嗽气急 咳吐腥臭脓血痰量多
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
清肺化痰,排脓泄壅。肺痈溃脓期,咳嗽气急,胸部闷痛,痰吐脓浊腥臭者。
桔梗 白及 橘红 葶苈 甘草 贝母 薏苡仁 金银花
加味桔梗去芦头,葶苈白及添橘红,
贝母苡仁甘草节,再加银花祛肺脓。
桔梗白散(《外台秘要》)
功逐水饮,温下寒实。形证俱实,咳吐腥臭脓痰,胸部满胀,喘不能卧,大便秘结,脉滑数有力。
巴豆霜 桔梗 浙贝母
桔梗白散巴贝研,温下寒湿水饮蠲,
肺痈咳嗽痰腥臭,硬满而痛在胸胁。
四、恢复期
恢复期——咳嗽痰液清稀 乏力倦怠
沙参清肺汤(《家庭治病新书》)
益气养阴,清肺化痰。肺痈恢复期,咯吐脓痰渐少,痰液转为清稀,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
黄芪 太子参 北沙参 桔梗 薏苡仁 冬瓜仁 白及 合欢皮
沙参清肺桔黄芪,太子参及合欢皮,
排脓苡仁冬瓜子,益气养阴最堪奇。
桔梗杏仁煎(《景岳全书》)
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止血。肺痈恢复期,正虚邪恋,咯吐脓血痰,迁延不愈,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
桔梗 杏仁 甘草 阿胶 银花 麦冬 百合 夏枯草 连翘 贝母 枳壳 红藤
桔梗杏仁用甘草,银翘红藤与枳壳,
贝母夏枯加百合,恢复麦冬和阿胶。
黄芪汤(《江苏中医杂志》)
益气托脓,泻火解毒。肺痈表证已除,咯吐脓痰,气短乏力,舌质红,苔薄,脉细滑数。
生黄芪 鱼腥草 赤芍 牡丹皮 桔梗 瓜蒌 生大黄
益气润肠黄芪汤,鱼腥赤芍与大黄,
丹皮桔梗瓜蒌仁,气虚便秘肺脓疡。
桔梗、薏苡仁、冬瓜仁、白芷有促进排脓的效果,根据不同阶段配伍清热解毒或者益气药物使用。桔梗白散药性猛烈,峻下逐脓的作用甚强,一般不宜常用,体弱者禁用。如下不止,饮冷开水一杯。《温热经纬》云:“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阴兽。虎啸谷风冷,凉风酷暑消,神于解热,莫如白虎。”本方用于阳明经证,以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为用药指征。“白虎”者,为四方星宿名之一,是西方七宿的合称,服药之后,其清热之力,犹如白虎金神般的疾猛迅速,使热势骤降,重证告愈,故名曰“白虎汤”。犀黄丸中牛黄别名西黄、犀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麝香行气散瘀通络,消痈疽肿毒;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黄米饭调养胃气,以防诸药寒凉碍胃;以酒送服,是用其活血行血以加速药效。故犀黄丸对痰瘀、热毒壅滞而成的病症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