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地活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羽毛球

某个冬日深夜,窗外寒风四起,小雪熙熙,相比于西方的热烈喜庆,在东方的某个医院里,悄悄地我降临了。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雪,不知是不是有白雪做映衬,我也自小白白嫩嫩的,一脸懵懂地望着天花板,两个眼珠圆溜溜的。是个小闺女,可看起来不太聪明的亚子,取名:坚蓉(据说是为了让我生性坚强+出落得芙蓉般美丽),听这名字就知道知道我的兼容性很强,当然我也不负众望,自从开启并落实了我的“兼容”人生。

我有个爱运动的奶奶,每天清晨,奶奶都会推着我来到清风公园。享受着其他爷爷奶奶们的关照,围绕,喂养,我傻傻抬头看着周围一双双带着褶皱冲我笑嘻嘻的脸庞,我傻傻注视着前方一群5,60岁的人在打球。赢球时我一起举手欢呼,输球时我撅起小嘴。慢慢地我下地了,也加入了打球的阵列,挥着拍子奔跑着,喊叫着,嬉笑着。中午一起吃馄饨,下午看着奶奶们搓麻将。没事透个牌底,但奶奶们从不生气,满屏的欢声笑语,是我为数不多的快乐。

慢慢地我上学了,ji qi xi de te ne fu。。。。。。四个音阶,此起彼伏。不知是不是从小在公园长大,一二年级的我,运动成绩异常辉煌,跑步,跳远,每次远动会都能拿回来很多奖状。看到我运动兼容性这么强,于是奶奶也给我报名了正规羽毛球训练班。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训练时总爱找男生对打,如果输了,我就隔天再找他,虽然我一直没赢过,但架不住我坚强。最后终于我赢了!不是球技赢了,可能是我的坚持不懈与美丽动人打动了他(磨烦了),但我还是蹦跶蹦跶地回家炫耀。而周末奶奶就会带我出去打打比赛。那时候从不觉得累,虽然球场那么大,我的小短腿哪儿哪儿都能够得着,打的还是女单。反倒长大了越发觉得这个球场太大,总是够不着,只爱打双打。还记得有次我对面的选手叫蓉毅,裁判喊人候场的时候,我噗嗤笑出声了,本以为是很容易打赢她,可没想到是她很容易吊打我。。。当时还是15分制的,三局两胜,两局我一共得了4分。我们俩都没出汗。。。虽然我输了,但是为了保持我的美丽,我优雅地和她握手表示感谢,转身之后就坚强地将眼泪憋在眼眶子里打转。那时候的我天真烂漫,比赛赢了,我就蹦跶着下场,比赛输了我就憋着眼泪撅着小嘴下场(总要走到奶奶面前才哭)。

那时的我是骄傲的。但一切都在三年级后戛然而止了。某天羽毛球训练结束,为了争不是最后一名,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门口,一个滑倒,我的膝盖卡在了门立上,霎时鲜血涌出。我忍住了巨痛,耳边回想着奶奶常说的,要勇敢,要坚强,不能哭。我在教练的搀扶下翻身,屈起右腿,撩开裤脚,当看到整个裂开如石榴般的膝盖时,我终究还是哭了。不是因为痛,是恐惧,这撕裂的膝盖宛如怪兽的血盆大口就要在这夕阳下把我吞噬。教练立刻起身冲向校门口,去寻找在门口等着接我的爹。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太阳渐渐落下,面前的走廊漆黑一片,头顶的灯不知何时亮起,膝盖上的血好像也流干了,我就这么静静坐着,停止了流泪。。。期间有一个老师走过来看到我,然后扭头尖叫着跑走了。我望着漆黑无尽头的走廊,仿佛也接受了即将被吞噬的现实。不知过了多久,黑暗的走廊里出现了2个人影,是我爹和教练,我爹抱起我,教练在我膝盖上铺了块毛巾,提起了我的小书包。两个人就直往门外跑去,穿过等待接孩子的人群,在N多双眼睛的注目下,我听见那嘈杂的声音,“哦哟,这小暖拐搞了,哪能嘎西多血。。。。哈宁。。。。。”冲到小区门口,周围异常安静,只有我爹的急促喘息声,哈,哈,哈,哈。。。。不一会儿救护车来了,我好像会瞬间移动,下一秒就是手术室。那锃光瓦亮的不锈钢台面,还有好多双眼睛如章鱼般的手术灯,直照的我睁不开眼。当然还有脑袋空空如也的我,就这样躺着。不一会儿有位男士走进来,小声说:“小朋友,你摔破腿了,忍一下哦,我帮你打麻药。”那硕大的针管里滋出的透明液体,吓得我抓紧了医生的口袋,围着我的膝盖,戳了好几针,每次的扎下拔起都是一阵刺痛,让我不由得又紧了一下小手。打完麻药后,有一位护士走了进来,在我的左侧坐下。铺上一块有漏洞的布,就这样一针一针地缝起了我的膝盖。我好像有感觉又好像没感觉,我感受不到针穿过肉体的疼痛的,但是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两片肉在医生引导下的牵拉感,那感觉就像奶奶在缝被子。不安的我,不停地抬头看去我的膝盖,不间断地问医生,好了吗?可能是累了,等我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推出手术室的路上,门口站着2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焦急地等待着我。看到奶奶的那一刻,眼泪决堤般地流了下来,那一刻的我再也不用坚强,一股脑的委屈和害怕都随着豆大的泪珠嘀嗒嘀嗒地落下。就这样我抱着奶奶的脖子,稀里哗啦地哭着,奶奶则抚摸着我的头温柔又心疼地说到,没事没事,缝好就好了。扭头就一脸凶相地责备我爹:“要我接她就没事,侬就伐好走进七接伊吗!”这时医院里亮的吓人也静的吓人,玻璃窗上的反光只能看到我们,仿佛隔绝了夜的黑,回廊里只有我们说话的回声,绵长又仿佛不停呼唤着你。随后我被带去拍了X光,医生交代说:“伤口有点深,虽然看到了骨头,但是好在骨头没事,麻药退后会疼,这几天尽量让小孩不要动脚,也不要抓伤口。5天后来拆线。”当晚我一宿醒醒睡睡,因为疼,但我异常地懂事,我没有哭喊,只是自己默默地翻着身子。睡在一旁的奶奶好像也明白,每一次扭动身子后,她都会轻轻地拍拍我,助我入睡。终于熬过了黎明前的黑暗,天亮后,我就提前进入了幸福的养老时代,葛优摊在床上,周围摆满了今早来慰问我的老师和教练送来的零食。打开电视,看着上海话配音版的Tom and Jerry,啃着旺旺大礼包,多么希望膝盖永远不要好。可叹天不随人愿,5天后我去拆线,医生说长的很好,可以去上课了。。。我就这样,连拄拐的情节都没有,直接瘸着小腿,一脚深一脚浅地进教室了。

