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广告与直营的设想
傍晚,申报和新闻报的4名记者,胆战心惊的来到了缉私队。
虽然,沈山河与他们讲了,来此的目的。
可一想到,之前给隋东风拍的两次照片,4人便止不住的心虚。
要知道,土匪警长的名字,可不是浪得虚名。
尤其是4人还全程见证了,他干过的一桩桩一件件,令人既佩服又胆寒,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
深知,他的可怕。
“报告队长,申报和新闻报的记者到了。”
沈山河在办公室外,大声的汇报。
“哈哈哈,好啊,终于让我逮着了!”
“带他们进来!”
隋东风有此言,完全是为了逗这4名记者,当然也有亿丢丢报复的成分。
看着4人如同小鹌鹑一样的,隋东风如同大夏天喝了冰镇啤酒一样爽快。
“诸位,几日不见,甚是想念啊!”
“尤其是你俩!”
隋东风伸手指向,两名拿着相机的记者。
被指到的二人,当即讪笑,连说不敢。
见两人额头的冷汗,噼里啪啦的往下掉。
他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不能再继续了。
万一真给几人吓出个好歹,这事真不好收场。
“不用紧张,放松点,刚刚就是和你们开个玩笑。”
“山河,上茶。”
要说,沈山河的脑回路就是与众不同。
明明接到的命令是上茶。
可这货,直接跑到茶水间,从冰箱之中拿出了5瓶冰红茶,和1瓶冰绿茶。
“队长,知道您喜欢绿茶,这是您的。”
“记者朋友们,尝尝我们队长独家珍藏的冰红茶!”
分好了冰红茶,沈山河这个铁憨憨,抱着多余的一瓶红茶,一溜烟消失在办公室。
根本不给隋东风骂街的机会。
本想着效仿着文人墨客,来个以茶会友。
现在被这货一折腾,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好在,4人在尝过冰红茶后,对其味道赞叹有加。
见状,隋东风只能安慰自己,冰红茶也是茶!
“这次找诸位来的目的,想必你们都已知晓。”
“一会我就安排人,带你们去取证拍照。”
“对于日谍的报道,我只有一个核心要求。”
“占据道德的制高点,狠狠地抨击小日本!”
“你们放心大胆的写,不用怕被人报复,我会派人对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进行保护。”
几名记者听了他的话,各个面露激动之色。
作为一个普通的小记者,他们在报道关于列强的新闻时,经常会受到威胁,轻则是一些青皮混混纠缠和恐吓。
重则,免不了一顿毒打和相关部门的打压。
如果事后,他们还不听劝,死亡也随时可能发生。
就像上次的报道过后,这两天一直有人在报社门口堵着他们。
搞的几人都不敢出报社。
不过,现在有了隋东风的承诺,他们不必再为人身安全而担心,可以全力以赴的去报道。
把事实真相,完完本本的呈现出来,用他们的话说。
一定要所有人,都清楚的看到,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隋团长放心,我们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却有明是非,鉴善恶,敢于反抗的决心。”
“之前不敢写的太....主要是因为家人的束缚。”
“现如今有了您的保护,没有了后顾之忧,哪怕舍得这条命,也要把小日本亡国灭种的目的,公诸于世!”
几名记者,神情激昂,掷地有声。
“好,那一切就都拜托诸位了!”
“我这里没什么事了,诸位稍等,我叫人带你们去见日谍。”
“等等,还有一件事,我希望诸位下次给我拍照时,能手下留情!”
隋东风指着昨日两家报社上刊登的照片。
“你们瞅瞅,看看,这像样吗?这合理吗?”
此时,4名记者已经不再害怕他了,不过对于当事人的质问,几人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纷纷保证,下次拍照时,一定先和他打招呼,留出整理形象的时间。
临走前,申报记者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重视。
“隋团长,冰红茶无论口感还是包装,都属一流,不知售价几何?”
“如果售价合理,您有没有考虑过报纸推广?”
听其言,隋东风一拍脑门。
对啊,怎么把广告的事忘了。
现在的申报和新闻报,每天都会刊登各种广告。
虽说都是些招供,招租之类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产品的广告。
更有个别进口大品牌,已经开始启用明星代言的模式了。
送走了记者,他立刻着手广告营销的计划。
目前,只靠19路军、王副署长、周署长再加上一个大通商行来售卖物资。
收入实在不咋地,远远跟不上军队消耗。
而且,他后面还计划建立大型的防御设施,仅凭几家每月那点收益,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建成。
更别提,动辄数亿的战列舰,航空母舰了。
都不提60年代的航母,只说倒霉催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在系统中的售价,就高达4.3亿系统交易币。
隋东风身上这点交易币,连三分之一的战列舰都买不起。
即便他有钱了,能买得起,可战舰的养护成本,船员培训费用,油料消耗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真是,钱到用时方恨少。
所以说,广告直营是必须的,至于已经合作的三个势力,他计划将其改成经销商或者直营店。
至于说,改变经营模式后,(从黑市交易变成正常交易)国府想要征税。
他想能说,该交的交一点点,比如和西方列强一样的税收比例。
如果这样国府还不满意,那就呵呵了!
有本事,派计税局来查。
保证让他乘兴而来,剃头而归!
-----------------
缉私队审讯室,4名记者看到只穿着兜裆裤,遍体鳞伤已经没有人样的两头鬼子。
当即冲出审讯室,嗷嗷一顿吐!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四五次,他们才能勉强的进行采访和拍摄。
整个采访的过程,给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鬼子交代的罪行。
而是,负责审讯的缉私队警员。
他们能清楚的,在这些警员身上,感受到类似隋东风的行事作风。
从内而外透露出的嚣张、自信。
对鬼子的狠厉、蔑视,对自己人的友善和热情。
为此,4名记者在回去后,还专门的写了一遍报道。
《嫉恶如仇,性如烈火的沪上缉私队!》
当然,报道一定要有照片。
可等他们提出,让缉私队警员整理着装,准备拍照时。
几名警员,脑袋晃得那叫一快,一个齐。
“就这么拍,我们队长都这么拍,我们必须和他一样!”