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体现前,勇敢去潜伏
评估公司当下的价值和市场价格是主力建仓前行动的重要一环,也是标的选择的重要一环。选择当下被低估的品种,即选择市场价格低于本身价值的品种,或未来将有重大事件使其本身价值发生巨变的有潜力的品种,这些品种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公司的价值发生巨大的变化,表现在股价上便是很容易起大的波澜,因此不少知名基金经理喜欢挖掘一些未来具有重组、资产注入、收购等潜力的品种。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他们会有一套适合自身的有效的价值评估体系,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两者结合,精选出符合系统标准的目标标的。所谓自上而下,就是首先研究宏观经济,然后选择受益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行业,再从这些行业中选择好的公司;所谓自下而上,则是直接切入个股,采用这种策略更多关注个别公司的成长空间、管理能力、业务模式、估值等。当然,主力资金通常都会结合两者,综合研判,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相关标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对上述大道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了上述道理也只是知道大概,具体操作中主力资金是如何评估上市公司的价值而筛选出目标标的的,才是投资者需要知晓的重点,不然投资者最终还是无法领悟其中真谛。我们都知道机构资金常常都是用建立数学模型、设置参数等手段估算公司的内在价值,而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烦琐的计算根本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甚至会令他们感到棘手。术业有专攻,我们不是数学家,不必按照这个形式去估算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只需要根据其中的逻辑来思考公司的内在价值即可。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衡量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来确定安全边际,并通过不断释放内在价值来获取收益。对于内在价值,巴菲特给出了经典的定义: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的折现。怎样的企业才是好的企业?哪些企业可以作为我们的目标标的?本套书之《吴国平操盘手记:主力选股策略》对此有一些思路的阐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一读,在这里我们总体来说一下好的企业必须符合的条件,即筛选目标标的的条件。
第一,企业经营的存续期足够长。即使企业当前现金创造能力再强,如果不能持续,也不可能长久生存。
第二,企业在存续期内的经营成果,以赚取并保留了大量现金为标志。否则即使存在了100年,每年赚的钱都要投入到下一年的扩张中或是经营必需的现金支出里,最终留在手上的其实所剩无几。
第三,对于企业的上述预期必须辅以较高的确定性因素支持。如不确定因素太多,将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过大的不确定性影响。
符合上述三个基本条件的上市公司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标的。一家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大体框架基本确立后,符合这个大体框架的上市公司便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当然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与深度挖掘。
存续期方面,包括企业所处行业的空间与稳定性,企业外部需求的持续性,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企业在此行业中的相对低位和当前的绝对规模等。
现金积累方面,包括企业的扩张边际成本如何,固定资产占比如何,为了维持必要经营的现金耗费占利润比如何,生意属性上是赊货拿钱还是相反,行业的供需结构对企业盈利的影响等。
确定性方面,包括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否牢靠,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健康,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正确且可执行,企业的过往经营历史如何等。
在进一步分析如“企业所处行业的空间与稳定性”时,我们可以分析该行业的前景,即未来发展空间大不大,是处于朝阳期、成熟期,还是处于衰退期;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如何,该行业是处于该产业链中的哪个位置,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
稳定性方面,我们可以分析这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可以替代的一部分,等等。进一步深度挖掘所有问题后,公司内在价值几何,每个人心中都会浮现一个大体的判断,至少不会像之前那样迷茫。
总之,只有进一步深度挖掘,对企业进行评估,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公司的内在价值,鉴定其是不是具备投资的价值。完成初步的选择和深度的挖掘后,不懂得具体数学模型计算的投资者至少有底气和信心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之后,再看看公司当下的价格水平,结合当下的市盈率(PE)等估值标准,就很容易判断当下是不是一个适宜的买点。
当然,这个过程是复杂的,而且真正地深度挖掘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虽然不用设定一系列参数和代入公式进行复杂的计算,但也需要一点一点分析,厘清其中的思路,对这个行业和公司有深入的了解。看到这些,也许不少投资者感到害怕了,要知道,现实总是如此残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投资也不例外,是一份苦行僧的活儿,没有一点一滴的付出,要想一步登天,只能是黄粱美梦。
经过系统的分析,完成对公司价值体系的评估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价值体现前勇于潜伏。懂得潜伏、耐心持股也是获取最终胜利至关重要的一环。挖掘价值是一方面,耐心等待价值的实现又是另一方面,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好的成果。
在现实投资中,相信来到市场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没有买到牛股,而是在价值体现前最黑暗的时候被颠下了马,或是在价值刚刚体现初期由于短视而错过了真正的主升浪。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深刻了解股票运行(上涨或下跌)的规律造成的,同时也是由市场的浮躁心理导致的。整天想着买进去就涨,或短时间内能够获得大利,这种没有耐心、禁不住时间考验的投资心理,正是获取利润的大忌,十有八九会失败。
投资本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逆市场规律而行,最终的结果将是得到应有的惩罚。有人可能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何说投资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问得好,投资就是要深刻地理解市场的本质,理顺其中的逻辑,才有可能走得更远。本书后面章节将会重点讲述其中缘由,在此不做详细讲述。总之,记住,要懂得潜伏,耐心持股,直到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