然后便开始了我的变形时代,停了一个月的羽毛球训练后,体重以90度直角的形式直线飙升。体育课再也不是我的最爱,我开始逃避上体育课,逃避去训练,每次走进训练场那个门前都要去一次厕所,深呼一口气。不是因为摔伤的阴影,是因为好像再也打不好球了。看着曾经的手下败将都突飞猛进,而我跑两步就气喘吁吁,那曾经的骄傲,那唯一的骄傲都被摧毁了,一点也没剩下。就这样逃避着,我来到了初中。

初中距离我小学就隔了一条街,入学的分班考试,意外地进入了提高班。。。为了兼顾学业,羽毛球训练虽然还继续着,但我能逃则逃。这一条街的距离是深不见底的鸿沟,每每低头看去只能是无尽的黑暗,总怕自己已无法坚强到走出这黑暗。本以为初中的我会一心扎根学习,让羽毛球慢慢淡出我的生活。可一场比赛,打碎了我仅存的坚强,以至于我直到大学都不愿再打羽毛球。还记得那是一场区对区的女子团体赛,和往年一样在市残疾人体育中心举办,需要打3场,一场单打,一场双打,一场单打。由于原定的第一场女单队友迟迟没有来,教练选择以田忌赛马的策略。我本是女双的,教练让我的女双搭档去打第一场女单,(预测:输),让我和第三场女单的选手搭档女双,最后让迟来的第一场女单选手去打第三场女单。果然第一场女单很快就结束了,第二场女双,实力上来说我们俩完全能赢,但是双打讲究配合,所以频频出现因为抢球而失分的现象。由于我技不如人,教练让我发完球就只管前半场,然后就是前1/4场,然后就是发完球就走出场外。于是这场2v2比赛就这样变成了1v2,这场奇异的比赛很快就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不一会儿这片球场都被包围了。人多到,在我发完球下场后,都要挤不进观众席了。好在我的队友技能出众,比赛赢了,赢得了满堂的喝彩,教练的心疼,所有人的惊叹。比赛后,我羞愧地躲进了厕所,只听到厕所里的闲聊,“这女的都没出汗吧就发发球,她上去干嘛的。。。”待到声音褪去,我从隔间里出来,洗洗手,正好碰到在找我的母亲。我说,“我们走吧。”回程的路上我一言不发,之后的好多日子里,这场比赛像是梦魇一闭上眼就缠绕着我,从那以后,我就在自卑的路上越发精进了。

