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要关注解决办法
无论别人什么时候问你你能否胜任某项工作,都要告诉他们:当然可以胜任!然后就开始忙碌,看看这个工作怎么做。
西奥多·罗斯福
一心想解决问题的思维与突出困难的思维
突出困难的思维
太突出困难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回应:问题看起来好像解决不了。这种思维让你和他人的身心精力都大打折扣,让大家觉得疲惫不堪、毫无希望或孤立无缘。这样的思维下,大家一心想的都是:问题很难,找到解决办法很难,不太可能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突出困难的思维方式会倾向于用下面这样的表达:
•“但是……”
•“我不知道怎么样……”
•“啊,天啊!”“不要再这样啊!”
•“很难相信……”
•“这行不通。”
•“我不太相信。”
最糟糕的是,只看到困难的人往往会找出每项建议里的问题,在最好的解决办法里挑出瑕疵,导致大家觉得不存在合理的解决办法。
一心想解决问题的做法
有的人一心想解决问题,就会把情况描述清楚,找出困难的地方,然后迅速地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的人通常会这么说:
•“是的,我们还可以……”
•“如果我们……,会有什么结果?”
•“有没有看待这个问题的其他角度?”
•“我们进行头脑风暴来提意见吧……”
•“我们再来看看所有的选择……”
•“我们看看有没有我们没想到的办法……”
•“我们检验下这个方法是否可以奏效……”
•“我们还可以做出什么调整?”
•“还有谁会了解情况……?”
这样的人主要想表达的,就是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即便是个过渡的办法也可以。只要把精力都放在尽快找出解决办法上,问题解决起来就会很容易。一般管理层的人会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因为很多大学毕业生找的工作也涉及管理责任,所以让他们培养这种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思路是很有必要的。要是你周围的人都是那种突出困难的人,你要培养解决问题为主的思维可能很难,但这对你很有用。
| 反思 | 关注解决办法
• 你经常说的话,是那些“突出问题的人”说的话还是“关注解决办法的人”说的话?
• 遇到复杂的情况时,你通常会说什么?
• 你一般会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吗?
• 你想培养自己“关注解决问题的态度”,需要怎么做?
应对新挑战的方式
Lazarus(拉扎勒斯,1999)提炼了应对困难的两种主要应对策略:“关注问题”和“关注情感”:
• 关注问题:往外看,看具体的问题和问题的大致情况。
• 关注情感:往内看,看个人的态度和情感,它们影响到个人对事件做出的反应。
这两种策略都可以运用在一心想解决问题的做法中,只要对它们持有积极、正面的态度就可以。一心想解决问题的人觉得,凡事都可以解决,我们可以找到解决办法。有时候,通过和别人探讨,或者采取某个具体的策略,我们更容易找出解决办法。“解决办法”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针对某个问题所能找到的最具有建设性的结果。可能我们对“解决办法”的某些地方不太满意,但是它至少让我们的精力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最终取得尽可能好的结果。
一心想解决问题的做法要求并不严苛,只要你有正确的态度就行。
改变你的环境
消极、相互指责、“一潭死水”的环境让人毫无动力可言。这样的环境不需要几个人就可以轻易地让消极态度传播开来。这些人甚至可以创造自己打败自己的氛围。你应该可以想得出来,自己周围谁是有这种负面气场的人(可能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重点不是Cuthbert(卡斯伯特)说了什么,而是他描述的方式。
作为成年人,我们能认识到周围环境对我们的反应产生的影响,注意到哪些东西能让我们倍受鼓励,而哪些东西不能。我们可以采取行动改变环境,让周围的环境帮助我们达成目标。
找到正面的刺激
• 找出周围哪些人让你更积极看待自己的目标、方向或学习的课程。
• 这些人身上哪些特质可以让你有更积极的回应?
• 你周围还有其他什么东西能促进你实现目标?正面的刺激里也包括竞争和有建设性的批评。
把上面这些因素迅速地写下来,用“我……”这样的句式开头,想一想你怎么做,可以让周围有更多积极的方面。比如:
“我很欣赏Busola(布拉索)每次都会强调她喜欢的研讨会。我也可以找出每次研讨会自己觉得积极的地方。”
“我觉得图书馆晚上八点关门好处挺多的。我就可以在傍晚的时候多去图书馆了。”
找到负面的刺激
• 哪些人让你感到灰心丧气、紧张不安、疲惫不堪或萎靡不振?
• 周围有消极态度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或者会做什么?
• 你当前环境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甚至破坏你的目标?
• 要降低这些因素对你的影响,你可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