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斩舰,还说你不是修仙者?](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75/53114375/b_53114375.jpg)
第65章 魏鞅,就在明天
“那几个年轻士人,都是大梁本地人,家里祖上都是魏氏子弟,或是魏氏封臣。他们都不是嫡长子,没有继承权,但是都不求上进,不愿勤修武道,天天在大梁城里斗鸡走狗,惹是生非,乃是大梁城里有名的恶少年。”
“领头的叫魏鞅,其祖乃是魏氏上上代家主的亲弟弟。据说很聪明,但又很懒。他是个有很多奇思妙想的人,做过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有一天,他对别的恶少年说,武者的修炼太繁琐太艰苦了,妖兽就不需要打熬体魄,照样能变得强大。有的在深山里的妖兽,轻易不到人类的城市来。但一旦出现,哪怕是数十位瑶光境武者都无法阻止它们大肆屠戮。最强大的武者,也不是妖兽的对手。”
“妖兽只是吃吃喝喝,凭着本能就可以变得如此强大,人类为什么不行?”
“我要找到一种方法,不需要打熬身体,就能迅速变强,还能像妖兽一样,拥有种种神奇的能力。你们等着瞧吧!”
“他的这番话,被当做笑话流传,迅速传遍了大梁城的街头巷尾,他也成了大梁城里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一年,是故徐国哀公四年的时候。”
-----------------
魏郦伯三年,大梁。
大梁地处要冲,勾连南北,贯通东西,周围的平原物产丰富,少有妖兽精怪袭扰。
是以,从数百年前徐国立国时开始,大梁城就是一座重城。
在徐国小宗代大宗的那场战争后,大梁城被当时的徐公封给在战争中立下最大功劳的重臣。
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大梁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城。
自从三年前,郦伯受封为诸侯,自立一国。
大梁城越发繁荣,行走在大街上,很容易就撞着别人的肩、踩着别人的鞋。
以人口的稠密来说,大梁城若说自己是徐国第二,别的城市都不敢称第一。
一个目光灵动、穿着洗得发白的麻布衣衫的年轻人扛着一个粗布袋子,吃力地走在街边。
“呀,这不是公子鞅吗?公子鞅,你什么时候创造出让人能够比妖兽还强的武道功法啊?明天行不行啊!”
魏鞅根本不搭理。
旁边已有人起哄:“就在明天,就在明天!”
“永远是明天!”
“哈哈哈哈!”
街上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只有魏鞅用力地抓紧粗布袋,拳头上青筋绷得像要爆裂开来一样。
走出几步,忽然一串令他无比熟悉的笑声传来。
笑声如同银铃,充满愉悦,荡漾在空气中,让这座压抑沉重的城市瞬间变得鲜活。
魏鞅没有忍住,扭头看了一眼。
那是一位腰肢纤细的淑女,穿着鹅黄的长裙,白皙细腻的脸蛋带着诱人的红晕,唇边那幸福的微笑甜得能让蝴蝶驻足。
魏鞅选择性地无视了淑女身边那位身材高大,面容俊逸的君子。
但对方并没有忽视他,“咦,这不是鞅么。”
淑女的笑容霎那间消失了。
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里,带着探究,和一丝阴霾。
魏鞅咬着嘴唇,低头继续赶路。
“鞅,别走啊,”那位君子喊道,“好久没聚了,我请你喝酒。听说你已经都没钱买酒喝了吧?”
“顺便,再和我说说你想创造的那武道功法,挺有趣的。”
魏鞅加快了脚步。
那位君子轻轻推了推身边的淑女。
淑女不情愿地开口:“鞅,既然尚邀请你了,你就来嘛。”
魏鞅的身子停顿了片刻,很快就加快了脚步。
“鞅,鞅!”
淑女不顾形象,小跑着追了上来,“鞅,你还在怪我,对吗?”
魏鞅一言不发。
淑女的声音激动起来,“可我能怎么办?再不嫁人,我就成老姑娘了!我不求你有钱,也不想要住大宅子,可是你总得有个正经营生,不然嫁给你的话,我吃什么?我们的孩子吃什么?”
魏鞅脚步不停。
淑女站在原地,失望地说:“你做着这个不切实际的梦,已经太久了!创造新的武道功法,有必要吗?你如果想学武,有那么多的武道功法可以学习!你还要多久才能醒来,三年?五年?鞅,鞅!”
魏鞅头也不回。
直到走远,才微喘着小声说:“我要创造的不是武道功法,而是一种全新的修炼方式。这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做到的,需要持之以恒。不过,快了,就快了。”
与其说他是在回应,不如说他是在讲给自己听。
这些年来,许多曾经十分相信他的小伙伴,也已经忍受不了旁人的嘲讽,生活的清贫,而与他分道扬镳。
而他自己,也难免会陷入迷惘,痛苦和自我怀疑。
要不是有阳国来的商人一直鼓励他,资助他,他或许早就穷困潦倒,饿死在路边了吧!
可是现在,他终于看到了一点曙光。
只要这次的尝试能够成功……
他就将创造历史!
创造历史其实也不怎么重要。
重要的是他终于能向所有人证明,他一直所做的,并非不切实际的梦,而是一件无比伟大的事情!
-----------------
“也就是说,他确实弄了点东西出来,所以才引来了大量妖兽,淹没了大梁城。”欧阳志成手撑着下巴,斜坐在他自己“发明”的椅子上。
“臣亦有此猜测,可惜不能证明,但十有八九如此。”
“没什么不能证明的,只要安排人再去大梁城的遗址看看,妖兽对哪里冲击得最为密集、最为凶悍,就知道究竟是不是那个魏鞅弄出来的了。”
说到这,欧阳志成不免有些惋惜,“如此人才,竟不能为孤所用,惜哉。阳国的大好儿郎,为了此事而死,惜哉。”
“能得君上的挂念,他们死而无憾了。”探子感动流泪道。
“你先去休息吧,过几日孤再找你问话。赏赐随后发下,死伤者皆有抚恤!”
探子翻身拜倒:“臣代他们拜谢君上!”
等探子离开,欧阳志成回想着这件事,越发觉得可惜,自己没有早点知道那个魏鞅的价值,没有提前筹划,将之救下,送到阳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