初中的四年短暂却又磨人,生理上男女有别出现了,心理上感觉自己越发能耐了,试着摸索爱恨情仇了。就这样摸索着,我来到了高中。高中的三年,一年用在了适应,一年用在了选择,一年用在了努力,转瞬即逝却又刻骨铭心。意外地我又在入学摸底考中进入了提高班。生活总是在给我开玩笑,明明学习平平,努力却又不想努力的人生,不知是不是上天的考验总是让我无法完全放弃。进入提高班就好像又是鞭策,让你对待学习的时候可能不用太用功可却不能不用功,真是可恶!我努力隐藏着我拙劣的羽毛球技能,只因一个用羽毛球拍捡球的动作,让我不小心在体育课上暴露了。于是体育老师邀请我去参加校队代表学校参加羽毛球比赛,而我以学业为重为由持续推脱。那时的我没有勇气再参赛,我怕见到熟悉的脸庞,我怕比赛时候的气氛,我怕站在场上的那一刻我会无法动弹,我更害怕再看到那无尽的黑暗深渊。终于老师怒了,她没再来找我。不久后好消息来了,我们学校赢了,好像拿了第二名。而其中我们班有个男生也参加了校队,那种代校出征而凯旋的愉悦溢于言表,不由得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好在高中的学业真的很重,特别是我这种高三理科班摸底考数学只考了48分的人而言(满分150),宛如五指山压顶了。就这样学啊学,也算考上了大学。

然后我蹦跶蹦跶地来到了大学报到,羽毛球已经完全被我抛之脑后。这全新的生活再次激发了我的兼容buff,新生第一年我就参加了好多社团,跆拳道,书法班,卫生部,等等。又是一个偶然,没成想大学也有羽毛球校队。。。。。。难怪中国的小球这么出众了,羽毛球可谓是深入人心了,扎根所有校园生活。时间可真是一把杀猪刀,过去的感觉已然模糊,于是这次我没有拒绝,略带忐忑地参加了校队。下课后我们组织训练,那段日子是愉快的,大家一起提升一起努力。我仍旧没有打的很好,但是我知道在这里,没有人会嫌弃你的球技。我认识了学长,学姐,其他学院的同学们。训练结束后我们一起去后街喝酒,那是我第一次喝醉,我们摇摇晃晃走在校园里高深呼喊着。深夜的校园同样是寂静一片,回声里只有我们,可这次寂静没有吞噬我们,寂静承载着了我们,承载着了我们的自由,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欢声笑语~回到宿舍后我倒头就睡着了,好像还睡在了我下铺的床上。。。而她也没有介意我一身酒气,那时候的我们是包容的,体贴的。可幸福总是短暂的,羽毛球比赛定在了大三刚开学的9月底那周。而我大二的暑假申请了去美国的一个summer work交流项目,这就很可能面临了我无法参赛的情况。大家提前回到学校进行了加训,而我为了比赛也争取了最早回国的机会。幸运的是,我赶上了。那24小时里是我人生中做过最多交通工具的一天。坐了10个小时的飞机,落地浦东已经是晚上6点半。9点半到家后简单收拾了行囊,第二天又坐上早晨6点的高铁返回学校。丢下24寸的行李,揣上几件衣服和球拍,背上书包,11点的我已经坐在了长途大巴上。终于下午3点我到达了。那时的我早已身心俱疲,寒暄几句,带上球拍进行了1小时的羽毛球手感熟悉训练。晚上回到酒店,没有参加大家的饭后娱乐活动,倒头就睡。第二天,比赛的第一天而例假也赶上了。。。结果显而易见,所有的比赛在第一轮就都输了。。。到第三天我就已是啦啦队的身份了,加油鼓劲了2天,为期5天的比赛也结束了。虽然比赛输了,但是赛后能拿到一小笔奖金,教练按照参与度和参赛贡献度分配,由于我缺乏了暑假加训且比赛输了,所以自然垫底。现实是残酷的,我理解,但我也后悔了。我后悔没有留在美利坚,更好地探索这个国度,体验不一样的风情。羽毛球真是一个有效激励产物,至少对我很有效。比赛结束后,突然我就自律了起来。上课开始坐前两排,两眼都是对学识的渴望之情,午休开始在不害臊地在走廊朗读英语,每天晚上啃一个苹果坚持减肥(去美国胖了10斤)。

努力多少也是有点回报的,因为英语还可以,虽然非专业对口,但还是进了外贸公司,做起了外贸采购。而这一做就到了三十岁。工作之后的我也与羽毛球和解了,主动参加了单位的羽毛球社团,认识了很多同事,每周五的2小时羽毛球活动也成了我解压的最佳时刻。打球姿势到不到位从来不是重点,能把球翻过网就是胜利。可惜又是盛世不长,有一次打球我伤到了腰,我忍着疼痛打了2小时回去。当夜疼了一宿,第二天去就医,结果腰突了。。医生建议少打球,还让我爹把我刚睡了半年的席梦思撤了。之后我也没放弃,我买了腰托继续打球,因为享受这打球来回间的乐趣,我没遵守医生说的“非激烈羽毛球”。连续两次伤到就医后,我爹怒了,不知是不是不耐烦陪我去医院。回来我哭了,是不甘,在我终于有机会拾起我年少时碎落一地的骄傲时,God却直接拿走了骄傲。而羽毛球带给我的一切也就被小心存放进一个盒子了,轻易不会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