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载网络运维(中级)](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3/53286013/b_53286013.jpg)
1.2.2 5G关键能力
以4G为参照,ITU为5G确定了八大关键能力指标(如图1-4所示),主要体现了5G的速率更高、连接终端更多、时延更低以及更节能的能力。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1BD7/31750855903271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18-0007.jpg?sign=1739534215-COm2ZjN47ntZPx1eMQSui91JK6WG02X1-0-63249aa7711b36658fee2a6c84fc2707)
图1-4 5G与4G的关键能力对比
1能效
能效指的是能量转换效率,这里的能效是指传输的数据量与消耗的能量(电量)之比,公式如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1BD7/31750855903271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19-0008.jpg?sign=1739534215-XzE5JmmXSlKckGYwGpSezJ9d5cvDsLho-0-c6899d8f4d6e8eb44bfe2cafdf6309f5)
一般来说,相同配置的基站,单个5G基站的耗电量可能是4G基站的2~3倍,但不能只看能耗,还要看能效,5G基站的能效明显更高,可提升100倍,即假设4G基站传送1GB数据消耗1kW·h电量,那么5G基站消耗1kW·h电量可传送100GB数据。
2 移动性
移动性原指移动通信用户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区域,其通信连接亦能随之移动,且通信活动不受影响。此处移动性指的是用户移动时,在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网络能够支持的最大移动速率。4G的移动性指标为350km/h,接近复兴号高铁的运行时速,而5G的移动性指标可达到500km/h。
3 峰值速率
峰值速率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可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可以理解为系统最大承载能力的体现。4G要求上、下行链路峰值速率分别为500Mbit/s、1Gbit/s,而5G针对eMBB场景,要求上行链路峰值速率为10Gbit/s,下行链路峰值速率为20Gbit/s,与4G相比,提升了20倍。
4 用户体验速率
与峰值速率概念相近,用户体验速率指一般场景下用户能够达到的平均速率。4G的用户体验速率为10Mbit/s,5G的用户体验速率为0.1~1Gbit/s,已经接近4G的峰值速率,最高提升了100倍。
5 频谱效率
频谱效率指数字通信系统的链路频谱效率,定义为净比特率(有用信息速率,不包括纠错码)或最大吞吐量除以通信信道或数据链路的带宽,单位为bit/s·Hz-1,公式如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1BD7/31750855903271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0019-0009.jpg?sign=1739534215-ooTx2rnQ0RYmDA2NlOwAWcGHvrNAQ2st-0-780a10f2d98cfc9e6f2a70dbdd26dd2f)
频谱效率即每秒时间内在每赫兹的频谱上能传多少比特的数据。例如,1kHz带宽中每秒可以传送1000bit的数据,那么其频谱效率为1bit/s·Hz-1。相比较4G而言, 5G的频谱效率可以提升3倍,部分场景甚至可以提升5倍。
6 连接数密度
连接数密度指的是单位范围内,网络能接入的最大用户数量。连接数密度与基站数目、基站配置、小区个数以及频段数目都有关系。但是总的来讲,4G连接数密度能达到10万/km2,而5G连接数密度可以达到100万/km2,提升了10倍。
7 时延
ITU列出的关键能力中的时延是空口时延,而非端到端时延。空口时延指的是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传输时延。4G标准要求时延小于10ms,而5G标准则要求时延小于1ms,更低的时延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8 流量密度
流量密度指单位范围内所有终端的速率之和,公式如下。
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 ×用户体验速率
假设1km2内有100个用户,每个用户的终端速率为10Mbit/s,则流量密度为100×10=1000Mbit/s·km-2。
总的来说,相比4G而言,5G的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提升。但是5G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能力提升,更在于一系列技术的深度融合,5G将是融合多业务、多技术,聚焦于业务应用和用户体验的新一代通信网络。
任务习题
1.eMBB、mMTC和uRLLC的中文含义分别是( )。
A.增强型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大连接物联网通信。
B.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连接物联网通信,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C.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大连接物联网通信,增强型移动宽带通信。
D.大连接物联网通信,增强型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2.5G的连接密度数可以达到( )。
A.1万/km2
B.10万/ km2
C.100万/km2
D.1000万/ km2
3.5G标准要求的空口时延小于( )。
A.10ms
B.1ms
C.5ms
D.30ms
4.5G标准要求的峰值速率级别是( )。
A.10/20Gbit/s
B.1Gbit/s
C.100Mbit/s
D.100G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