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联结主义:从模仿到超越

首先,我们有请明斯基上场。

马文·明斯基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是1969年的图灵奖得主,也是“人工智能之父”之一。

一般而言,想要被称作“什么什么之父”,至少得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1)有开创性贡献:首先得有“石破天惊”的发现,甩出让大家“哇哦”的新理论或新工具,并且能奠定这个领域的基础研究方向。例如,艾伦·图灵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是因为他提出了图灵机这样一个开创性的概念。

(2)持久影响:你的这个开创性发现应具有长期影响力,让人们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还在继续你的伟大创举。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就彻底改变了生物学的研究方向。

(3)受广泛认可:同行纷纷点头称赞,随时把你的名字挂在嘴边、写在论文里,你还经常出现在考试题目中。

(4)有系统性工作:不光嘴上功夫了得,还得让理论变成书籍,走进课堂和实验室,让你智慧的种子四处发芽开花,形成“学派”。

(5)有奠基人身份:通常是一个领域的创始人或奠基人,并引领了后来者发展。比如,西格蒙得·弗洛伊德被称为“精神分析学之父”。

从以上五点来说,明斯基都做到了。他提出的“框架理论”为计算机处理知识提供了结构化的方法,同时他在视觉、机器人和神经网络等方面的研究极具前瞻性。这些贡献使得他的理论在几十年后仍然得到广泛应用和讨论,为认知科学和学习领域奠定了基础。

明斯基不仅满足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所有条件,还曾为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担任顾问,让“人工智能”这个学术概念真正做到了“出圈”。这部电影在阿波罗登月之前便描绘了太空的优雅、宁静和神秘,创造了一个忠诚却充满悲剧色彩的人工智能角色HAL9000,并用149分钟预言了人类50年科技文明的发展线,成为现代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和典范。

马文·明斯基的智能观

而明斯基所倡导的人工智能发展路线不是别的,正是仿生与神经网络。1951年,还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的明斯基做了一个“学生实践项目”——他用真空管搭建了一台名为SNARC(Stochastic Neural Analog Reinforcement Calculator,随机神经模拟强化计算器)的自学习机器,采用随机连接的方式实现神经网络学习。实际上,这后来可以算作世界上第一台神经网络学习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