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章 引为知己,互相欣赏
原主的记忆和眼前的感觉,都让陈操之的心中,对刘浚之有非常不错的观感。
刘浚之邀请陈操之落座,让人呈上新煮的春茶。
东晋时代的茶艺,基本以煮新鲜茶叶为主,在过程当中还要添加胡椒、薄荷、红枣、陈皮等调味。
这种煮茶,风味自然是别具一格。
但是,茶叶本身的香味却难寻踪影,光是去品尝调料味道就晃晕了舌头。
陈操之穿越一来,这还是第一次饮茶。
一口下去,他暗中大叹,心中只觉暴殄天物,完全没有后世绿茶的清香恬淡。
不过,他神情如常,非常客气的赞叹了一声。
“好茶。”
刘浚之笑道:“昨日新采的茶叶,稍稍有些干瘪,实在是怠慢贤弟了。”
他当然也知道炒制茶叶,更加风味独特,而且容易存储,不过为了不惊到陈操之,自然不可能搞出来。
“鲜茶虽好,但容易变质,若是能换个工艺炮制的话,可能风味会更佳。”陈操之淡淡的说道。
刘浚之闻言,立刻一副非常感兴趣的模样,问道:“贤弟,竟然还懂茶艺之道?”
“略懂一些新奇作法,不敢说懂茶道。”陈操之轻轻浅笑,十分谦虚道。
随后,二人便以茶道为话题,逐渐交谈的热络起来。
从‘新奇’的茶艺制作,又讲到了神农本草、老庄玄说和书法围棋。
在讲到书法的时候,作为王羲之的弟子,刘浚之自然要在陈操之面前发表一些独到的见解,而且又不能暴露太多隐秘之处。
“运笔之妙,不在刻意临摹,而在水到渠成……”
刘浚之在陈操之面前,毫不藏私说出了老师王羲之临别之前的一些指点叮嘱。
对于方才二人的交谈,以及刘浚之落落大方的洒脱传授,陈操之的心中很是赞叹。
“刘浚之出身士族,却毫无高门子弟常见的倨傲,人情练达,谈吐谦和雅致,又是书圣王羲之的弟子,真不知道他在历史上后来遭遇了什么变故,竟然丝毫没有留下半点记载。”
陈操之内心虽然惊讶疑惑,但外表依旧淡定从容。
他仔细听着刘浚之说的那些书圣王羲之亲传技法,心中不断的斟酌揣摩。
虽然陈操之知道后世柳公权、颜真卿等人的技法,但知道是一回事,真要练出那般水平,还是要博采众家所长,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千年第一书圣王羲之的技法,自然更是无比重要。
书法之道,光是靠说自然是不行的。
二人谈的兴起,刘浚之直接邀请陈操之来到了书房,继续以笔墨相互交流。
陈操之看到刘浚之写的字后,顿时眼前一亮,心中暗道:不愧是书圣王羲之的弟子,这些字果然是气韵生动,笔法连贯,甚至能够达到触遇生变、奇正相和的境界!
“子重,百学不如一练,可一试否?”刘浚之笑着问道。
“刘兄之才,操之不如者远矣,岂敢献丑。”陈操之谦逊说道,其实内心颇有些技痒,想要把刚才领悟的一些技法试一试。
刘浚之看出来陈操之的跃跃欲试,自然是固请不却。
“那好吧,操之便献丑了。”
陈操之说罢,轻轻抬起手腕,把宽幅衣袖向上收拢束住,拿起书案的狼毫笔,开始书写起来。
刘浚之侧身闪至一旁,静静看着陈操之运笔如飞,仿佛如蛟龙游于海。
陈操之写的是钟繇的《宣示贴》,古朴厚重的字体,在他笔下堪称是完美具现。
特别是在最后,他还糅合王羲之、颜真卿的一些特点,进行了别具一格的书写。
不得不说,这字的水平,虽然尚不能比上刘浚之,但是在整个钱塘县来说,年轻一辈士人已经无人可比。
“端庄素雅,灵动飘逸,而且,最后似乎还有一种愚兄从未见过的神韵也……”刘浚之微微点头,真诚的评价道。
“刘兄谬赞,操之惭愧。”陈操之神色平和,并不因为受到书圣弟子夸赞而欣喜若狂,而是依旧保持谦逊的姿态。
“子重书法之道,已有上品之神韵也!只是技法运笔稍,嗯,稍稍显得有些稚嫩青涩,愚兄也不知道,这是何缘故?”
刘浚之前半句是真心话,后半句则是故意伪装之言。
刚刚穿越没有多少天的陈操之,虽然一直在苦练书法,也知道后世书法大家的神韵技法,但熟练度火候尚且欠缺,这是无论如何都难以速成的。
作为书圣王羲之的弟子,刘浚之若是连这点儿异常,都看不出来的话,那才是不正常。
对于刘浚之的赞誉和疑惑,陈操之心中暗道:“我融合借鉴了后世的颜体,虽有所得,但是终究练的少,笔力不足,火候欠佳,若是平常人看来,我书法是不错,可在书圣弟子眼中,终究是难掩不足。
不过,这也算是进步不小。”
对于其中令人疑惑之处,陈操之也觉没有什么难以解释的。
“书法之道,操之练习的时日尚浅,虽有一些心得体会,但总归是需要继续多练的。”陈操之从容笑道。
这个解释,换一个说法的话,便是说自己天赋异禀,只是练得少,还有一些熟练度不够。
刘浚之闻言,顿时点头笑道:“此话有理,圣贤生而知之,愚者千思,不如智者一虑!子重悟性之高,常人难以企及,再练些时日,只怕胜我者远矣!”
在说这话的时候,刘浚之神情淡然,丝毫没有那种嫉贤妒能,或者恭维奉承的姿态。
一切仿佛就如故旧朋友,相互点评彼此之间的书法水平。
此时,陈操之的心中,开始觉得似乎应该真的可以与刘浚之引为友朋。
最近十几天,陈操之在陈家坞经历了母亲受委屈、堂兄蛮横相欺,也知道亡兄与嫂子的士庶婚姻的种种艰辛苦难。
他想要改变这一切,让爱自己的人和自己爱的人,不再经受种种艰辛委屈。
陈操之知道,东晋时代,想要从寒门逆袭谈何容易。
若是能与刘俊之这个钱塘士族,书圣弟子结交,以后对他来说也是一大助力。
除此之外,陈操之也真心觉得刘俊之人品气度令他折服,值得引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